南大写作班: 佳慧:文字分场

Monday, November 26, 2018

佳慧:文字分场


为你好

第一场: 家里/早上

天未亮,老奶奶在风扇噪音的陪伴下起床。一个人的屋子,噪音显得特别响亮。她慢慢地坐起来,望着窗外依旧挂着星星的天空,叹了一口气,再缓缓地起身,走到离床几步的桌子,把未响的闹钟提前关掉。她一直没打算起那么早的,却反而频频早起,使她一生虽然没剩太多时间,每天却显得特别漫长。她沿路开着灯,直到屋里尽头的厕所。她打开厕所的灯,握着门框旁的扶把,小心翼翼地穿上厕所专用的拖鞋,踏上铺满防滑垫的地板,开始刷牙。

漱洗后,她走到客厅摆满神像的柜子上,一一点灯上香。客厅仍未开灯,一盏盏小灯火,点亮了老奶奶的脸,也点亮了在一排神像后,一副老爷爷的遗照。

老奶奶从柜子里掏出一个大锅,准备熬汤。力气不足的她,用了自己的杯盛水, 一杯一杯地往锅里倒。她把堆在陈旧的洗衣板下的几件衣服扔进洗衣机洗,再拉着自动拖把细心地拖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洗衣机洗好后嚷出一小段儿歌,但老奶奶听不到,她只知道说每天拖完地后,洗衣机就一定洗好了。 她把洗好的衣服挂上自动衣架后,才算把一大清早该做的事做完。

这时天也亮了,她走到放着闹钟的桌子,从一个正冲着电的盒子里拿出一粒不到拇指长的助听器,随性戴上。她知道要按住一个小扭,打开耳机后才能听得清楚,但她总学不会,于是总是碰运气似的按着扭,希望戴上去后,听得清楚就算成功。

可惜今天不是,但老奶奶不在意,因为这世界有时听得太清楚,反而会让她头疼。


第二场:家里/下午

老奶奶一个人吃完饭后,火炉上有锅汤正用小火熬着。她兴高采烈地向大儿子打了个电话,问他今天几点回来喝汤。电话里头却传回一阵感叹,说他昨天跟她讲的,只是“有可能会来”,不是“一定会来”。他今天工作又忙了起来,应该没时间回去喝汤了。他问她,是不是又听错了。他不想浪费母亲的一番心意,但也希望母亲能够乖乖的在家里呆着就好,让他能放心地工作。

她都知道,但她不愿意放弃任何可能性。她一天看着火,又小火又大火地熬,也只盼熬出一次能继续为孩子服务的机会。她不强求一定要回来,但对她而言,如果不熬的话,就一定不会来。

她啊的一声,假装听不见,有时也不想听见,自己不想要面对的事实。隐隐约约的世界,似乎更容易摸索。


第三场:家里/晚上

儿子终于赶在天黑后到她家喝汤,也提醒她说明天复诊,由弟弟来带她去看医生。老奶奶什么也没说,只静静仰望着喝着汤的儿子, 觉得好满足。这时候,女儿也接到哥哥的通知后赶来了。他们便开启集体攻击,觉得虽然说汤是好喝的,但不用特别为他们熬,因为不希望老奶奶熬汤时受伤等劝说,要她以后也不用熬汤了。这时她听得可清楚了,急忙为自己辩护,说汤不难熬,也没有风险,只需要看好火,一点也不难。女儿这时就建议说要为她买菜,说上网定很方便的。老奶奶不喜欢这个建议,她自己能做的,她都要做。她知道孩子们也只想为她好,就像小时候,天下所有母亲最常用的辩护,总是简单的那几个字 “为你好“。

在孩子们各种的“为你好“下,她静静不出声,因为她已经不知道,什么,才是真的为她好。


第四场:医院/下午

下午小儿子特别请假,带老奶奶去复诊。他们在药局里等着拿药时,儿子电话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停地响,无奈之下,走到药局外接电话。没多久后,她看到自己的号码闪在屏幕上,也在喧闹中,大略听到柜台后的药剂师喊着她的号码。老奶奶怕她离开座位后,儿子回头找不到她,更多是希望能再拖延时间,拖到傍晚,盼儿子主动和她一起吃晚餐。但儿子恰巧今天真的得赶回公司处理一些紧急事务,于是回来发现已错过老奶奶的号码后,感到躁愤不已,正要质问老奶奶为何轮到她不自己去拿药时,转头看到老奶奶只傻乎乎的对着他笑,心一瞬间就软了下来。

最终,最狠的话,停留在儿子的心里,因为说出来会太难听。


第五场:家里/早上

女儿按照惯例地带着两大袋的食材到老奶奶的家,打开冰箱时发现冰箱里已有新鲜的食材。女儿问老奶奶为什么明知她代她买菜,冰箱依然有新鲜食材。老奶奶找借口装懵,说她不知道女儿这星期会和往常一样送菜,说女儿好像交代过这星期将没空送。女儿说送菜的事已经持续好几个星期了,也没说过这星期没空送菜之类的话。老奶奶这时保持了沉默,女儿自己也不想再追踪。再追究下去,好像在打开未知的潘多拉盒。是装的吗?还是真的老了?

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第六场:家里/晚上

难得孩子们平日有时间回她家吃晚饭,老奶奶兴致勃勃地煮了他们都爱吃的菜。那晚餐是一餐在普通不过的晚餐,孩子们各自谈天,她静静地坐在一角旁听,虽然有时听得不太懂不太清楚,但她非常专注地倾听。晚饭后,老奶奶自己在洗碗,孩子们则还坐在餐桌上商量某件事,因为她感觉得到,气氛渐渐凝重起来。她拼命按着耳机,费了一番功夫后才把两边的耳机都打开。这世界突然变得非常清晰,她甚至能听得到楼下有人打开引擎的声音,还有附近咖啡店的吵杂。她用心收听,听到的头几个字,却是自己最不想听到的——

“老人院“。

他们彼此都有自己的不愿,也有自己送母亲进老人院的理由。她真的有他们想象中的糟吗?她还有一个人独居的能力吗?能接她去他们其中一位的家住吗?女儿觉得她的情况真的没那么糟,可能只需要多点陪伴。儿子们就担心,如果平时讲话都听不到,怎么出去和别人沟通,怎么听到车子按喇叭的声响?这真的是能为她做出的最好选择吗?

老奶奶听到这里,把碗洗得特别大声。噼里啪啦的声音,孩子们顿时抬头,看着老奶奶洗完后慢慢地走到客厅。老奶奶到了客厅后,打开电视机,把声量调到最高。

电视大声得有点刺耳,但她忍着,因为她要彻彻底底的把厨房传出的声音淹没掉。越听得清楚的世界,越复杂。


第七场:家里/早上

孩子们一早到母亲的家,他们都安排好了,准备帮她收拾,过后送她进老人院。进门时,他们看到老奶奶坐在沙发上,风扇灯窗口都关好,正等着他们的到来。她直截了当地问孩子们她要去的是“哪一间”,孩子们听了,各各傻眼,互相相看。老奶奶甚至提了几个名字,都是孩子们考虑过的老人院。她透露,她都知道,都听得到。她知道女儿想搬进私人公寓而缺钱,她知道大儿子的女儿想出国留学而缺钱,她知道小儿子的公司资金周转不佳而缺钱。她也知道孩子们虽然关心她,但同时也感到嫌恶,把她送进老人院后,房子可以租出去,顺便各自每个月分点钱,也好像不错,对吧?

孩子们都反应不过来,她这是真的清醒吗,还是依然假装糊涂?几分沉默后,大儿子做了决定,轮到他们装傻,反问老奶奶口中说的,是要去哪里,大家都没这个打算。

老奶奶说,去律师楼立遗嘱。 难得大家都在,她都约好了,是以前一个老朋友。在大家面前立遗嘱,对大家而言,都好。

都是为大家好。


第八场:车里/早上

他们于是向律师楼出发。在车里,电台正播着一个非常熟悉的旋律,可是老奶奶听得不够清楚。她于是摘下耳机,按着开关要打开耳机时,女儿说要帮她,她把女儿的好意一手挥去。戴上去后,这世界又慢慢地变得清晰。原来正播着的,是她非常喜欢的一首老歌。

“寂寞的长巷,而今斜月清照。冷落的秋千,而今迎风轻摇。”

(这个世界大音希声,而老奶奶却是大智若愚,故事的转折颇有情节的惊喜,开头像是一出苦情的家庭悲剧,最后竟是老而弥坚的胜利,第七场的描述调度,因为必须顾及对话信息的阐述,稍欠更为传神的情态描绘,但是末场的春风得意,却透出了无比的快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