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注目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注目.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注目.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November 15,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汶树2




白色是你的面纱
遮盖诗人的空洞
他痴望着你的朦容
你却轻轻挥手
带走他的忧愁
(2009年11月·南大)

Tuesday, November 13,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俐莹6



掌握陽具,即掌握權力。東西相通,古今不變。(2011年1月·桃園-竹圍漁港)

旅行的一種注目:慧媛4



夕陽的光透過玻璃照亮了大殿,原來在這座古鎮裡,神明正開始在追求時尚。(2012年7月·鹿港)

Monday, November 12,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瑞婷



赌场外的仙境,画出了一条光明大道,通往赌场大门。(2010年3月·云顶高原)

旅行的一種注目:博渊




虽然不曾亲身经历,但到了此处,隔着矮围墙,望着废墟,它仿佛提醒着我,无论人生旅途有多艰辛,都要勇敢地走下去。(2010年11月19日·台中光复国中921地震遗址)

旅行的一種注目:珮琪



我曾千方百计地试图接近你。然而才发现,你美丽的容颜总不愿被打扰。(2012年1月·奈良)

Sunday, November 11,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kd2



分手後很想一個人去台北,然後就去了,像是愛情裡橫渡的船,拖著倒影粼粼,可是永遠無法靠岸。(2002年3月·淡水)

旅行的一種注目:舒岚3



夜深了,我还站在桥边。古老的客栈,安静的河,江南烟雨,一片朦胧的凄美。也许,前一世的轮回,我们曾经相爱,所以,今生才能再次邂逅。只想在你耳边轻呓:我,一直都在这里等待。(2012年5月·乌镇)

旅行的一種注目:舒岚2




那个时候,很流行写信。给隔壁班的篮球队队长写过,给同桌的伙伴写过,给未见过面的笔友写过,给自己也写过。
那个时候,收集了好多美丽的信纸,各种样式,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同样温暖的文字。
那个时候,收到的信,曾经一度装满了我床底下的抽屉,小心地收藏着。
而现在,手里捏着笔,有寄信人,却没有收信的署名。
(2012年5月·上海田子坊)

Saturday, November 10,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慧媛3



書店或旅遊景點,不知哪種定義較為合適,有小孩亂跑的腳步聲,有購物者的吵雜氣息,人快要和書一樣多了,讓我有些頭疼。迅速瞄過的是書櫃不是書,想盡快逃離的心隨著步伐很快的雙腳來到了這個角落。躺在那裡的,是一首首的詩,卻不安分地想要引人注意。選了彩色的那隻斑馬,像是小孩看著圖畫書般,把玩著被切成兩半的它,只是插圖變成了文字,一首開頭拼另外一首結尾。(2012年7月·台北)

Thursday, November 8,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俐莹5



吉普車愈開愈慢,司機揮手示意乘客不要交談。過沒多久,一群大象,就這樣硬生生地從車子右前方冒了出來。牠們無視於我們的存在,理所當然地穿越道路,緩緩前行。兩隻小象仔子邊走邊玩,後面那隻不斷用鼻子吸著前方兄弟的尾巴,捲上捲下,那隻兄弟則一直想辦法脫逃,躲回母親身邊。(2002年8月·克魯格國家公園-南非)

旅行的一種注目:俐莹4



這隻像鷹像雀的鳥,倏地把頭往右一轉,直狠狠望著鏡頭,明顯露出不悅。我盯著牠,又多按了幾下快門,卻也感覺到牠的表情愈來愈不屑,似乎在抗議著這個入侵者,打擾了牠那悠閒的午後時光。(2011年6月·庫倫諾夫-捷克)

Monday, November 5,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俐莹3



喝酒的喝酒,聊天的聊天,吃東西的吃東西,打盹的打盹。也許,這才是最沉醉的一種享受。(2008年5月·倫敦-倫敦眼)

旅行的一種注目:俐莹2



海潮慢慢退去,通往陸地的小道愈來愈明顯。這裡無需摩西,人人都可涉海而過,只要等待,等待最適當的那一刻來臨,就像你盯著月亮瞧,總等得到月蝕的那一天。(2008年6月·聖麥可山-康瓦爾)

旅行的一種注目:汶树




金阁美

不以肉体去注目,唯求精神获解脱。
三岛的文字,不仅建造耽美的想象世界,更在于叙述生命的存在依据。我们为何存在?命运?道德?爱情?各种原因聊不胜举,而在三岛笔下的沟口,却是以“美”作为存在的价值。不外乎他的丑貌和口吃,反而加强精神上的挣扎弥补。他拒绝道德,因为周围充满道德的假面具:母亲的野心,寺庙住持的虚伪,柏木的狡猾,鹤一的坦率表象。因此他对人不抱有寄望,转而投射在无生的权力物体,但规范物体的不是道德,而是窒息生死的“美”。他日夜四季不停地欣赏着,淫想着,因为“美”毫不禁欲,反而跟欲望结为一体,恣意释放沟口的无穷狂恋。既然与“道德”同样作为存在依据,金阁的“美”亦不断禁锢与监视着他,一字一句对景物或乳房的细述,转眼皆沦为不安残缺。所以当住持决定不把寺庙传让给他时,想驾驭金阁的“美”,已不能透过道德式的体谅尊重,而是原始嗜血的征服:“灭”。他决定跟金阁寺共入火浴,同时也想留名于世,实现生存的最高价值。就在关键时刻,他无法葬身在“究竟顶”的火海中。毕竟他已如愿征服金阁,于是他选择与众多生命一样:不再完美的堕落生存。也是三岛洒尽一切耽美后,赐予沟口最真实的庸俗讽刺。

旅行的一種注目:慧媛2




真的是三小。都怪那首詩,讓我們得去一睹這座山的真面目;都怪風向和纜車,讓我們變得跟那位詩人一樣扯。誒不對,應該是他比較扯,他們那時候應該沒有巴士到半山腰,也沒有樓梯給他爬。還有他下山後是不是跟我們一樣,兩天不能正常地走路。(2011年10月·泰安)

Friday, November 2,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莉雯2




三十几年前,住在对岸的据说都是些麻风病患。山里或许曾存在着希望,盼望来自对岸的划船,对病痛的慰问。可是旅行,没有人喜欢去有病痛的地方。(槟城木寇山)

Wednesday, October 31,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莉雯



黄昏穿过雾气透进房里,把陌生的一切与我,同置于一光影底下,也成为恋人分手后,仅存的联系。(2008年7月.金马仑高原)

旅行的一種注目:舒岚



城市,总叫我措手不及。好高好高的楼房,挤着好多好多麻木的人。我们被偷窥着,被束缚,被捆绑。也许,我们就是电影里的各种角色,生活百态表情呆滞身体僵硬。那部从出生到现在直至还会有以后的纪录片被放置在了哪里?会不会有人,在很多很多年以后,重新将它翻出来,也许是回味,当下的文明在后来也会变得一文不值。我把其中一个麻木的自己留在了那里。(2011年12月·香港星光大道)

Tuesday, October 30, 2012

旅行的一種注目:俐莹



小船慢慢的划,我的感知愈來愈飄渺。屏著息,我手足無措,好怕只要輕呼一口氣,就會從夢中醒過來。掌舵的因努特小夥子咧嘴衝著我笑,我呆呆的回望著他,心想那晉太元中武陵人怎麼會捨得離開。(2001年7月·庫魯蘇克·格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