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September 2020

Monday, September 28, 2020

曼容:整座城市

却话大连夜雨时

当我撑开伞的一瞬间,星星顺着伞面滑落,沉没在覆盖着雨水的地面上。

大连星海广场的宫灯如同繁星一般,在我周身氤氲的水汽中游走,斑驳了地面,海滨城市独有的气味像弄堂半空挂着的潮湿衣物,迎风半飘不飘,将我彻底包裹。

傍晚八点钟,夜雨将时间拉扯的无比漫长,我夹着雨声,在砖红的宽阔大理石步道上独行,步道两边的灌木丛很是特别,根部边缘处绕着细细的灯,恍若一条条灯笼鱼婉转游过我身边。

此时我听到一个人隔着灌木丛行走,脚底和雨水亲吻时咯吱咯吱的声音尤为明显,我忍不住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认出那大抵是个男人的背影,透过影影绰绰的薄雾看到他穿着一件花纹格子衬衫。并且,我抬头看他时,正巧也看见远处极高的写字楼,约莫有三十多层,顶端亮着三三两两的灯火。

大连是中国有名的浪漫之都,在市中心的繁华地段辟出这样一片偌大的广场来,颇有闲情逸致。

穿过雨天寂静无人的星海广场,又一次路过买早点时热闹的小巷子,地上的坑坑洼洼此刻积了水,有些破损的街灯明明灭灭,不时夹杂着刺啦的电流声。

这一瞬间,我忽然觉得天变成了清晨,一切的黑不是因为月光在雨天过于暗淡,而是因为日光在黎明不够澄澈。

有温柔不失凛冽的海风吹过来,早市上摆摊的小贩们精神抖擞,吆喝声都带着一股扑鼻的鱼腥味,那时一个穿着跨栏背心的老大爷热情招呼我品尝他家新鲜采摘的蓝莓,放入口中时,便化成一颗绵软的糖,把舌头都染成了淡紫色。

忆及清晨,我忽然想去看看那家卖鸭脖的店是否还开着门,便深一脚浅一脚跨过有些泥泞的巷子,却只看见银色的卷闸门落了下来,卤鸭脖子的浓香也被一道关了起来。倏地,一只花猫从我身边窜过去,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眯着眼看它贴着墙根走,拐过不远处房屋的一角,在某一刻,它的头在一条房屋后的窄道里,尾巴则留在这条街上,脊柱可以弯成诡异的直角。

再从巷子里出来时街上还是没有人,但是有一辆公交车漂过来,车内的人很多,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头挨头肩靠肩,雨水模糊玻璃,看不清他们的衣服和脸。

这时,肚子失望地叫了几声,一个念头也随之浮上我的脑海,我确实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中旅游,所有人好像都穿花纹格子衬衫。

(毫无目的的旅行,抵达一种似有若无的意义,下雨的城市仿佛变成了另一个异地,除了几笔全景的勾勒,文字由始至终都叼着猫意,傻里傻气的走上岔口步入歪路,快乐的迷失在水气和夜色之下,仿佛正是慢慢的走近自己。)

兆晗:整座城市

触不可及

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这就是华阴县的来由。

和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座规矩而传统的城市。公交是免费的,颇有苏联的遗韵,车站贴着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颤颤巍巍的公车恰好踩着秒针赶到。我不禁问驾驶座上已经发福的男人:“这免费的公交还这么准时?”他答得利索:“就这一辆车,来回跑,一趟正好半小时。”见有人搭话,司机便开始自顾自地介绍:“路右边是老城,左边是新建的楼盘,也没啥人买。”果不其然,仅有的小车都会在路口转弯,不越鸿沟半步。

酒店坐落在两层小楼之内,在这灰扑扑的小城里,霓虹招牌堪称光彩夺目。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漱包,取而代之的是几盒火柴与针线包。

望向窗外,街对面就是肉夹馍店,据说是非去不可的餐馆之一。很难想象这装修简朴的小店在线上好评如潮,仔细的话可稍见端倪,瓷砖地和墙壁都擦得铜镜般透亮,衬得桌椅上的裂缝很是扎眼。过了饭点,菜板上的肉所剩无几,诱人的金黄色光泽将它们与残羹剩饭区分开来。

本想买两个馍,老板只漫不经心地说只有一个了,我只得应允。可我分明看见她正奋力将那所剩的肉一股脑往馍里塞。她完全可以当两个卖。

付过钱我问起爬华山的事,她抬起头热情的说:“十点钟去汽车站,的士都在那等着的。”我又问上山要多久,她愣了愣:“小时候次楞次楞就爬上去了,好像没现在说的那么难。”

斜阳逐渐照进窗子,路旁又多支起了几张麻将桌,小城又过了一天,未来像老板娘口中的童年,抑或不远处的西岳一般,近在咫尺。

(登山之前的酒店小憩,文字沉潜笃定,近乎轻描淡写毫无修饰,却藏匿了一种蠢蠢欲动的心思,坐车用餐闲聊的接续,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可是在可及的日常,以及还未可及的山巅之间,恍恍然却是一种内心壮游的前奏和顿悟。)

自骋:整座城市

大漠孤烟

大漠的天气很是变化无常。但是原本并不喜欢大西北天气的我倒是很喜欢沙漠的随性:一觉醒来,站起身子抖抖身上的皮衣,细碎的黄沙散落下来,落在下面的沙丘上,二者随即融为一体,看不出任何不同。

早上醒来的时候,稍微觉得冷,但还是要继续往前。虽说张掖这一段的沙漠并不长,但是纯粹走路也是需要几天的。

身上的行囊并不重,有的就是只剩下最后一天的干粮、水还有一本书。常常在小说或者游记看到“驼铃声”之类的描述,依我看来,那简直是天大的幸运。别说方圆几百公里的大沙漠,至少在我的旅途里面确实没有。

过午的时候,总算是能够看到远处袅袅的一道孤烟,还有若有若无的村镇一样的楼房。

心中欢喜,脚步也就更快。等到下午休息的时候,望远镜下,已经能够看到那道烟是从村庄的烟囱里面冒出来的。

并非大漠孤烟,这倒是让我宽了宽心。稍微休息的同时,也就打量着看似应该不太远的村镇。大部分的茅草屋,一部分倒是看起来是红砖砌起来的房子,看着结实不少。几个村民在那边吆喝着,似乎在干什么活,正在努力地拉着什么东西。一阵狂风吹的我差点睁不开眼,一看村子里面跑出不少人来赶紧抢修茅草屋的样子,不由得有些滑稽。

笑了笑,心情也轻快起来,脚步迈得更大了。

到了晚上,我渐渐有些焦躁,仍旧没有到,但是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

那道烟倒是确实不远了,我没走多久就到了。

一看地上的水源和旁边戈壁上因为天黑下来渐渐消散的烟,我一屁股坐下来,又哭又笑起来。

(文字剪影自一场更大的漫游,同样也是轻装上阵,渺小的穿过荒芜却有人迹的天地,大漠中旅人形只影单孤烟自比,不过一路探寻走向的,其实却是一个幻影,最后的豁然开朗,仿佛也就是魏晋之境。)

启言:整座城市


 香港游记

香港的酒店房间纵然舒适,但在这座高度拥挤的水泥丛林中,实在是“大极都有限”(广东话)。乘着家人们熟睡的时候,独自到街上散步。80,90年代的香港影视作品里的香港,是座不夜城,霓虹灯与音乐在这里永不消亡,如今亲临此地,才真实地体会到这座城市的灵魂。搭上了电车,到香港各处转悠,路旁飘满乳白色蒸汽的点心店、各种教会资助的社区服务中心、狭窄却异常整洁的巷子,各种香港电影里的景色如今就在眼前飘忽而过。放眼望去都是夜不归宿的人们,在茶餐室里喝着港式奶茶的长辈一面“叹茶”一面翻阅报纸;放工的上班族坐在摇晃的电车上,任由冷风吹拂脸庞,好像在绚丽的霓虹灯的照耀下,能缓解工作的疲惫。下了车,信步走向街边散着热气的糖水铺,点了一碗芝麻糊。我缩着身子与两位陌生男女共用一张小桌子,对方说话时口里所飘出的热气轻轻地落在我的脸上,却无从躲避。别过脸去,又是紧贴着我的,另一个人的背脊。拥挤早已是这座人口爆满的城市的常态,香港人能与陌生人肩并肩,脸对脸地吃上一餐饭,过程中却一语不发,仿佛旁若无人,径自享用眼前的佳肴。老板将热腾腾地芝麻糊端了出来,灵巧的舞步穿插在狭窄的店铺里,巧妙地躲开了所有客人的肩膀与手肘,将甜品一滴不漏地放到我面前,丢下一句:“拾蚊唔该!”便转身回到厨房里继续忙活。我赶紧吃完,付了钱后,就匆匆离开,免得被外面排队的人们白眼。夜已深,错过了最后一班电车,只好慢慢步行回到酒店。12月冷冽的风吹过,头顶上的霓虹灯牌稍稍晃动,夹杂着未入眠的人们嘴里零碎的呢喃,还有芝麻糊在肚皮里的余温,荡漾了儿时我对香港这座城市的所有想象,于是心神便醉倒在这片大厦交错林立的群山中。

(旅行即是为了叹世界,文字随着游人自由随兴的行街,匆匆的浓缩于一大段目不暇给的描述,恰好正是这座城市的特色,充满了市井日常的活力和地气,仿佛将一片热闹的风光,完全披览在身上。)

胤铭:整座城市

乌镇,零下一度

乌镇,零下一度。

我从没感受过这么低的温度,兴致勃勃地把你从民宿拉出来“体验体验”。我只带了一个暖手宝,于是我把它放进你的大衣口袋里,我们隔着暖手宝牵手,在倚河的街道上东游西逛。

夜晚的乌镇很美,一排小木屋沿河展开,几艘小船在河上缓慢地行驶。我们走走停停,在古色古香的建筑旁拍照,在桥上瞰望这江南水乡。墨青色的长河贯彻整个小镇,两排傍水的木房透出的灯光星星点点地映在水面上。我们踢着地上的碎石,跟着手机导航来到了传闻中的月老庙。

月老庙十分不起眼,掩映在一众榕树之间。榕树挂满了木牌和红缎带,苍劲的树桠承载着一对对爱侣的愿望。庙里只有几盏橘红的小灯,整间庙就被映成了暧昧的红。柜台前的老大爷颤兢兢地从玻璃柜中给我们拿了同款的木牌和同心锁,收了我们八十元。同心锁有些粗制滥造,明显是骗游客的玩意,但我们的确是游客,所以我们心甘情愿地被骗,乖乖坐在木桌边写心愿。

月老像前的烛光映亮你半张脸庞,你在满墙的木牌前一笔一划地写下对未来的期冀,低着头专注的模样竟让我移不开眼。

我们在密密麻麻的墙上找出一个空隙,把属于我们的木牌挂上。

“要是有情侣分手了,回到这里想把木牌拆掉却找不到,岂不是很尴尬?”

“不要在这么浪漫的时刻说这种晦气的话。”

“两年半纪念日快乐?”

我转头望向窗外,隔着木窗栏的夜空没有冲破天际的烟火,也没有明亮的霁月,只有点点朦胧的星光。

爱情不需要轰轰烈烈,定格在这一刻也刚刚好。

(恋人一起旅行,彼此各为风景,文字娇柔颠颤若水波粼粼,游览了地方的古意和商店的骗伎,字字句句皆是心满意足的痕迹,虽然爱情似乎才是主题,可是置于如此浪漫和亲昵的背景,却是也是两厢辉映。)

楚喜:整座城市

沉醉在版纳的夜

版纳是偷偷和妈妈一起去的。

原本正值傣族的新年,却被疫情一手遮天,搅了个粉碎。泼水广场上空无一人,我们更是没沾染到一星半点的水花。

加之白天毒辣辣的太阳总烘烤得人又黏又臭,观赏景致的心情全无。唯一的热闹劲,就是暮色渐沉时,夜市上擦肩而过的人大多又操着一口亲切的四川话——大概四川人是真的“不怕死”。

这场旅行留下的最好的印象,大概就是酒吧里的哈尼族歌手的演唱。每晚八点,他准时背着吉他出现在露天酒吧门口,伴着舞台上四处扫射的五光十色的陆离灯光,在黑乎乎的稀稀拉拉两三桌客人面前,一架电子琴,一个支棱着的话筒,他就这样便开始自弹自唱起来。

他戴着鸭舌帽,一件纯色T恤搭牛仔裤,再配一双乔丹篮球鞋。明明是很年轻的打扮,张口时略微嘶哑的嗓音,又蕴藏着沧桑和多情。漆黑的夜掩饰了他的面容,更猜不透他岁数。他大多翻唱女生的情歌,却又拿捏得恰到好处,不细想,甚至察觉不到其中还暗藏角色转换的微妙,直接一头被他所营造的情感漩涡淹没。点两瓶度数极浅、口感带甜的“雪山富士”,然后,大可沉浸在音乐里,任由回忆和想象交织重叠、盘根错节。时而隔壁酒吧还会忽地增加音量,放吵闹又无趣的音乐来盖过他的声音。对面的烧烤摊也迸发出噼噼啪啪的油爆声,夹杂着浓浓的油烟味,传进鼻子里。在茂密绿植围绕的栅栏外的石板长街上,也偶尔有寥寥几人驻足在黄澄澄的路灯下,听他唱歌。

版纳恬静的夜,沉醉在他的歌声里。

(旅途的尽头,重要出现一位天涯歌手,文字的舒意淋漓,描述形容伏贴在景物和人物之上,形成了一种杂烩式的声色交融,颇有身历其境的感受,不过题意和结尾仅是身心的放逐,似乎有点单薄,而且既是相伴之旅,好应多让妈妈入镜。)

茹薏:整座城市

女孩

踏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那一个早晨,蓝天清澈得仿若经过名画家的精心调色。一旁草地上两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在追逐嬉闹,笑声为寒冷的冬天添上一丝暖意。眼前一幢幢由红砖砌成的双层建筑物早已班驳褪色,如同曾经的尖叫、血腥,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渐渐淡化。伫立在门口的纪念碑轻描淡写,即便与历史知识配合,也未能成功在我的想象中勾勒出一幅人间地狱。

曾经关押屠杀犹太人的纳粹集中营现已被改造成展览厅,向后世昭示人心的险恶。其中有一栋,进门后即是幽暗的长廊,左右两面墙挂满了罹难者的照片,昏黄的灯光打在照片上,让参观者看清这一双双眼睛里的恐惧、幽怨、绝望和木然。

刚还在草地上玩闹的小女孩被父母领进了展厅,走在我前方。或许是被各种照片吸引,两个小瓜停止了打闹,他们左顾右盼,眼底尽是一片不知人间疾苦的干净。其中一个小女孩指着照片,奶声奶气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我好奇地沿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视线尽头是一个女孩的照片,目测未满十岁,蓄着一头卷发,双颊丰满,笑得灿烂,乍一看还有点像前头仍在叽里呱啦的小不点。她的眼睛大而圆,眼神纯粹,因而在各种无助与失焦中显得格外突兀。如果照片不是黑白色,我猜这双眼眸一定是褶褶生辉的翡翠绿色,闪烁着无邪与懵懂,又满含对美好世界的期待。

胸口顿觉隐隐钝痛,或因空气中还残留毒气吧。目光不由自主地胶着在她的个人资料上,贪婪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渴望找到她是幸存者的信息。事实却是她在被囚禁的第二天即与其中一批受害者一起进了毒气室。

换个角度想,或许命运对她还留有一丝怜悯?至少没让她在本该无忧的年纪受太多折磨。只是如果她在拍这张照片前就知道自己会被扒光衣服、送进毒气室,在呼救哭喊中挥别世界,镜头前的她还会笑吗?她的眼睛,又会呈现怎样的色彩?

(历史的废墟残骸,游览其实更像参拜,那些灰飞烟灭的无辜生灵,秩秩幽幽仿佛还在,情绪的拿捏分寸不乱,不带激愤不做控诉,文字依循庄严且沉重的目光,穿越悲悯和无常的今昔,末尾不妨加多一笔呼应,步出集中营后才思索那道深邃的眼神。)

帅君:整座城市

托斯卡纳——文艺与自然的结合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气质,上海摩登繁华,南京古朴沉静,普吉热情灿烂,伦敦沉稳内敛,法国浪漫奢华,罗马古老庄严。而沐浴在地中海灿烂阳光下的托斯卡纳,是宛如上帝的怀抱般圣洁柔和,让人不敢亵渎的地方。

托斯卡纳大区被誉为意大利最美丽的部分,以其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著称,其首府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州。如果说别的城市是一生中想要去的地方,那么托斯卡纳便是让人愿意常居于此,在此长眠的一方净土。要想匆匆与托斯卡纳来一次邂逅,至少得要个五六天时间。

第一天,可以先与佛罗伦萨打个照面。从新圣母玛利亚车站(Stazione di Santa Maria Novella)出来,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你可以选择徒步,也可以买一张去市中心的车票,体会一下这座城市低调又浪漫的艺术气质。第二天报个一日游,一大清早就赶去一个叫Bar Gelateria的地方集合。到了那里可以点一杯咖啡一个面包,在寒冷的冬天早上,体会一下意大利人悠然的一天的开始。接下来,早上先去比萨看一看著名的斜塔,拍完了精心摆好角度的照片后,就可以上车睡一觉,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等一觉醒来,窗外的景色瞬间赶跑了睡意。天空呈现出一种青花瓷般深沉的蓝色,空中没有一片云,远处还有隐隐约约层峦叠嶂的雪山,让人怀疑是不是拍电影拉出来的幕布。空中的太阳异常柔和,恰到好处地把温度和光亮均匀地披散在起伏的田野上。虽早已入冬,但草却纷纷呈现出一片片嫩绿,在阳光的照耀下披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外衣,一望无际地铺满了具有层次感的起伏着的山丘。山丘上偶尔能看到一排挺拔的柏树,像绿色的宝剑一样笔直地指向天空,好像指引去天堂的路标,随着起伏的山路向远方蔓延。今生,我想与托斯卡纳的泥土融合在一起,在阳光的照耀下到来世变成一棵柏树,挺拔地伫立在托斯卡纳的山丘上,守护这一片神圣的土地。在似梦似幻之间,一座深藏在自然景色中的古城——圣吉米尼亚诺(San Gimignano)便渐渐展露在眼前。圣吉米尼亚诺早在公元前3世纪是伊特鲁里亚人的村落,以赶走匈人阿提拉的当地主教吉米尼亚诺命名。当地盛产白葡萄酒,以城外数公里就可看见的塔楼闻名。城内主要是中世纪建筑,古老的建筑上长着五颜六色的花,城外又是一望无际的起伏山丘。整座古城与世无争地伫立在田野间,就像上帝的秘密后花园般美丽得虚幻。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就在这里,冰淇淋口感清新异常,就好像吃着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水果一样,梦幻般的冰淇淋配上天堂般的美景,真是恨不得时间就停留在此刻。

回到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乌菲兹美术馆也是不可缺失的去处。登上教堂的穹顶,整个佛罗伦萨州的景色都在脚下一览无遗,那可真叫一个心旷神怡。乌菲兹美术馆收藏了文艺复兴时期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有“文艺复兴艺术宝库”之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乌菲兹美术馆是佛罗伦萨的一块瑰宝,是文艺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好去处。逛完美术馆,可以去阿诺河边走一走,品尝一下街边的意式冰淇淋,去大排长龙的All’Antico Vinaio买一个正宗的意大利三明治,荷包还有剩余的话还可以逛一下街,品味一下这座文艺之都的悠然生活。

(旅人大都贪心,写就自己的游历心得,难免也就显得驳杂,文字沉稳可靠而又不失抒情的调性,交集了文艺和绿意的描述,处处流露了艳阳底下的一片赤诚真心,不过导览的语气不妨稀释一点,而且过于注重景点讯息,反而会产生距离。)

Sunday, September 27, 2020

嘉慧:整座城市

 

年畫體驗

雨水尾隨著藤蔓從古北水鎮的屋簷上滑了下來。穿著一藍一紅的雨衣,我和朋友沿著青砖灰瓦的老宅建築,終於來到了隱藏在轉角處的年畫坊屋舍。墻上是一個由黑色綫條勾勒出的福字,裏頭散開了藍白色的蓮花。兩個敲打著撥浪鼓的福祿娃站在中間,擁戴訪客們的到來。

我和朋友曾經上網搜尋了關於年畫的資料,初始印象停留在氣勢威嚴的守門神、以及老神在在的觀音送子圖,由複雜的曲綫勾勒而成,用色大膽奔放。令人驚喜的是,屋舍裏頭挂滿的年畫反而都是些平易近人的十二生肖。就連本應該帶有一絲殺氣的火龍,眼珠都歪向了兩旁,呈現出了醉酒后的詼諧模樣。

“上色體驗四十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生肖就可以開始。" 板著一張臉的女店員將剛吃完的燒餅屑拍打在厚厚的外套上,對我們說道。

我們理所當然選擇了自己的生肖。女店員將兩張老虎圖案的年畫、兩張墊底的報紙、一盤梅花形調色碟、還有一桶色彩筆遞給我們。握在指尖,年畫紙薄得如同外面的細雨,仿佛如果不仔細留意,就像不存在似的。然而奇妙的是,當你為它沾上第一抹顔色時,它卻又顯得如此真實。

不知是民間藝術的魅力,還是舊報紙的味道具有安撫人心的作用,原本因為陰晴不定的天氣而有所躁動的內心也變得平靜了。偶爾抬頭看,還會發現一家人手牽著手路過這裏時臉上洋溢出的幸福表情。像是回到了小時候作畫的樂趣,我時不時會嘲笑朋友在用色上的粗糙,甚至試圖去破壞她的那副畫。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店裏出現了一位陌生男人,而女店員則在一旁的哭泣,像極了上一刻在外求偶的喜鵲。我們這才知道剛剛黑著臉的她原來是和男朋友吵架了。

男人離開之後,我們的年畫老虎也完成了上色工程,黃、藍、紅、粉、綠無奇不有。女店員用報紙將風乾后的年畫虎捲在了裏頭。不巧的是,天空卻又開始下起來傾盆大雨。沒有了來時的煩躁,我們把裝著年畫虎的書包小心翼翼地藏在胸前的雨衣底下,快步衝進了雨裏。

(生活慘白,旅行是為自己上彩,遊歷見聞的描述出色,可是文字在細膩的圖繪之餘,似乎有點過於醉心於手工藝,見樹不見林難免少了地方的氣息,不過作畫和氣候之間串聯有趣,仿佛內心的相互交感。)

嘉美:整座城市

不一样的花果山

头上一阵凉意,摸了摸发顶,不是雨滴。四周微凉,伸手仍可见五指,直觉告诉我自己并非置身画中,感官却仿佛游走其中。乳黄色的非恐龙化石,而是洞穴的石壁,墨绿色的是青苔。石壁像极了画上的背景布,加上墨绿色的点缀,别有古典风趣。若非台灯的照射,我以为自己来到另一个乌托邦,乍看竟是黑风洞。它以凹凸的身躯,炫耀着岁月的痕迹,以光彩的钟乳石,强行夺走了我的魂魄。一颗颗自带迷魂药,垂挂于洞穴中,勾住的是我的心,悬着的是我的留恋。踩在洞穴的每一处,我享受着,感受着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身手。

要抵达洞穴顶端并非易事,考验毅力与胆量,毕竟这阶梯是出了名的高。那日我与家人顶着烈阳穿梭在人群中,艰辛地在陡峭的阶梯上行走,小心翼翼,深怕被腰上的印度围裙给绊倒。恐高的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或许是被阳光下那裹着鲜艳外衣的阶梯给吸引,美丽的外表都有着可怕的内身。阳光照射下的阶梯十分耀眼,仿佛在呼唤我跃跃欲试的灵魂。从远处打量还不怎么样,近看惊觉这阶梯层层叠叠的,仿佛永无止尽。它冷冷地俯视,似乎嘲笑我有眼无珠,低估了它。我想回以不甘示弱的神情,却双腿发软怎样也装不出,原想打退堂鼓,但堂弟堂妹兴奋的脸庞,终使我不忍拒绝,但后来一切也都值得。

阶梯上的主人并非好惹。这些猕猴无视旅客的存在,随心所欲的吃着香蕉,在褪了色的扶梯、台阶上宣示主权。他们一路阻挡,而我一路过关斩将似,左弯右拐。途中想放弃的恶魔不曾停止作怪,少运动的我上气不接下气,不知呼吸声有否吓着猴子们,或许他们压根儿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堂弟妹反之精力充沛。记得儿时常听闻西游记里的花果山,猕猴成群的黑风洞虽少了寿桃,却颇有几番相似。这些猕猴幸得母亲般的战神保护。金光熠熠的印度战神,于洞外威风凛凛地竖立着,栩栩如生,外加一身英姿,颇有风度,任谁看了都没胆放肆,妖魔鬼怪也都避而远之。离别前,我恭恭敬敬的拜了拜,愿金色战神能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这洞穴,因为这里有我心动的痕迹。

(带点童真兴味的行旅驻望,可是文字却是无比扎实紧凑,倒叙的写法也颇为有趣,仿佛不愿遗漏任何目光所聚的灵气,不过抒情文体不妨散逸一些,三大段有点密不透风,再补入一些客观的历史文化盘点,便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其境。)

春滢:整座城市

臺灣的日月潭

我和老陳是說好要一起去台灣的。經過幾番波折,終於能從夜空中俯瞰,滿天的星星瀉流而下的臺北市。我張開雙臂擁抱這旖旎風光。

擁擠在人群中呼吸還是會不太順暢的吧。這不熟悉的風景,不熟悉的馬路和不熟悉的空氣都讓我想尋找哪怕是一絲的熟悉感。坐了幾個鐘頭的車程,才抵達了早已久仰的日月潭,初次見面發現它沒有西湖般嬌媚,缺少了黃河的浩瀚,但還是被它獨有的那份安寧深深打動了。

看不見終點的狹隘小道上是通往玄光寺,階梯上則有一涼亭。金盆阿嬤香菇茶葉蛋給我和老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嬤從少女時期就開始茶葉蛋的買賣,一做就是五十餘年,如今八十有餘。阿嬤的茶葉蛋是以南投當地出產的阿薩姆紅茶和香菇製作而成的。隨後放置在山泉裡,才能熬製出風味獨特的滷味香菇茶葉蛋,味道才會令人如此難忘。捧著兩粒茶葉蛋,感受著它傳入手掌的溫暖,回想起還是回味無窮。

一開始往山上的路程很是辛苦,凹凸不平的階梯更是讓我感到乏累。沿路只有大樹,並沒有我所期待的不一樣的風景。直到爬上了高達955米的青龍山才發現了不一樣的乾坤。從高處眺望,一望無際的日月潭盡收眼簾,迎著熱風和享受著陽光沐浴。

進入了寺廟,看見了玄奘法師,也就是我們並不陌生的唐僧。玄光寺內供奉著唐代高僧的靈骨。原來他曾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取經,經歷十餘年返國。西遊記中的畫面總是浮現在腦海裡。尤其是那首女兒情的旋律還迴盪在耳邊。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鸳鸯双栖蝶双飞」。

隨著遊艇的緩緩行駛,日月潭的旅程也就告一段落。眼前蒼翠的松林與靜靜的和諧,都是日月潭給我留下的一片美好。

(潭名日月,可惜只作日遊而未嘗月覽,似乎有點遺憾,不過文字的描述溫婉周密,於景於情皆有恰到好處的摹寫,但是三藏舍利一節和大段歌詞引述,似與地方的況味不搭,如果老陳是行旅男友,大可在此深情比擬。)

颖欢:整座城市

小沙漠

起风的那天,眼前飘荡着漫天飞扬的沙粒,于这尘世之中,伶仃飘落。

那是一个接近黄昏的时辰,脚下隔着薄薄的拖鞋底部,感受到颗颗突起的石块,分明而又突兀,像走在天然的指压板上,咔哧咔哧,所以走起来的身影也随着每一脚步的落下而晃荡着。眼前的石子路没有尽头,或者更贴切地说那该是一片石子海,不规则的石块与泥黄色沙粒相衬着,布满在这诺大得孤寂的空间。石子海上偶尔散乱着一灌一灌的芦苇丛,迎风轻轻摇晃的狗尾巴草,在夕阳的余晖下连着影子也在悠悠地起舞。

越走越深入,脚下的石块向两边远去,出现了一条经年累月走过的痕迹,小路的痕迹弯弯转转,通向不知道尾巴的深处。风中夹带着海的咸腥气息,突然想起来这附近是有一片海。再到后来,先前的石子海被更细小的沙粒取代,软白软白的,暖黄的日光下闪闪烁烁。我怀疑我来到了满是星星的怀抱。

脚踩的步伐越走越散漫,这条道路有点过于漫长,先前的期待在光影下越发消散。

脚上耷拉着的拖鞋缓缓陷进去软白的沙滩上,索性把人字拖卸了下来,用右手食指轻轻勾着,垂在身侧,晃荡在半空中。小腿背部的肌肉在酸涩地胀痛,我不自觉地佝偻着背部,缓步在漫漫长空之下。

我听见不知名的鸟鸣声呼啸着划破这宁静的傍晚。我抬起头,眼前的光景让我豁然惊喜。那是一堆一堆的沙丘好似被遗忘在世界的一角,像极了一座孤单的小沙漠,壮阔而肃穆。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一座小沙丘,沙丘不高不矮,刚好多出了我两个头的距离。日暮的余晖,霞红又粉紫,缀满了半边光景,被黑夜慢慢吞噬。我迎风站在高处,天地之间,顿感萧瑟。

我躺在软绵的沙丘上,枕着手臂,望着逐渐暗淡的苍穹。看着星星闪烁,看着被吃了一半的月亮升起,我缓缓闭上了眼帘。良久,风声呼呼,睁开眼睛,远处的灯塔亮光照在海面上。我滑下了小沙丘,就离开了。

那天是18岁的一个周末,与朋友相携来到马六甲。那座小沙漠在Pantai Klebang的深处,幽静而美好。

(景致清幽迤逦,文字抒情写意,可是旅人似乎耽溺唯美,极尽能事的描绘形容,过度沉浸在自我的一片天地,仿佛更像是一个梦境,而且有沙有海有黄昏,大概即可堆砌成这般美景,反而就少了地方独有的味。)

江天:整座城市

山海关

孤城紧闭,屹立数百年,任它风吹浪打,铁马金戈。斑驳的高墙尘封着血色,百年后的游人妄图顺着当年的足迹去追忆,一步,一步。窸窣的脚步声踏响了萧索的石阶,与之相附和的却只有朔风呼啸,吹去了遍地枯叶,也吹散了烽火狼烟。

山海关,挟山镇海第一关,关外白雪皑皑,千里冰封,关内草木渐青,市镇喧腾。在这里,浮华与疮痍接壤,哀歌与雄壮并存。明将徐达曾于此追亡逐北,修关城,建军镇,控扼两辽。明成祖向苍生许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于是之后的300年,无数将士憾而赴死,从鞑靼到女真,抛下城头的尸骨一次又一次填平了护城河,胡人再不得南下牧马。

视野逐渐模糊,放任自己沉浸在百年前的修罗场,耳畔依稀响起那冷冰的兵刃刺穿火热的身躯,发出“嘶啦”的声响。阴风咆啸,黑云压城,子孙们守卫着浸透父辈鲜血的高墙,进攻的号角依然在“呜呜”的奏响,没有人退缩,只有人死亡。白羽如雪,箭矢如蜂,射透了盔甲,射翻了敌骑,犹有阵阵嗡鸣。那人呢,又为何甘愿在一声闷哼之后再无声息,化为嫣红鲜血中不起眼的一簇呢。

城门大开了,大明的守军在报了亡国之仇后就换上了满清的旗帜,绵延数百年的战火终于在改朝换代后熄灭,南方的商人来了,做起了白山黑水与烟雨江南间的生意,再也没有了厮杀呐喊,吹角连营。

(字里行间的风沙滚滚,似乎也掩埋了游人的行迹,虽然文字颇有磅礴的气势,可是读起来几乎不像游记,而是一种历史的微微显影,于古迹的断壁残垣之中,隐含的情怀看似壮大,毕竟少了真实的人气。)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20

凯伦:整座城市

北国冰城

寒假期间,我去拜访在哈尔滨的朋友。 当然,主要是来这座被誉为“北国冰城”的地方参观一番。

下了火车,我发现温度只有零下十五六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酷。与在车站迎接的朋友寒暄了几句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第一天的旅程。

由于路途遥远,我就在车上小憩了一阵。醒来时已经下起雪,导致整片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其实这并没有让我感到懊恼,因为北方嘛,一定会下雪的。

伴着这场雪,我们到了中央大街。明明才刚4点,天已经大黑。放眼望去,大街上满是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街边的商店的橱窗里也陈列着稀奇古怪的工艺品。因为临近圣诞,熟悉的圣诞歌在街上环绕,别具异族风情。朋友强烈推荐当地的雪糕,可我却明白,冬天的雪糕威力十足,一个不下心就会让人出洋相。应该是受气氛烘托吧,街上随处可见挽着胳膊或拥抱着的的人。像我们这样怀着一颗虔诚的旅者之心的,着实不多,虽然我们也互相调侃直接带着一位心上人回家。

后来,我们便在一个特色餐厅吃了一顿正经的俄餐。味道有些古怪,却也不算太坏。

酒足饭饱之余我便问朋友他觉得这里怎么样。果不其然,他已经麻木了。毕竟嘛,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即使再好玩也终究会厌烦。最初,我们抛下平日里的压抑,以探索的眼光去观察一座陌生的城市,自然富有情趣。可时间一长,也会对去过的地方感到厌烦。更何况也不存在无限长的假期。只有经历了劳累,短暂的休息才显得珍贵。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格外享受旅行吧。

(像是一天行旅的据实和顺时记述,到了哪里看到什么的写法,缺少了地方景致更加细腻和深刻的观察和体会,描述文句多有嘛嘛吧吧的语气,虽然可能是一种性格的亲切表露,不过读起来略嫌别捏,结尾为旅行的目的注解,其实也大可不必。)

陈伊:整座城市

浅草才能没马蹄——东京行记

从台东区北郊的旅馆到浅草寺不到三十分钟的车程。昨夜东京初雪,街道上的片片积雪还未散去,十一月底的东京还带着点料峭的寒气。

此行的目的地是浅草寺,东京都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而浅草寺的大门则是地标和打卡地。中式的楼宇,悬挂着硕大的灯笼,灯笼上“雷门”两个大字庄严而古典,正中烫金牌匾上的“金龙山”则带有些甲骨文的意趣,左右约莫一层楼高的哼哈二将分庭抗礼。在日本,汉字随处可见,在一些古典些的地方,甚至还会刻意隐藏拉面似的假名,只用方正的汉字。有时恍惚间我总感觉我来到了一个中国南方沿海的城市。

跨入大门仿佛是跨入了另一个纪元,门外是尘世的喧嚣和奔波的生活,门内则是朝圣的信徒和宁静的桃源。你很难意识到一墙之隔的附近,就是全东京第二高的东京塔。只不过游客甚众,庙宇的香火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些世俗的烟火气息。寺内的布局可以说是错落有致,辉煌的正殿,肃穆的偏殿,还是精致的亭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副精美的画卷。即使是一棵古柏,都带着禅意。

旁边的市集则更令人流连。店铺里卖的大多是传统的小吃,这些食物很能体现出日本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性格,各种食物都制作精美,层次分明,或清甜,或咸香。当然也有手工艺品和各种信封明信片,细细翻找,也能发现不少宝贝。偶尔身边会掠过身穿和服的倩影,街口能看到新婚夫妇在拍婚纱,想必当地人也非常喜欢这里。

日本还有很有趣的一点,无论是景区还是街道,很难找到垃圾箱,可也很难找到一片垃圾,因为人们会把垃圾随身携带,回到家里后再拿出来分类。

(走马看花式的揽收风景,虽然少了行旅的焦点,不过至少懂得随处触景生情,文字略嫌四平八稳,而且对比稍有失当,但是整体还算流畅简洁,吻合地方古色静谧的风格,只是结尾停在垃圾分类,感触似乎还未完结。)

伟玲:整座城市


缅甸-景栋村庄 

经过了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景栋郊外的一个村庄。中午的阳光有些刺眼,但并非热不可耐,而这或许是因为周围许多有树木的关系。下车后,我们被带入到屋子里。屋里没有灯,阳光从竹片墙的缝隙渗入,照亮了一些角落。墙上挂着一些旧照片,而新挂上去的日历在一些泛黄的日历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屋内也凌乱地堆放着一些被单,衣服以及其它的家居用品。这个比四房式组屋还要小的地方,却住着的四个大人和五个小孩。同睡在这间屋里的他们,每晚都打地铺。

外婆示意我坐到她的面前。她拿出一条编成辫子的白绳,在我左手腕上绕了三圈后便把它绑好,说是这里的人都会带,保平安用的。接着,她取出了一个盒子,用手沾上盒里的东西后,便想往我脸上涂,而我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下。老妈说,那是她们自制的美容产品,不仅能够防晒也能防止黑斑。我这才往前靠,让外婆把美容霜涂在我的脸颊上。涂上的时候,能感觉到冰冰凉凉的,很舒服。外婆也向我展示了阿卡族的传统服饰和包包。她们的头饰上有许多银片和银币,而头饰的两旁挂着不同颜色的珠链。衣服和包包上则是绣上了许多精致的彩色图案。一切设计都代表着阿卡族人的审美与文化。

午饭时间,我们围在一个不大的竹藤圆桌前一起吃饭。饭桌上有鸡肉、鱼肉以及各种蔬菜水果,而这都是一些我们平日里吃得到的食物种类。不过,这对他们来说,却是很丰盛的一餐,而只有在过年和客人来访的时候,才能吃得到。平日里,他们很少吃肉,只吃白饭配辣椒和他们自己种的一些蔬菜,如菜心,番茄,茄子,金瓜等。饭后,我随他们到楼下的院子里去玩一些小游戏,像是跳格子,五石子,木陀螺,捉迷藏和老鹰抓小鸡。游戏虽简单,但一群人一起玩,却是十分愉快的。

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虽贫苦,但也有城市里没有的宁静与美好。

(回乡探亲之旅,耳闻目见之中虽然不缺风土风俗的细腻描写,不过字里行间弥漫的,更多是一种人伦温情,但是至少文字简朴真挚,贴近道地的生活气息,不妨将视角拉开一点,纳入地方村落的风景。)

莉娜:整座城市

放天灯

来到台湾除了逛夜市、吃美食,放天灯给成了我们朋友之间必做的一件事情。我们在台湾待了13天,照理说这个小小的活动应该不难完成,可当你是跟着学校一起出国面对着门禁等问题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了。我们到台湾的第7天,有台风预警,课程有所变动:在隔天早上老师会检查我们的作业进展。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傍晚的时候去放天灯。为了可以顺利的前往平溪,我们在那天晚上赶着做作业又不断的看向窗外期待着台风的到了。我们忙到了凌晨一两点都没看到什么台风,只有狂风暴雨。

作业一交,我们几个叫了车前往平溪。在前往平溪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道彩虹又想到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放天灯的情景,让我对这项活动充满期待,觉得会非常的浪漫。到了平溪我看到了许多贩卖天灯的商铺,有各式各样的天灯,而据店员说不同颜色的有不同的意思。

黄色是祈求金钱、紫色是学业、橙色是爱情、粉色是幸福,一共有9种颜色代表着9个不同的意义。我们选择了两个天灯:一个粉色、一个橙色。当我们拿起毛笔准备写下愿望的时候,我发现有许多字不会写,最后以中英夹杂的方式将它填满。我们被带到附近的铁路放天灯。到了那个铁路,也不知道是我们来错时间还是因为下雨的关系,除了我们还有一个男的来到这里放天灯。放完天灯后,店员告诉我们巴士在5分钟后就会开走,下一辆巴士会在一小时后才来。为了赶在门禁之前回宿舍,我们在湿滑的地板一路狂奔,赶上那辆巴士。

我对这个活动是充满期待的,毕竟我们可以算是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到平溪,可是平溪放天灯没有给我一种很浪漫的感觉。放天灯给了我很特别的印象,因为疑似台风的暴雨我们有机会到平溪,在路上看到了雨后的彩虹,离开时也下着毛毛雨。

(电影浪漫而现实不然,文字近乎寻常口语,叙说得有点喘不过气,描述因此多有黏着之处,而且游兴惨了过多杂念,导致文气芜杂不够开阔,而且放天灯既是焦点,偏偏字里行间却毫无冉冉升空的着墨。)

伊涵:整座城市

大政殿

当我踏入故宫的那一刻,我感觉我似乎进入了电视场景一样。这场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画面我常在古代剧中看见,陌生却又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亲身到此参观。

在古时代,宫殿是多么神圣的地方。沈阳大政殿被誉为是沈阳故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大正殿的屋顶是八角攒尖顶,看上去就像是皇帝头上的冕冠一样。大殿门前有两根高大,刻着巨龙的红漆木柱。宫殿内有金碧辉煌的高台,高台内雕刻着龙凤,祥云的精美龙椅。在阳光的映射下,龙椅表面的镀金层闪着金光,恍惚中似乎看见了努尔哈赤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正主持着朝廷的琐事。

可在古时候,谁又曾想过如此庄严的宫殿在未来尽能成为人人能随意进出的场所。在今日,故宫的大殿里人潮满满,喧哗无比。导游不断叙说着故宫历史的声音中夹杂着旅客兴奋的谈话声都未曾停止过。宫殿外排着长长的人龙,准备进入宫殿内拍照留念。我和朋友们也随波逐流地跟着排队,心想既然来都来了,那就一定要进去参观才不枉此行。然而,我却又不敢随意拍照,因为曾经听说过关于旅游的一些禁忌。

曾经听说过宫殿内有许多冤魂,因此宫殿内的阴气比较重。宫殿的外表看似金碧辉煌,可却没人知道身在其中的感觉。就如现今的社会一样,大城市有着“光鲜亮丽”的名目,可事实是否如此,只有身处此地才能有所体会。

(雕栏玉砌的观光景点,较难写出羁旅的个性和风味,描述尽是游客触目所及的热闹,虽然形容还算精确恰当,而且还从历史的厚度去衬托华丽,可是由于文句稍嫌冗长,文气显得拖泥带水,而且似乎止于外观门面。)

诗英:整座城市

慢慢,漫游苏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中国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处于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自古已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漫游苏州,其实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旅游攻略,因为到了苏州,哪里都是天堂。到了苏州水乡,再多的困扰与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慢节奏的生活,平静安逸的水乡,一砖一瓦砌成墙,地道的昆曲,小巷里卖的小吃,这些都是这座城市独有的标记。

平江路,沿着河边,有许多商业小店,是苏州古城至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区域,所以也被称为古城缩影。商店街区虽然已被改建成现代式的酒吧,纪念店,糕点店等,却保留了原本古色古香的建筑原貌,不会显得突兀,格格不入。同时,平江路也有许多适合拍照打卡的建筑,建议大家可以穿带中式传统的服装过去。

夜幕降临之时,我们可以夜游运河。坐在游船中,静静地看着两旁古色古香的房屋,每家每户前一盏盏的灯光,渐渐把心静下来。如果选择继续待在苏州,强力推荐大家选择住民宿,而不是传统的酒店,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独自一人的夜晚,可以坐在湖边,看着月亮,茶几上可以放一壶茶,放下包袱,什么都不想,尽情地放空。如果是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就能点个菜,点壶酒,畅谈人生。

到了苏州,是少不了苏州菜的!当中,我最爱的就是松鼠桂鱼。厨师们会先将鱼去骨,滚上淀粉,把热油浇在鱼肉上,一直到鱼被炸成金黄色为止。再来,将番茄酱放入碗内,加入调料和淀粉,拌成调味汁,淋在鱼肉上。酸酸甜甜的,非常开胃,外脆里嫩,孩子们都很喜欢。

苏州之所以为那么吸引我,是因为她很平静,不强迫你做任何事情。她从不去过分夸耀自己,不去改变自己来迎合时代。她就在那里,等着你慢慢去感受,去领悟她。

(导览式的文字语气有点一板一眼,读来像是观光景点的引荐,描述形容虽然面面俱到,既有历史建筑和饮食佳肴,不过仅有典型的风情,少了比较独特的行历和发掘,所谓的平静也就显得平面。)

纾宁:整座城市

爱玉之梦游仙草

我和两位亲闺蜜一起旅游台湾。我们这次决定来场毫无准备的旅行,完全随心所欲,带着冒险的心态来发掘新的惊喜。

位置与台北市大安区通化街。大安的街头有昂贵的餐厅,也有评价的小吃店。国立台湾大学就在附近,许多情侣在街上秀恩爱。

店面随偏小,却高朋满座顾客盈门。为何人气旺盛?我们决定探个究竟,疗愈一下一整天下雨的烦闷。

哇!原来这家店专卖手工制作粉圆,那儿摆出数不清的口味与种类的粉圆!应有尽有,实在太多选择了!我们也发现原来这间专卖店,在脸书已有超过24千个点赞率。

老板友善待人, 端出一碗一碗的爱玉冰给未有位置坐的顾客们。这种温馨的小动作,让我感到十分宠爱,仿佛回阿嬷家的感觉。这儿涌流着台湾人温厚的人情味,令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踏进店里之后,环境整洁,舒适宜人。墙上挂着从原始开店以来,“爱玉之梦” 所经历的岁月,眼目着老板娘从起初创办到至今的点点滴滴。 

店里还播放着周杰伦的名曲,添加了台湾风味的气氛。尤其是那首告白气球,简直描述出我当下心里甜滋滋,打翻了蜜糖似的感受。

不到五分钟,一碗色彩缤纷、Q弹有劲的粉圆摆在眼前。

一入口,味道纯正,口感滑润,完全能吃出口感。

就像店名一样,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仿佛陶醉在一场甜美的梦里,真的是称心如意。

(文字喜滋滋的甜上心头,描述形容色香具备,可是写法较像是店家饮食的品评和吹捧,少了一些旅行的滋味,以及地方环境更大的氛围,不妨在前后补充行脚的叙述,让人情味融入城市的背景。)

万杰:整座城市


夏天里的墨尔本街道 

在新加坡,纵使天气多么炎热,很多人都依然注重时尚,打扮得自己汗流浃背。偶尔会看到一些较轻便的穿着,不过也至少会裹上一件T 恤。

来到这座城市,我猛然看到洋人光着身子,半裸地穿梭街道。奇怪,半裸的他们也不失风范 :不但不显得邋遢,还有一种莫名的潇洒。

独自一人遨游墨尔本,我走过了无数个街道,而自己在每个街道遇到的人事物都让我更接近这个城市的人土风情。街道上的寥寥无几折射了这里较慢的生活步伐;排满欧式建筑的街道,让这个城市脱离纯粹普遍的高楼大厦;小巷里被涂鸦成一种艺术的墙壁,流露了这个城市的活力和开放。虽然一大群比我高出一个头,身材健硕的洋人对我不苟言笑,我却依然沉浸在他们的人文气息,仿佛自己和他们一样生活在这里。

街道上还有很多让我新奇的事物呢。在市中心,一辆地铁列车就在马路中央的轨道上行驶过去,将两旁的人暂时分开,让我的眼神停留在墨尔本独特的地铁列车。绿色,黄色的线条让列车变得显眼,巧妙地点缀了周围的建筑,别有风味。列车里的乘客又与路人并行,不像新加坡的地下列车或高空列车,也稍有趣味。

而在某一个街道上,我发现了这间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外观不太特别,却在里面记载了这个城市的宝藏:历史。我一向来觉得要理解,感受一个地方的文化,就须先摸透她的历史。对我而言,一个国家的战争史是悲壮却振奋后人的历史,不可磨灭。于是,我总喜欢走进战争纪念馆,去探索不同国家的战争史。这间博物馆恰巧展示了澳洲的战争史:同样是英国殖民地的澳洲虽然不是任何战争的发动者,却饱受了世界两大战的侵蚀,丧失了好多士兵的性命。战争总是没有赢家,而澳洲便是一个无辜的输家。如此悲哀之情,在历史中确实如此普遍,叫人痛心。

夏天的墨尔本,我无法在几天内走遍每个街道,也不能用三言两语表达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不过,我会带着这个感觉踏上更多城市的街道,继续体会世界的奥妙,感受独游的宁静。

(虽然形容用词稍有不当之处,不过表情达意大致流畅,从人样街景拉开地方历史,写来有点琐碎和贪心,但是恰是旅人那种初探一座城市的喜形于色,颇有真实和强烈的透染。)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20

顺铭&伟雄&燕珊:文案标语

 


(醍醐可以灌顶,提灯笼可以年轻,标语以呼唤的方式勾起青春的回忆,泛黄的色泽弥漫于字里行间,仿佛对于时间的感念和觉悟,再配上一帧过度曝光的照片,形成了某种如梦似幻,带有视觉震撼和冲击的图文构想。)

雯婕&慧华&静文

 


(不要老去即是回到过去,构图和文字充满舒暖和畅怀的质感,视觉的掌控恰到好处,标语正文像是天地万物自然流露的一声叮嘱,语气温柔但又无比诚挚坚定,简单深刻的带出了灯笼隽永的美意。)

芷欣&恩典&慧铷

 


(图文明暗的配置极为抢眼,像是要以众志成城的心意激发传统习俗的热情,不过标语念起来有点拗口,锁定寂寞落单的对象受众,行销层面偏于狭隘,而且大家一起形只影单的提着灯笼,似乎也有点阴气重重。)

美验&佩妏&思莹

 


(文案对仗的寓意虽然简单,以归家为本似乎不够宽广,但是却胜在情感诉求的划一和整洁,「一」字状似提灯笼之木条,图文之间的互涉或许有点始料未及,不过思念作为人之常情,构图的设计和配搭却是严肃与轻盈兼具。)

鼎翰&家玟&欣颖

 


(运用谐音多义的创意,标题正文言简意深颇有暖意,点燃灯芯照亮童心,文案的意念独特而清新,灯笼此中的真意,仿佛便是一种温柔敦厚的提醒,只是字体颜色和大小位置的调配,缺了一点美感的烘托。)

泽敏&俐恩:文案标语

 

(时代越新越要怀旧,图文的排版欠缺匀称和协调的一体感,文案偏向老式的文艺腔,不过却也抒情委婉,既有灯火荧荧又有书香款款,映照出一种节庆习俗的不老,正文不妨也两行处理,「笑靨」見圖可明。)

绮芸&鹏程&嘉慧:文案标语


 (原作的行销设想偏失,修改换貌后虽然较有文案的格式,构图也较有均衡和突出的美感,不过标语正文一昧吹嘘品质,太高档反而不知从何证实,而且灯笼一物与生活无涉,中秋一夜贪欢足矣。)

Sunday, September 20, 2020

凯宇:312字(旁听)

 第七把鎖

被客廳傳來的劃刀片聲嘖——地驚醒那天,阿茵未曾算過但她知道自半年前入住以來,這間家屋已換了第七把鎖。彼時深鎖的房門像極了兒時,在過於血腥暴力的畫面前,那隻及時遮蔽著雙眼的手。廝殺聲只會異常清晰。於是在色士風式的背景音樂中,阿茵聽見華姐高亢的嘶吼成叔失聲的哭喊,漸而衍生出不分你我的拳腳相向。直到液晶電視與玻璃櫥窗先後落地求饒,阿茵才醒起過去無數的親戚聚餐成叔大方碌卡買下的單,想起每一場喜事喪禮必然比華姐體態豐滿的利是封——只有與愛最無關的時候,他們才是最有愛的。

萬籟俱寂以後阿茵起身旋開門,沿著罅隙直達對面書房。在華姐的陰影下,低頭寫懺悔書的成叔一臉哀傷但虔誠,仿佛希冀著那被自己複寫一張又一張的啟事會替他尋回,十年之初的我愛你。

(愛情的鑰匙有時候也打不開婚姻的鎖頭,文字游刃有餘的利落自然不在話下,短話長說作為敘述之道,僅是幾個回憶的片斷和心悸的照面,便將古往今來的冤家攬炒活靈活現,不過鎖頭作為喻義固然可行,夫妻打架何以攸關此物,但是最後不做暴力的自溺,而以情節的懸崖撒手略為彎轉,卻有一種窮途恩情的餘味。)

Saturday, September 19, 2020

楚喜:312字

光的背面

一个闷热困倦的夏末午后,一袭曳地长裙的中文老师在讲台上娓娓道来《岳阳楼记》。她忍不住打哈欠,一手托腮撑在课桌上,习惯性瞥眼坐在身旁的他。他没注意,全神贯注望向讲台,手头的笔缓慢悠扬地摆动。她又斜瞟,扫到他脸颊白白的皮肤和细软的耳朵。见他依旧没动静,她索性扭过头盯住细看:他眉毛浅浅的,鼻梁很挺,脸上有一点迸发着荷尔蒙的痘。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讲台上的一颦一笑,笑意不自觉浮上嘴角。

躲在云层背后的太阳透过窗映了一束光,正中他。发尖和面庞,都被镶上了一层金边,晕出他的轮廓。大概这就是浮光跃金?

她看入了迷,情不自禁:“你的侧脸很好看。”他挠挠后脑勺:“是吗?”随即脉脉地凝望讲台上的绰约身姿。

她突然想,他会怎样讲出那句“我爱你。”

(爱情如果看错了,对影之间即成三人,文字仿佛目光游走的虚线,描述了人物眼神的对焦和失焦,可是在一片阳光灿烂的场景中,几乎皆是阴影遍布的笼罩,而且三角恋题材一般媚俗,叙述化腐朽为神奇,虽然恋人未满注定悲哀,可是此时此刻的沉浸和陶醉,又难说没有一种让人向往的情怀。)

颖欢:312字

无力

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1967年的初冬。她步履蹒跚地走在皑皑白雪的山路上。我伸了伸手,最终愣是无力地垂了下来,只剩下无言的叹息飘荡在这座幽幽的林子。还好,临别前的拥抱来得及捎上我的不舍,还有那偷偷塞进她大衣口袋的小纸条。

她爱的那个男人在这座山的背后,我们困在山的盆地里,生活了好几代。后来革命的战歌响起时,传来这座偏远的小乡村,那个男人收起行囊说要出去为了他们的日子闯闯就离开了。后来,离开的人没了消息,留下的人却想离开了。她跟我说,她想去寻他。她的执意让我没了挽留的勇气。

那天,碰见一个神似她的女人,我没忍住下意识的冲动,匆匆追上前,女人陌生的眼神让我却步,可她身上的呢子大衣,忽地让我想起当年的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我爱你。

(爱情别离之后,恋人无所不在,故事横跨沧海桑田和革命斗争,散写的叙述虽然仅能突出片段的画面,而且时代动荡的离散情节其实屡见不鲜,不过文字悠悠动人颇有情致,却也营造出了一种天地荒凉的感觉。)

曼容:312字

放不了手

她靠在茶几旁,按灭了手里的烟,直视他的双眼,目光滚烫的令人躁动,眼角深红的泪痣也像是被烘烤。接着她的手伸到后背,一扭一扭地把拉链拉下来,让裙装滑落堆在腰胯,拨了拨后,又卡在白腻的大腿根处。他凑上去含住她的下唇,残留的烟草味道仿佛丝袜上的滑丝,混杂着她的轻喘,在心里勾扯出一个鼓胀的破洞。

她背对着他盘起头发,一段细嫩脖颈裸露在空气中,他皱眉:“你还去接客?”“不然呢?不接客你能养活我?”

说话时她又点起烟,一枚光点骤然亮起,像一把刀狠狠划破她的嘴唇,在深海一般的夜色中渗出一点艳丽的红。

他沉默。

直到她不再像上岸的鱼一样挣扎,暴凸的眼球上裹着一层薄膜,他才拿起茶几上那双团起来的玻璃丝袜擦了擦手,一边注视着她轻声道:“我爱你。”

(爱情的可耻,在于彼此啃噬,感官式的文字极为细腻,叙述的张力紧绷欲裂,仅是几笔即把人物的神态眉目勾勒殆尽,虽然骤现血光的布局稍有流气,可是欲望胶着的结果,似乎也只能以暴力终结,题目若不是有典,或可再行考虑。)

茹薏:312字

阿杰裸着上身从洗澡间出来时,露娜正趴在床上玩手机,结实的麦色小腿上下摆动,浑圆的两瓣臀经凉气抚摸,一层疙瘩于皮肤表层泛起。

这女人还是那么迷人。

如是想着的阿杰一手揉捏露娜的臀,一手滑进她的白色衬衫,动作熟练地解开内衣扣。露娜纹丝不动,视线胶着在手机屏幕上,于是他扯了扯露娜两臀间的细红带子,这才看见扭回头来的露娜一脸娇嗔。

浴巾包裹下的炙热蔓延,理智被欲火焚烧殆尽。若不是那一通电话,阿杰绝不愿把头从露娜胸前挪开。

被勾起的欲望戛然中断,露娜显然不满。她不顾阿杰正通电话,双手如蛇般缠上阿杰,指甲若有似无地滑过他的胸前、下腹、大腿内侧,上下齿轻轻撕咬他最敏感的耳垂。如她所料,阿杰匆匆挂了电话:“老婆,我要开会了。拜拜。我爱你。”

(爱情的后半情节,似乎都是妻不如妾,情节的安排和转折有点套路,不过文字的质感不俗,叙述的推进紧扣欲望的投注,火热纠缠几乎没有冷场,不过皮肤滥淫仅是人性的表面,不妨删减一些肢体动作,捕捉一些内心的起伏撩拨。)

启言:312字

回信

虽然努力地想要专注在眼前的作业上,但眼角的余光还是不由地被手机屏幕占满。距离上一次提示铃声已过了5分钟,握着钢笔的右手已经拽得通红,焦躁在膨胀的血管里流通,搅扰身体地各项机能。丁!对方终于回信了,烦闷地下午一瞬间豁然开朗。拿起手机,手指如蜻蜓点水般灵巧地飘移在屏幕上,字词彼此叠加串联,表情符号穿插点缀在冗长的字句之间。沉溺在短短数秒之间肾上腺素的快感之中,无关紧要的琐事、卖力尴尬的讨好、虚假的哈哈大笑,都如一江春水,涌入手机屏幕里。然后一个小勾变成了两个小勾,两个小勾又缓缓地变为蓝色,直到对方的头像旁显示: “正在输入” 

凝视着手机,再次陷入不安,战兢地期待着对方施舍的回应。怎知手在屏幕键盘上,情不自禁地打上:“我爱你”

(爱情的一瞬,有时即是天长地久,故事仅是对焦于一个短暂的动作,但是却拉开了一种情感的维度,叙述紧凑而文字充盈,但是忐忑不安的种种细节,除了血脉喷张之外,或许还能更加透体,既然主体不带性别称谓,其实也就无需预设男女。)

胤铭:312字

目光

觥筹交错,人们谈笑风生,唯有他沉默寡言,格格不入。我攥紧燕尾服的一角,空调的冷风和眼花缭乱的装饰令我头晕目眩,胸腔淤积的酸涩渐渐撕裂蔓延。

沉重的木门徐徐打开,她挽着她父亲的手,沐浴在众人的目光中,朝我走来。他紧抿着嘴,双眼赤红,竟像极了昨夜—他把我钉在墙上,在我腿间凶狠进出,让我在快感的狂澜中一下一下地感受钝涩的疼痛。我咬着嘴不做声,他便舔去我的泪水,啃咬我的耳垂。

盛大的婚礼上,众目睽睽。我颤着手给她戴上戒指,心脏的跳动声就快要盖过主持人的宣言。

我承受着汇聚在身上的目光,拥住她陌生而纤细的肩膀,余光看见曾闹过自杀现在满脸笑容的母亲、曾打得我脊背出血现在热泪盈眶的父亲,还有眸光汹涌的他。

他嘴唇翕动着,对我说了一句我爱你。

(一场婚礼的隆重仪式,每个描述却是暗潮汹涌,关于爱情的几何变数和男男女女,故事其实不无老套之嫌,可是因为文字的委婉曲折,叙述的锋芒和犀利彻底展露,短短一幕就能承载人物之间超重的情绪,以及一种刚刚好的悲哀。)

嘉慧:312字

外衣

外頭正下著綿綿細雨。

我又一次坐在陽臺内看著那件懸空的外衣。純白色的你如此耀眼,讓楓葉和木槿都只能是點綴。

我對你訴説著昨天所發生的一連串不幸的事情。你卻在風聲的伴奏下跳著拉丁舞,彷佛我只是在無病伸吟。算了吧,你一直都這樣,不善言辭。雨灑到了你的身上。我伸手想把你收進屋裡,但最後是縮了回來。彌漫的霧氣讓我想起了曾經在這裡一起吃火鍋的情景。儘管大咧咧的麻辣絕對是雨天裏最好的搭配,不過當它們濺到你時,我可要頭痛了。我繼續有一句沒一句跟你聊著。你仍然沒有反應。是在氣我不應該耗在這裏嗎?我才不管這些呢。

黃昏來臨前那一抹刺眼的光照射了進來。你的剪影籠罩了我的身軀,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沿著你的手臂,再次擁抱了你,對你說了句,我愛你。

(戀人如衣愛情如絮,故事情境極為飽滿,文字哀哀傾訴而悱惻纏綿,雖然氛圍和物象的交織和經營,皆有極盡能事的刻畫,可是情節似乎過早露底,過於單純直接的睹物傷逝,似乎缺少了該有的張力,不妨在末尾才揭開「懸空」之實。)

莉娜:312字

陪伴 

那天打着雷下着暴雨,我一人走在街上,不是我不怕而是我知道他已经安排好了。果然,手机传来简讯“大傻子还在街上逛什么?前面路口车牌:XXX,赶紧上车回家冲个热水澡。不然感冒又要麻烦我了。”

除了不会浪漫的情话,他算是个完美情人:每个星期都会安排好约会地点、时不时安排惊喜、知道我的一切喜好,就连我的生理期他都比我还清楚。我们异地恋快三年了,我对他的印象也逐渐模糊。我记得他大我三岁,高我一个头,喜欢穿黑白两色的衣服。他的声音非常的低沉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如果他不挖苦人的话。

我跟他相爱六年,异地三年从来没听过他对我说那三个字。我的每一天他都安排妥当,除了明天。明天我将身穿黑色抱着一束花到山顶上,望着他的照片对他说:“大傻子,我爱你。”

(爱情还阳生死无间,故事的构想其实有趣,不过情节多有不合理的空隙,而且文字叙述略有拖沓,或是还魂或是科幻的情境,皆需可供揣测的暗示,而且所谓转折还需一番铺垫,否则便是硬拗。)

伟玲:312字

灵魂伴侣

清晨时分,宇泡了两杯洋甘菊茶,放置在餐桌上。这时,泽也醒了。宇用手示意泽过来喝茶,再从抽屉里取出柚木烟草味的蜡烛,点上后,放在了柜子上。泽边喝茶边刷手机。这时,他接到了Google相册的推送通知。点进去后,显示在屏幕上的是他和宇的照片。泽第一次见到宇,是在一场走秀的后台间。泽被身穿花衬衫和皮裤的宇所吸引,决定主动向前和他说话。认识之后,两人平日里除了工作以外,几乎都呆在一起。那晚,他们躺在马路上看星星,照下了他们的第一张合照。事后,泽在照片中加上:其实,第一眼见到你时,就知道和你是一路的人。

“在看什么?”宇从泽的手中抢走了手机,看见了那段他不知晓的文字。

宇嘴角微微上扬,俯身靠近泽,嘴唇轻轻地落在他的唇上

“一周年快乐,我爱你。”

(真爱让人钦羡向往,不过写成故事却有欠缺,文字略有小清新的基调,两口子的互动温馨,叙述稍带曲折,可是如此展现人物关系,前后毫无落差其实有点无谓,不过既是kindred spirit,必然也是老天注定。)

帅君:312字

1314

他俩在兵营三年,从不打不相识到成为最铁的兄弟,也就不过两星期时间。要说两人是怎么从水火不容到感情深厚,还要从那次训练说起。

那天新兵野外训练,刚入森林不久,云便化成瀑布飞流而下。大雨中他看不清前方的路,不一会儿便与队伍走散了。静穆的密林,黑暗中滂沱的大雨,使他像溺水之人般恐慌。这时,他呼喊着他的名字从黑暗中走来,像是带着光一般,带着他在黑暗中摸索着回去的路。路上,他悄悄在树干上用小刀刻下了1314。在经历了几乎十二个小时不眠不休的行走后,两人终于与队伍会合。

从此以后,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伙伴。直至若干年后,他与他都已结婚生子,直至他百年后,当年刻下的字还在树干上静默地立着,而与他一起被埋葬的,是一辈子都没能说出口的那句——

我爱你。

(戎装同袍素衣同志,爱情同样也是一场战役,往往阵亡的才有凄美,男男不成眷属的情节虽然有点单薄,不过文字快意流畅,场景氛围的烘托得宜,既有阳刚的野外克难,也有阴柔的树皮刻字,但是此幕隐约也有点过于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气。)

嘉美:312字

心底

下班回家脱了鞋,右手习惯性地往旁边鞋子伸出,却突然意识到黑色袜子已不在。伸出的手悬在半空中,僵住了。5年了,习惯已成自然。如今已无需再替他洗袜子,还真不习惯。晴或许忘了,身边的男人是个会主动洗袜子,爱清洁的人,与他还真不同。

男人一把搂住晴,额头轻轻一吻, “可以吃饭了。”  忙碌了一天,回家有人温情伺候,晴真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她刚想回以一个吻,抬头,却看见他的影子。表情从热情转为凝滞,心颤了一下。她别过脸,打消了念头。

“我会等你” 男人说。

视线停留在床头那瓶星星。主人已离世,记忆却阴魂不散。

瓶子一不留神滑落手中碎了一地,犹如她的心。

“ 是该放下了吗……” 

她哽咽着,将碎片中的一颗纸星星紧握手中,默默地发出了最后一封信息:我爱你。

(爱情的现任都是前任的影子,故事前半的酝酿极好,晃神中的几个紧凑的动作,就带出了人物心思的飘荡,可惜后半接续的情节略俗,瓶中星星和内心独白过于直接,不若仍以袜子作为恋人之间的牵绊,题目也该以此为念。)


自骋:312字

寂寞沙洲冷

她喜欢他,他知道。

他不喜欢她,她也知道。

听讲座时,他喜欢坐在第四排的位置。不算靠前,也不靠后。她就默默坐在他的斜后方,那个第五排最无人问津的角落。上课,他看黑板,她看他,被那完美的侧颜弄的几乎窒息。

情人节的时候,她在家里洗盘子,忽然打来他的电话。她莫名其妙地接通,却传来满是酒气的大舌头:“跟我在一起吧。”

“你又喝酒了?真心话还是大冒险?”她皱眉。

他大着舌头继续说着什么,然后就传来了旁边几个朋友的哄笑声和打闹声,她默默掐掉了电话。

在那之后,她再也没有在他斜后方听过课。

又一年的情人节,她被诊断出肺癌晚期,然后收到了他的电话。

“有话快说。”

“我爱你。”

她笑了,笑着就开始哭,哭的不能自已。

“再说一遍?”

“我爱你。”

(恋人独往来,爱情不可栖,长话短说的故事像是蒙太奇,隐隐然饱含叙述的张力和冷热的反比,但是却也欠缺了更加细腻的打磨,一片沙洲往往不如一粟沧海,文字本有不俗的底气,可是言说腔调和言情模式,似乎皆有外在的束缚和痕迹。)

江天:312字

第五交响曲

“我爱你。”

床上的男人叫志明,是这辈子第一个爱她的男人,她从小到大就与二姨住在一起,父母?那是什么东西!可是初中毕业后,志明就去了“大城市”打拼,就如二姨口中的父母一样,杳无音信。

后来,她把他的儿子放在了村口,也来到了大城市。只是大城市真的好大,她找不到他,身如浮萍终于染上了风尘,人生如梦,灯红酒绿。

她终于富有了,只是就算遇到他也不能相认了吧。二姨给了三十出头的她一个小男孩,十六七的样子。

小男孩喜欢她,出露风尘的她见到小男孩第一眼时就知道却并不介意。

小男孩一天天的长大,终于将她灌倒在了床上,醉眼朦胧间她看着身上的男人,竟依稀像当年的志明。

“是你吗,志明?”

小男孩并没有听清,只是在她的耳畔说我爱你。

(命运交响时代的背景音乐,我们都是线谱上不由自主的人儿,因为格局偏大而且浮沉于世必然五味杂陈,叙述明显无从扩展完整,所以写来仅能是片段式的情节,不过至少文字挥洒颇有情调,人物雏形和故事轮廓皆有彰显。)

Friday, September 18, 2020

春滢:312字

男人是否都是禽獸

除非是自虐,不然任何戀愛一開始都是暖的吧。

初戀是個大我兩屆的學長。不醜但還比不上彭于晏,至少肚子上沒有幾大圈贅肉。我們的進展猶如Mummy Ride,還未曾說Yes就被他強吻。霸道式的告白後就只剩下霸道。

總以「為你好」來控制著我的生活。什麼時候回家;課程;娛樂;朋友圈;能問的不能問的他都要知道。交往期間雖不缺幾分浪漫但更多的是疲憊。感覺自己越是渺小,越是站不住腳。

交往十個月剛巧遇到了我的生日。他定了酒店,買了蛋糕給我慶生,紅酒助興。喝了幾杯就把我強行壓下。我說:

「我不想。」

可他勁兒大得只想從我身上填滿空虛卻依然掩飾不住他的熟能生巧。

只感覺到疼。

「十個月才要你,已是忍到了極限。」

十個月戀你如初卻換來一輩子的心寒。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

我愛你。

(禽獸世界愛情照妖,女人用一身的絕望和苦痛,換來的即是男人的原形畢露,情節進展的邏輯稍微牽強,所謂「暖」的情節應該加以鋪墊,否則人物即陷入所謂「自虐」的矛盾之說,不過文字擁有一股言簡意賅的殺意,極能將人物的心思展露徹底。)

陈伊:312字

心事

她十七岁那年,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条白裙子。

学校里除了周一升旗并未要求每天穿校服,可只有她一年四季都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只因出身单亲家庭的她,得不到母亲的许可。

他是她的同桌,他们就像一对反义词,他从来不穿校服,每天放学风风火火在球场打球。旁人都诧异性格相反的两人会这么要好。她喜欢偷偷站在远处看他打球,他则不穿校服,让自己格外显眼。日子干净而美好,充满着他们心照不宣的快乐。

她想,毕业典礼那天,自己一定要打扮得落落大方,让她的美永远留在他记忆中。

典礼那天,礼堂内灯火昏黄,尘埃氤氲。她注意到他居然穿着校服。原来他早已看穿了她的心事,只为了在最后一次活动,刻意穿得和她一样。

那天散场太快,拥挤的人潮中,她还是没能说出那句我爱你。


诗英:312字

34号巴士的距离

西装笔挺的服务员推开了门。眼前是个风格华丽的空间,天花板上挂着绚丽的水晶吊灯,每个角度都折射出刺眼的光芒。我坐在‘她’对面,打量着四周的环境,再看自己腿上的帆布包。我明白了。

离开餐厅,我回到了学校。你用手搂住我的腰。我推开你,说“我们分手吧。”你愣住了,缓缓低下头,颤抖着的嘴唇说不出一句话。再次抬起头时,你的眼中布满了鲜红的血丝,握住我的手腕,问道:“为什么?”

“我累了。”你的脚步,是我永远跟不上的距离。

往后的日子里,愿你抚琴有人听,愿你心事有人叙,愿来生我们还能不期而遇。也怨我不能是那个陪着你的人。那是我们最后一次一起搭巴士。你哭累了,在我肩上睡着,看着你沉睡的脸庞,我在巴士玻璃窗上呼了一口气,写了:来世,我爱你。

(文字多有言不及义之处,莫名的指称和陈腔的情节,虽然读起来依稀了然,容或还有一点受到感染,其实只因这类剧情已经司空见惯,意象氛围还可多些经营,人物内心除了自艾自怜,不妨注入更复杂的情绪。)

伊涵:312字

人生清单

爵相貌出众且事业有成,唯一不足的是还未成家。宁气质非凡,温文尔雅。他们已年过三十,彼此通过婚恋交友网相识。今天,他们相约到五星级酒店庆祝恋爱一周年。一如往常,爵绅士地替宁把七分熟牛扒切成块状。宁优雅地摇晃着手中的红酒杯,慢慢地将八二年的拉菲饮入口中。恋爱中,爵总是扮演着一位绅士而宁永远都如此优雅高贵。相敬如宾是爵和宁的恋爱相处模式。根据爵和宁所遵守的恋爱方程式,公平和尊重是基本准则,以提高恋爱的成功率,走入婚姻殿堂。经过了一年的考核,爵认定宁是最合适他的人选,便决定在今天完成人生清单中的其中一项。爵走到宁面前,单膝下跪,从口袋里拿出钻戒并说“宁,你愿意嫁给我吗?”宁的答复是“我愿意。”爵和宁未曾对彼此说过“我爱你”。

(婚姻只需你情我愿,无关爱或不爱,故事情节别开生面,咋看像是简单铺展的一段关系,而且文字似乎有点循规蹈矩,不过其实别有用心,正好契合了那种照章行事,不过排场的描述大可减少,更往人物心底的淡漠和冰冷渲染。)

万杰:312字

爱情的模样 

“我希望我们能步入殿堂,将自己的一生许诺给彼此” 商言一句简单的生日愿望让当时的子维不解。

三年前,他们在一间书局里邂逅,从此心里再也住不下别人。两年前,商言一心想结婚,就带着子维离开了这里,移民到美国的旧金山。他们在那座城市合法地结婚了。但是,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一年前,他们决定搬到了他们相遇的台北。没想到,这座城市不如他们想象的开放:阿姨阿婆的鄙夷眼神让他们知道这座城市也容纳不下他们的异样爱情。最后,他们回到了这里。

 “一定要结婚吗?爱情的模样一定是所谓的婚姻,家庭吗?” 子维始终问了商言。

商言什么都不说,却掉泪了。子维悟出商言内心的答案。他握住商言的手,强忍着泪水,对他说:“虽然结束,依然美丽。韩商言,我爱你。”

(只要爱情仍有禁忌,世间便无快乐可言,虽然文字尽力抒情,叙述的节奏舒坦流畅,但是时空跨度过大,浓缩的叙述因此显得乏力,而且同志情爱排除万难的模式,似乎已沦为一种商业和唯美的卖点,只要有俊美的男角,当然还可演绎无数遍。)

芝慧:312字

春风红裙

怎样的礼物才能表达出我真心的爱?一位玉颜女士一边思考,一边逛街。

一束玫瑰花,艳红的花瓣像晚礼服的长裙,强风扑来,它们跟着语音的舞蹈员跳起多情的拉丁舞,放出柔美的气息。一封卡片,外表印着从梦幻一般的水彩画。打开一瞧,动人的美言美句会令读者脸红。一盒巧克力,淡淡的苦味又甜蜜的味道漂浮在舌头上。

她不能做出决定,遗憾地回家。焦虑和悲苦在心中累积,一天,她晕倒了。男生急忙地冲去扶她。

她靠着他温暖的怀抱中。她的红裙在春风中戏弄地擦着他的腿,长发传出洗发水的清香。她那么酸苦的眼泪,又甜美的徽笑。她的嘴唇贴在他的脸颊,在他的耳边轻轻的说了三个字。

其实对他而言,即使世界上的美言多的很都比不上,听了觉得自己能够一辈子满足了。

“……我爱你。”


纾宁:312字

放不下的活着

回想起童年,我们是形影不离的青梅竹马,从小就密不可分。

18岁那年,我们开始交往。加文纳桥拥有着我们最深的回忆。

在医院湖边,你怜惜的抚摸着我的脸庞。我一直不准你闭眼,也不准你睡觉。眼前的你,脸色苍白,虚弱不堪。我不要在那一刹那,失去我最爱的你。

“从小到大都是你说的算,但是这次真的不行了……”

“你就当作,我只是暂时离开,有一天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你抹掉我脸上的泪水,渐渐地闭上眼睛,咽下最后一口气,但仍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放。

我的心如刀绞,内心崩溃,握着你的双手嚎啕大哭。

失去了你之后,我日夜狂欢,沉溺在堕落的生活里。我等待着那一天,你再次出现我的面前。

因为我坚信你仍然像以前一样,会遵守着你的诺言……

我爱你。

凯伦:312字

心形函数

数学成绩出来了,她紧捏手中那张破纸。她其他部分都是天才,除了函数。面对质疑,她总以马虎粉饰。这时,她听见同桌轻地声吹起口哨,更是气急败坏:“这家伙隔三岔五就找问我问问题,就是他影响了我。”说着,她便夺过他的试卷,却被那个满分惊到。他成绩平平,这怎么可能。他似乎猜到,无奈叹口气:“别瞧不起人啊。其实吧,我闲时很喜欢发呆,却总看见你对着函数题愁眉苦脸。问你题时你也总是在做函数。看见你那么努力却没得到回报,我就想帮你一把。现在我最起码有了这个资格。对了,常见的函数题型,我都做了一遍。你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保证和老师讲的一样明白。说起来有点害羞,但我喜欢看你专注的样子,喜欢久了就爱上了。没错,我爱你。”

(心形不等边,爱情难丈量,人物情境一概不缺,虽然略有故事的轮廓,不过尚差叙述的铺垫,应该把对话直叙的告白,进行客观视角的转化,从含蓄的动作和描述中,带出男生暗恋女生的肺腑。)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20

末段爱情:k.d.



她的名字叫小倩

老徐睡醒時,小倩已經不見了。昨晚夜雨纏綿,晨早濕冷的陽光照進雜亂的房間,斜斜打在矮凳上的收音機。獨居這麼多年,老徐難得遇上小倩,大概人家傳統保守,所以沒待到天亮。這一切都是這台松下牌,以及張國榮所賜,還虧兒子上回嫌棄說,這種老電器容易短路最好丟了。收音機是老徐結婚時買的,卡帶則是老婆的收藏。那年頭誰不喜歡哥哥,老婆在世還會哼著人生路人間路。年紀越老,往事倒帶的速度越唏噓,上個月老徐連續失眠了幾天,翻開已經塌陷的紙皮箱,終於找到了音容宛在的張國榮。旋律似有若無的迴蕩,胸口仿佛被老樹壓得盤根錯節,疲困的恹恹眨眼之後,小倩便從天花板上浮現,輕飄飄落在老徐身上。白皙而清秀的幽怨模樣,像王祖賢也像老婆,讓老徐忍不住說了我愛你。

Tuesday, September 15, 2020

欣颖:文字人物



无花猓

一直以来,我的背上都有两朵斑驳的花纹。据说它们以后会化成美丽的花苞,在身上盛开出永不凋零的鲜花。这是我们对心上人表达喜爱独有的方式。我喜欢他很久了,久得身上都已经开始冒出枝芽,尽管我已经许久不曾见到他。与我们这些在野区长大的孩子不同,他很小就随着父母移居城里,但我们私下仍保有联系。不久前,我终于等到了他的承诺,说不日将会回来寻我。我满心欢喜,带着一身枝叶繁盛、即将盛开的鲜花,等待着约定之日的来临。

但我没有等到他,等来的是一群手持剪子的高大人类。他们侵入野区,把族里的男女老小都抓了起来,用剪刀残忍地将背上的花朵剪下,一边肆无忌惮地大笑,说着“养颜”“不老”“珍贵的药材”等我听不懂的词语。当我被抓起来时,我终于看见了朝思暮想的他。我再三挣扎,向他发出求救的声音,他却似乎没有认出我来,冷漠地看了我一眼,就转头亲昵地摩挲着一个人类的脸庞。

我放弃了挣扎,看着身边飘落的一地枯叶。我知道,我永远都无法再开出花来了。

(爱情无花不能结果,不过盛开也是等待凋零,故事氤氲着哀婉凄美的气氛,叙述虽然稍有断续之处,不过从人物的造型衍生的情节,突出了一种奇妙而又黯然的感觉,人类残害的环节或许可免,专注述说繁花遗落的感慨,其实已经足矣。)

鹏程:文字人物



雪宝

那是一个圣诞节的傍晚,一个小男孩满大院的喊着:“爸爸,快来看我的雪宝!”

“雪宝是我的名字吗?”我心里琢磨着。

小男孩还未等我缓过神来,便拿出一件缝着贝壳图案的毛衣,套在了我的身上,满心欢喜地说:“这样就不怕冷啦!”接着,他边细心地为我塑造猫耳,边信誓旦旦地说:“我吃完饭就来看你,你一定要等我哟。”我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脚步,本想跟随其后,可无论如何用力,都寸步难移。我从窗口默默地望着他与家人的狂欢,期盼着他诺言的兑现。不久,世界唯一的光灭了,我仍在原地痴痴等着,直至身体与泪水相互交融,被暖阳蒸发。

就在我模糊的意识走向虚无之际,屋门缓缓打开,一阵微风缘分般地掠过,我总算抱到了赋予我生命的他。

(雪花飘飘,雪人萧萧,故事的构想和情节虽然简单,不过却堆造出了融化心灵的情感,尤其结尾意象的营造,更是充满感伤的诗意,但是叙事略有影视化的痕迹,而且开头的写法显得多余,不若从人物的视角,进行更多的互动交集。)

泽敏:文字人物



来福

别找啦,自打娘胎出来我就高度近视,不常用的眼睛我很宝贝,怎能随意展露。撇去视力差,我受攻而不破的免疫力庇佑,至今也只与接生的医生有过一面之缘。祖母说那不是偶然,只要是我们蝙蝠族所及之地,人家都会欣喜地喧囔着福到了,发财了。可见天降大任,乃至全族上下都自带福气。占着取之不尽的福气,我爱上了挖鼻孔,充耳不理鼻孔大漏财之说,欲罢不能下将它挖成了心形。声呐训练班上的美美总向老师投诉我对她传送暧昧的声波,实在使我羞涩难堪。有天放学回家,昔日的栖息之地被厚重刺鼻的毒雾覆盖包裹。惊愕下,家人带着我夹缝求生,隐居深山。难道是福气殆尽了吗。于是,我扇动着翅膀来到一户人家窗前试探,只听小孩问大人为何街上行人零星无几,大人缓缓说道,这要从一只蝙蝠说起。祖宗显灵,原来我们一族已成传奇。

(由来福祸相因,万物之灵偏偏最愚,故事像是转换视角,窥看了当下的疫情,乃至那种不愿面对真相的人性,文字既有玩性又有韧性,叙述的脉络沿着人物的造型,铺展出了一个有趣生动,而且也发人深思的情境。)

雯婕:文字人物




大V逗眉

毕业几年没工作,本打算再啃啃老,谁知爹妈转天就躲回了老家。幸得朋友指点,注册个微博发发图片。起初挣个两三块,只够买个烧饼分两顿,掉了的芝麻当夜宵,心急之下眉头长出两颗痘,随手发个自拍吐槽,竟也得了几百个赞,干脆把痘痘纹在眉上,逢人便解释:我幼时语文学得不好,才会被老师把标点符号画在了脑门上。此番下来又得了不少同情和转发,于是窥见了个中门道,此后更加卖力杜撰。

过几天要开个直播,便偷偷去整了嘴角,谁知当晚上了热搜,说知名大V逗眉疑似为爱整形。我立马推了二姨张罗的相亲,切颗洋葱挤挤眼泪,发张自拍一字不配。无数粉丝路人纷纷捐献同情,我看着支付宝进账暴涨,美滋滋去洗掉眼泪。

只是不知道镜子里看着我的人是谁,她为什么皱着眉。

(本我自古虚妄,网络只是逼出众生怪相,描述凝练叙述紧凑,将现实的社交平台演作杜撰的背景舞台,套应在活灵活现的形象举措,人物的谐拟和故事的讽喻浑然而就,同时交集了若有似无的悲喜。)

伟雄:文字人物



回响

村里部落的长老都说每个宝宝都是哭着爱到这个世上,但唯独我不是,唯独我是从母亲刨开的肚腹中血淋淋地爬到这世上,还近乎嘲讽般地在阿爸哭天抢地的悲鸣中,打了一声清脆的 “Achoo”。从小,我就发现我跟别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别人没有我头上突起的肉瘤、没有我头上的血蓝色胎记,也没有我那只总是过敏的鼻子。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不同吧,才让我在街上总能听到他人背后的冷言冷语、才让我总是在同伴的围攻中成了他们竞相研究捏打的实验品,才让我始终走不进阿爸的怀抱。

后来,在一次无意间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听他们说打喷嚏代表着他人的思念,让我心头掀起了一阵狂热。本能般地冲出了村子,在频频停更的流浪中高举着头、努力地想要在一声声的喷嚏中锁定思念的讯号,去寻找那个会为我擦拭鼻涕的身影,去寻找一声声回响中的念念不忘。

(喷嚏作为一种思念的液体,或许仅是自我的安慰和疗愈,故事颇有让人鼻酸的触动,人物的造型想象也极有创意,但是概念稍微芜杂而不够整合统一,打喷嚏的对象不妨具体,其实设定为孤儿,则有更加动人的动机。)

家玟:文字人物



周霸怪

我叫周霸怪,原先我的肤色也与常人一般正常。发育期间荷尔蒙的变化下,我开始变得易喜易怒。某日,因为一件鸡毛蒜皮小事,脾气突然冲上脑,肾上腺素一飙升,满脸通红,然后蔓延开来至全身,迟迟不见消退。我吓得抱紧发红的身体,慌张地向父母求助,才知道这是我们家族的遗传病。父母安慰地告诉我说这不是怪病,只要懂得如何控制好脾性就会痊愈。这才发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我想尽办法来缓解我那起伏不定的性子。发现听着喜欢的摇滚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向空气出拳,身上红色的肌肤竟能随着汗水慢慢地褪去。我心想运动竟然可以得到改善,便来到了一间无名氏柔道馆,这段时间里也不再见过红色的皮肤。直到有天道馆来了一位女生,从我们四目相对的那个瞬间起,我的红色皮囊就再也不曾褪去。

(皮色是遮掩不住的表情,描绘有点拘泥于扮相造型,导致情节稍有岔开的情况,不过从习性脾气的角度,发挥可供比拟的寓意,也就带出了故事的趣意,尤其结尾的柳暗花明,虽然还可加以点明,但是喜怒同色而爱情的红,却是健康无比。)

佩妏:文字人物



甄萍帆

在你們眼前,我是一隻彬彬有禮、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水獺。我的出生的確非比尋常。臉上佈滿幾個家族遺傳的雀斑,是大家視為貴族血脈的象徵。胸前鑲著價值連城的金色貝殼項鍊,奠定了我名貴的身價。大家認為我是人生勝利組。好吧,至少我在別人面前我活的是真的這麼光鮮亮麗。

出生於名望的家族,一舉一動皆受大眾放大檢視。的確,我們家有錢有勢,是海洋生物中的名望家族之一。別人對我畢恭畢敬、敬而遠之。

哪怕哪天我可以過著平淡的人生;頂著一頭淩亂的頭髮,一件吊嘎和一雙夾腳拖鞋,和我最愛的她買個我最愛的宵夜,已足矣。

慧华:文字人物



面具小乖

我叫小乖。雖然耳朵尖尖的,尾巴短短的,背部还要蓝色的星星,但我確實屬於犬科。奇怪的白衣兩腳獸總說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带我的那位也是這麼說的。但是人類是誰?我不知道。離開了培育箱,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样,我被鑲上了毛茸茸的面具,只露出了圓圓的大眼睛。每天还要接受训练,跳高、装死、站立、捡球。他們說這樣更可愛了,能更有“商品價值”。稍微再長大一點,我的兄弟姐妹们不见了,我也終於知道他們口中的人類是什麼了,不過是換了衣服的兩腳獸。嘛,雖然面具讓我很不舒服,但是只要在兩腳獸無聊的時候玩一玩,吃睡不愁,也挺舒服的。哎,不說了,兩腳獸回來了,我又要去陪他了,拜。

(從寵物的視角反觀人類的妄行,雖然文字頗為清新,故事稍有諷喻現實的基調,不過整體較是往逗趣乖巧的形象,進行人物造型的捕捉,或許在性格機靈之外,增加多些叛逆和睥聣,主題才能更加顯明。)

嘉琪:文字人物(雯婕的朋友)



扁平虫

已经记不清自己在这步行街呆了多少年。白天,无数人踩过我的头顶,偶尔有小朋友注意到我,蹲下来,四目相对,我眨一眨眼睛,期待得到点回应。然而关注和回应总是偶然。大部分时间我都闭着双眼,独自承受每一个脚印,但常年累月的折磨最终还是让我的嘴唇变得越来越厚。只有夜晚是属于我的时间。没有喧闹,我可以睁开眼睛,看会星星,感慨一下人生。当时多少同伴劝我不要出去,扁平虫的命运注定是在泥土里平躺着过完一生。我不信。于是趁机跳上插进土里的铲子,紧紧抱着,坚信它能带我去看外面的世界。我离开了泥土,却还是没能躲过命运。嵌在马路上,过完这一生。

(因梦想而伟大,也因梦想而涂地一塌,文字颇有dead pan式的风趣诙谐,人物勾勒得活灵活现,而且此中故事大有深意,仿佛诉说了命运无所不在的倾轧压扁,不过倒叙的运用或许可再斟酌,故事止于「感慨一下人生」或许更有余味。)

思莹:文字人物



可卡

我是可卡,是在北卡国南境森林深处生活的卡卡蝠族群的一员。别看我看上去只有三个人类手掌那么大,我可已经是族里幼幼班里的老大了呢!哼!看到我宝蓝色的毛毛了没有?这可是我最骄傲的毛毛了,班里的小花最喜欢我这在晚上会发出最亮的蓝光的毛毛了。不过,老师总说我的毛不好,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就是因为毛毛在晚上太漂亮了,才会被坏蛋人类偷偷抓走的。但是我不止毛毛好看,我的翅膀也很强壮的,它们已经有二十厘米长了呢,上个星期我已经能够用翅膀把班里的那个讨厌鬼扇到三米远了!下次,要是再遇见要来抓我们卡卡蝠的人类,我一定可以用我的翅膀狠狠抽打他们,让他们痛哭流涕,以后再也不敢来抓我们卡卡蝠。我以后要做族里最强大的勇士,跟阿莱哥哥他们一起每天在森林里巡逻,和森林里的绿蛙狼和火狼一起在森林外围和前来盗猎的坏蛋人类们战斗,保护族里的爷爷奶奶们,保护小花和我的朋友们。

俐恩:文字人物



阿扁

我的名字是阿扁,本名小扁。正恰好配搭我的模样。名字听起来也像是你我都知道的排泄物。就凭我的名字,我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起初,天真的我还以为这是件好事。我以为我很受欢迎,大家对我的热烈反应能够把我变成校里的明日之星。

谁知道,我变成了他们的笑话呀!

一副毫无表情的面孔和一双死沉沉的眼睛。事实是,我之前的模样可不是这样的。

以前的我其实长的和一般的鱼儿相似。我的脸蛋也并非那么扁的。我会走样的罪魁祸首可是我受过创伤的心灵所导致的吧。

我一向来害羞又胆小怕事。我却仍然抱着积极的态度生活,对人生和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家人对我的要求很高。我家里也有一对十分优秀的兄妹,父母也因此常拿我们来做比较。渐渐的,我尝到了自卑的滋味,心灵也遭到打击。

从小被大家鄙视又嘲讽,我也开始瞧不起自己了。随着自信从我体内消失,我的脸蛋也像漏了风的气球似的慢慢扁掉。最终,我失去自信心、忘了自爱和原有的内在美。我变成了一个空虚的壳子。

可是,我有一个梦想。就像鲤鱼王进化成暴鲤龙,丑小鸭化成天鹅。我希望我也能进行一场华丽的变身,成为一条壮汉的鱼儿。虽然我现在看似奇怪,但我始终盼望着被大家爱慕的那一天。

静文:文字人物



梅花

“真的是你吗?”他皱眉拿出手机,一边看着我,一边对比着照片。“你好像不是我认识的你哦。”我傻笑点点头,笑容逐渐凝固。那三年前照片里的我也不就同样是我,只是梅花比较茂盛。自幼长出鹿角后,角上每隔三个月会长出绿芽,开出一株一株粉红色的梅花。同学朋友总是调侃我爱美。妈妈安慰我说,梅花是最漂亮,最特别的花,他们应该是羡慕嫉妒恨吧。爸爸说,能长出梅花是别人没有的特点,你要好好珍惜。只是一年前,鹿角好像进入冬眠,不再长出梅花。剩下的梅花,花瓣的飘落像极了在倒数花季的结束。我每天栽培着剩下的梅花,却无济于事。今天只剩最后一朵梅花。最后一片粉红色花瓣飘落在我脸颊上,只听见他说“我比较喜欢现在的你” 。

(故事开头颇能引领阅读的兴致,可惜叙述似乎有点后继无力,关于梅花的属性和特点,欠缺了可以延续的布局和说法,有花无花的衬托,不妨寄予更深刻的情感,不至于只是拥有和失去的差异。)

佳慧:文字人物



美美公主

我是“美美公主”,微博上拥有百万粉丝的时尚美妆穿搭博主。作为颜值与魅力兼具的超级网红,粉丝们最爱的就是我这一头亮丽金发和那双独特的绿色眼眸。还记得刚出道的时候,人家真的特别委屈,面对网友的批评和吐槽,人家真的好无奈也好伤心,怎么会有人舍得讨厌人家嘛?人家明明那么可爱!

后来,我被一家绿茶厂牌选中作为形象代言人,在这段代言期间,不知道为什么,人家的微博粉丝突然越涨越多,可爱的网民们还开始称呼人家为“新时代绿茶女神”,从此商业业配不断,甚至还开始收获了一群粉丝宝宝,也建立了个人粉丝团。然而,最惊喜的却是“绿茶们”居然在我出道第100天的时候,为我专门打造了一顶绿宝石皇冠,真的让人家又惊又喜,超级感动!

(故事像要讲述网络时代的名利之场,不过现实较之虚构的情节,其实来得更加夸张,除了人物心态的描写颇为立体之外,整体的讽喻和寓意不够突出,阅读的感受也就无从判断。)

芷欣:文字人物



火鸡

我是火鸡,但不是鸡,只是外貌长得有点像而已。大家都说,大眼睛樱桃小嘴的都是美人,明明我也有,怎么就常被人取笑呀,难道只因为我缺一只鼻子吗?别人把我当小丑玩弄,也没有关系,我就勉强让他们先得意。其实啊,我有一个小秘密哦,那就是我其实能够炼火。每一次熊熊烈火再我面前燃烧时,都会感觉变得有点疯癫,控制不了自己的兴奋,开始疯狂舞蹈。但只要火一熄灭,便陷入沉睡,一睡能睡上好几个小时。我还在慢慢训练自己的能力,等到有一天能更好地控制火了,我要使用它,谁再取笑我,我就把他们的鼻子给烧了!但是到那天,你要帮我保密哟~ 嘘~

(如果疯癫是无力的控诉,烈火则是复仇的象征,关怀弱势的主题可取,不过故事推展稍微偏离构思立意,神经兮兮的逗趣式形容大可不必,将遭遇嘲弄的情节和过程进一步补充,如此才能引出人物的积怨。)

慧铷:文字人物




小优

我叫小优,是一只漂亮又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兔子。为了达到优秀,我曾经历过无数次改造。在我们这里,“改造”是一种常态,优秀是一种追求,因为无法优秀则预示着失败。我的父母,是不能接受失败的。

天资欠佳的我曾一次又一次进入改造室,在那张冰冷刺骨的改造床上,我留下无数痕迹。针孔结痂再被刺穿,疤口缝合再被划破,改造师们一层一层地将不够优秀的我剥下,换上新样貌。大家都喜欢的大耳朵和粉绒毛,纯白的尾巴尖儿是高贵的象征,我还被赋予了新的思想与更高的智商。

看着镜子里,这竟是一个全新陌生的我。但这样陌生的我,却更像是陪伴了父母十二年的孩子。过去从未感受过的嘘寒问暖,给了更符合优秀范畴的我。而曾经注定要被淘汰的那位,好似被记忆洪流冲刷而去的杂碎,无足挂齿。

(身不由己的悲哀,大概即是自我活成他者,虽然主题意念有点先行,相似的情节皆可套应在任何可爱的造型,不过文字流畅鲜明,开刀整容的描述颇为骇人,但是末段稍微抽象含糊,或许可以更为突出人物矛盾和荒谬的一面。)

顺铭:文字人物





异于同族,灰髓炎带来的前肢萎缩让我失去了在龙族秘境狩猎的本事。每每只能吃着残羹剩肉。某次按捺不住饥饿溜进学者之城,翻找厨余果腹却被人类围捕。原来他们是家义肢研发公司,至少我一开始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发现他们不为我打造前肢,而是一对棘刺翼甲。如龙添翼,可头盔内置的晶体却不断压抑我操控翼甲的意志。学者们知道,我是攻下秘境的最佳武器。

在丧失意志的临界点,照看我的博士趁着黑夜把晶体取走。他说不忍我被利用残害同族。挥舞龙族不曾拥有的翼,带上博士飞回秘境。“一飞翀昊苍,你就叫翀吧!”博士这么说到。

龙族因强大而畏惧力量;人类因畏惧力量而想变得强大。可人类却不曾畏惧自身早已过载的强大。继续追求力量与领土,我终将其反噬…除了博士。

(权力腐化人心,末法迫在眉梢,虽然故事以概念先行显得过于庞大,而且人类驾驭他者不成而遭反扑的相似情节,也多有熟悉的前例,不过文字的气势不弱,写来有板有眼,尤其对于叙述铺展的调度显见用心。)

绮芸:文字人物



双面胶人

我一出生就察觉到我与他人的与众不同。小时候会质疑自己,并且常常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我长得这样子。这时他们会耐心的跟我解释说这是我们族的特异功能,只要懂得学会如何控制便行了。因此我从小到大训练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尽量把自己愉快的一面展现出来。可是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开始训练时,另一面的我时常试图想要接管我的大脑,把我变得紧张兮兮,导致我阴晴不定。有一次,族长看到我的训练方式,觉得有些不妥便给了我建议。他认为,不要一直试图着去把其中一面放大,要让它们能够和平的并存,毕竟他们两都是属于我的,一直想要展现出其中一面会导致另一面的失衡,因此,学习平衡是重点。随着我长大,我学会了和它们相处,适当地把它们在认为对的时刻展现出来。

(人物形象属性的设定有点含糊模棱,而且文字遣词略有偏失,所谓与众不同和平衡之道,似乎欠缺更加精确的说明,以及少了由情节带出的合理性,因此导致叙述显得不够周延。)

美验:文字人物




宫具仁

我叫宫具仁,看我的样子就知道,我是个凶狠的大块头。从小学开始,我的个头就比同龄人高一大截,学校里凡是需要体力援助的,我都是最佳人选。青春期过后,我本以为能翻身,却看起来更是凶神恶煞。班里的女生们都对我敬而远之,围在我身边转的几个男生,也都是为了认我做大哥以寻求庇护。可谁知,人家内心深处也是个柔软细腻的大男孩啊!人家也想和心仪的女生谈场甜甜的恋爱啊!本以为我的春天终于来了,可喜欢的女生们,不是要我帮忙搬家,就是把我当成保镖、送货员或贴身男佣,却迟迟不肯给我答复。宝宝心里苦啊!!!

恩典:文字人物



小幸运

三月十三号, 十二点。别人家的小孩是哭着进世界,妈妈说我脸上却戴着个笑。我出生那秒爸爸就收到消息,他中码票了。从那天起,大家给我个昵称,“小幸运”。有什么事都会请我当护身符。孩子考试,老公找工作,媳妇想怀孕,不管事情的大小都会找我。有我当护身符就一定会有好结果,所以我非常受欢迎。因为我能够帮到别人,我从小就觉得这是福气,每天都过得很开心。直到有我发现我有通灵能力,能跟别的世界沟通。从此我这个开心果,一位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会对世界摆个“peace”然后笑着面对事情的人,开始知道辛苦。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我寻找过世的爱人,这件事对我心灵增加压力。慢慢的我体重减轻,无法好好睡觉,吃饭,玩。可是没有一个人问我“你还好吗?”。我才发现福和祸之间是很难画一条清晰的线。可惜,我的运气好像花完了。

(福祸相因,悲喜同体,虽然叙述形容仍然不够凝练,不过文字叙述却较前通畅,人物开场的亮相处理得宜,可是后半硬扯通灵之能,情节似乎有点逾越,最后焉知非祸的转入,稍微欠缺铺展,不妨加深日渐疲苦的描写。)

燕珊:文字人物



希拉瑞斯

欢迎来到哈皮村,我是希拉瑞斯·哈皮努丝,也是哈皮努丝家族的第999任族长!哈皮努丝一族是哈皮村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我们背负着为流离失所来到哈皮村的人(简称流离人)引路以及保护他们身心健康的重任。而我,除了是哈皮努丝家族的第999任族长以外,也是流离人探索哈皮村的金牌引路人!

别看我呆头呆脑的,其实,我很有料!听我祖父说,我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引路人才!头上的触角,是哈皮努丝族员们与生俱来的特征。我们的触角就如人类的耳朵,有着听觉的作用。另外,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触角进行远程通讯交流。但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每一名族员的触角都附有专属于自己的特殊功用!而我的触角,简直就是引路人专属触角,附有了GPS定位功能!由我带领引路的流离人必定能在哈皮村里找到快乐和幸福!

(人物身份的刻画充满卡通意味,自说自道的叙述轻快流畅,不过情节毕竟有点过于虚幻,似乎无从挖掘出更深的含义,所谓「流离人」不妨与现实的人类对应,将场景设于梦境或其他,如此的想象即有另一层体会。)

鼎翰:文字人物



哈根迪斯

撒哈拉沙漠。

驱动车燃油耗尽已经是三天前的事了。罗勃逊凭着历经风雨的身躯以及惊人的意志力,才在这沙漠的祁寒酷暑底下撑了这么久。但是,就算是面对无数绝境都能奇迹般逃出升天的罗伯逊,在这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也只能自认气数已尽。罗伯逊又看了一眼早已一滴水都不剩的水壶,终于无力的瘫倒了下来。

此时的他,却从背包中感受到了一丝的凉意。

“欸,怎么会有一根冰淇淋……”

虽有着满脑子的不解,罗勃逊还是凭着最后的一丝气力将包装打开尝了一口。久违尝到的甘甜以及喉咙冰凉清爽的感觉使罗勃逊不禁嘴角上扬。

五分钟,罗勃逊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沙漠中永远的沉眠。
——————

我是死神哈迪斯,负责给予将死之人最后的温柔,将其带往安息之地。

Sunday, September 13, 2020

文字人物:k.d.



泡泡查理

我一出生就活在泡泡裡,因為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發生了一場流行性的怪病。對於那次浩劫的來龍去脈,遺留下來的僅是一些碎裂的記憶。爸爸說,以前這些蔓藤叢生的荒原廢墟,其實都是高樓林立的繁華市區。媽媽說,以前大家見面寒暄,都會握握手搭搭肩,甚至還可以抱抱。瘟疫蔓延迅速,發現事態嚴重之際已經太遲了,結果大多遭遇滅絕的命運。懂得用東西包住自己的,僥倖殘存下來,隨著一代又一代的進化,最後我們不止身軀不见了,還長出一層膠狀的外殼,只需彼此輕碰泡泡,就可以進行繁殖。雖然那是消逝已久的時代,但是我常常會懷念起那個沒有泡泡的世界,尤其與泡泡瑪麗在一起時,我多麼希望可以把她攬在懷裡。

Friday, September 11, 2020

启言:半画半话


赤裸

瘟疫爆发数月后,各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严格的防护措施防止疫情泛滥。为了有效地防止病毒的散播,对于个人资讯的即时掌控就成了防疫关键。近来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动不动就要扫QR码、量体温,甚至有官方App能将我的行踪与健康状况及时上报到政府部门。

有一次不小心忘了扫QR码,竟被一位“安递”厉声斥责,她眼神中充满紧张与鄙夷,仿佛我就是新加坡疫情失控的罪魁祸首一般,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但在世界第一大国——美国,情况却截然不同。手持长枪,身穿美国国旗T-shirt的美国民众们,在大家东躲西藏避免染疫的紧张时刻,竟大摇大摆地在街头抗议政府的防疫政策。连我也不禁为他们捏一把冷汗,他们不戴口罩时所吸的每一口气,都极有可能摧毁他脆弱的肺部。也许是自由的口号,与愚昧一同冲昏了他们的头脑吧?

但他们所忧虑的事,也确实不是子虚乌有。大型监控、行动限制、市场干预,这些政策的背后,标识的是巨大的政府扩权。法国哲学家福柯就曾用监狱来形容当代社会,社会的结构如同圆形监狱一般(panopticon),政府透过监视、观察、记录来控制人民。不再需要像古代帝皇,用公开处决、武力镇压等手段来控制人民,如今政府只需要躲在电脑银幕背后,记录你的所有资讯细节,透过“隐形的暴力”来管理人民。

我们今天赤裸裸地站在在庞大的统治系统面前,每一个转角都有老大哥的眼睛默默地观察,每一个行动都被精心记录。

疫情期间,你我能接受这种赤裸,但疫情之后,我们是否还能穿上衣裳?

(科技监控的大数据年代,罗衣素服皆无所遁形,虽然关涉隐私的主题,大概是近年最热门的话题,但是从现实的观察和理论的援引,逻辑思路皆有理直气壮的呈现,不过描述遣词尚可更为精确,你我的指称不需时时摆在字里行间。)

颖欢:半画半话


潘多拉

时下瘟疫盛行,人与人之间都在实行“刺猬法则”,互相依靠却又不至于太近身,这样的社交安全距离配上诺大的口罩罩在脸庞上,只余下一双眼睛在观察世界,制造出来的疏离感恰到好处地引人好奇。人的样子愈加朦胧,愈加看不清,犯贱的心理就越想知道,面具下套着的面貌是盛世容颜还是不修边幅。

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网恋的兴奋刺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未曾见过面的双方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相识,互聊人生。两个头像在孤寂的夜相互取暖依靠,屏幕前的真实样子和想法被掩盖在虚幻之中,就如同现今的我们戴着口罩一样。隔着这些遮蔽物,人与人的真心是否还看得见?

有些人提出抗议,两个人的相遇本就是缘分。世界人口78亿,人的一生会和2928万人擦肩而过,两个人相遇的概率只有0.00487,而偶遇后一见钟情的机率只有1/5840.82。难怪古有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之说。所以,任何人来到你的面前,所谓的 “缘分制造” 是不可能实现的。最后,越来越多的证据将你所有的怀疑推翻在侧,你开始盲目相随,固执地坚信着这所谓天赐的缘分。

2014年59岁的黛布拉·纽厄尔在网络交友平台上认识了约翰·米汉,很快两人奔现同居。纵使黛布拉的孩子们都在劝诫她离开看起来不怀好意的约翰,可是黛布拉却一再心软,坠入约翰一手编织的温柔陷阱里,像潘多拉的箱子一步一步诱拐着黛布拉。最终,黛布拉发现了 “肮脏约翰” 的真面目,及时离开他。这举动惹恼了约翰,他开始发信息骚扰黛布拉,还扬言伤害她的女儿。

人心隔肚皮,更何况除了肚皮,我们还隔着一片虚无的隔阂,看人也像在雾里看花。缘分固然奇妙,但在有心人的利用下,善缘也会变孽缘。2019年末,世界爆发大瘟疫,我们开始戴起了口罩,所有龌龊的想法被掩盖在纯洁的医用口罩下,谁又会再次引发潘多拉效应呢?

(既有刺猬猎奇又有网恋欺诈,衍生的多重论调稍微芜杂,不过整洁流畅的行文,多少抚平了论述的少许偏失,以及有点言之过重的揣度,人心叵测其实无涉口罩,但是瘟疫惶惶确实加深了我们的疏离。)

江天:半画半话


口罩之后,谁在说话

屈指算来,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已有半年有余了,然而关于疫情的流言仍然不绝于耳。从WhatsApp到微信,从Instagram到微博,从各国官媒到街头小报,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似乎更甚于病毒本身。

假新闻的母本可能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恐慌的大众断章取义,被别有用心的小人粉饰涂改,终于在半真半假中丢掉了本来的面目,在似是而非中挑拨民众的情绪,加重人民的恐慌。中药双黄莲因为对自然病毒存在广泛的抑制效果便被鼓吹成了治疗新冠的绝世良药,中国政府宣布在武汉检测出第一例确诊病例演变成了病毒在武汉产生。口罩遮住的似乎不只是口鼻,还有民众的冷静和理智。

假新闻也可能产出于带有其他目的的诬陷和诽谤。中美两国的民间各有流言,指责新冠病毒是对方最新研制的生化武器,哪怕到了两国人民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流言也依旧没有消失。一些西方人质疑口罩里的塑料棍可以接受5G信号,从而传播新冠病毒,质疑政府让大家居家隔离是限制民众的自由。这其中有无恶意的庸人自扰,也有有恶意的闲人推波助澜。所有人隐藏在口罩之后,到底是谁在开口?疫情的阴霾下,说话的人脸上除了有恐慌,到底还有什么?

新闻上每日刷新的死亡人数不过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也许只要还有健康的人坐在计算机前敲击着键盘,流言就不会终止。只是终究是有那么多人在病痛中挣扎着去世了,那么多医护人员在抗击病毒的过程中牺牲了,在生者的世界中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猩红血色。不知道的是,未来全球各国人民将众志成城,联合起来击败病毒,还是任由病毒继续在狂笑中肆虐屠戮,在寡薄的怜悯中猖狂离开。

(病毒还需宿主,但是谣言却可不胫而走,虽然较是想法和观察的综述,不过文字铿锵有力,关于疫情衍生的乱象,从现象和情理的层面导出,再由批判和期盼的意图归结。)

帅君:半画半话


安全感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上天执导的大戏,有的东西从中得以遮盖,有的东西被暴露无遗。各种有趣又匪夷所思的现象天天上演着,种种奇葩的人性与行为让上天都狠狠地饱了顿眼福。

疫情之始,人心惶惶,宛如世界末日将近。无论超市还是药店,只要是能找到的东西,都像是落水之人的救命稻草,都必须竭尽全力,牢牢地抓在手里,仿佛抢到的越多,自己就能活得越久。在这时,食品医疗物资甚至是厕纸都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安全感。当听说双黄连对病毒有效时,双黄连便被瞬间扫荡一空,就连双黄连洗发水和双黄莲蓉月饼也未能幸免于难。人们在斗志高昂地抢购着双黄连的时候,却没有人想到要想双黄连发挥效果必须先拥有病毒,而拥有了病毒医生自然会提供药品,所以这场可笑的抢购行为本身就是徒劳之功。这些事件暴露的是普遍低下的智商,还是人性在面对未知和灾难时表现出的恐惧?

待疫情达到顶峰之时,人们对于病毒的恐惧却好似渐渐消散了,又或许是到了末日前的狂欢。听到奶茶店要关门的消息,多少人在最后一天冒着生命危险喝上最后一杯奶茶;在麦当劳要暂停营业时,多少人急忙涌入麦当劳吃上一顿“最后的晚餐”。在这种时候,病毒带给他们的阴影好像突然不复存在了,又或许是美食能够给予人们勇气,让他们不留遗憾地面对前方的未知。

随着疫情渐渐趋于平稳,人们的安全感开始回归本我,头脑便渐渐清明起来。这时候大家开始考虑未来,节省开支,以面对前方经济的萧条。人总归是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动物,被口罩束缚着的生活从抗拒变成习惯,再从习惯到发现它的好处,也就那么短短几个月时间。戴着口罩的生活,减少了感冒,也减少了脸盲的尴尬;省下了化妆品,也省下了与别人虚以委蛇的麻烦。戴口罩这件事,竟从一开始的不安变成了安全感的来源。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吧。

(凭感觉过日子,安全其实只是假象,文字单刀直入针对疫情进行开示,从外在的现象剖析内在的状态,虽然较是抒发己见的一般阐述,但是观察入微而且思路清晰,结构组织完整流畅,于情于理也算是面面俱到。)

曼容:半画半话


有些时候,是爱而不能

为什么我会如此害怕与别人靠得太近?为什么我明明喜欢他,他向我走来时,我还是会试图把他推开?

亲密关系恐惧症,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刻意保持距离,对他人过近的接触感到恐惧,焦虑和紧张,本能地希望逃离,以至于没有办法与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也极难融入某个圈子。

对于“亲密关系恐惧者”来说,生活是一场盛大的假面舞会。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人虽然普遍孤独,但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极受欢迎,可以和人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释放自己迷人的魅力。但是,当有人试图真正走近他们时,舞会的假面却仿佛黏在了他们的脸上,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进入最后的环节——构建亲密关系。

朋友的关心会令他们感到别扭,伴侣主动的亲吻也会侧头回避,他人的热情仿佛化作了底裤上凭空多出来的一个破洞,让他们尴尬到手足无措,像舒展身体后又被触碰的蜗牛,嫩肉一点点缩回壳中。

然而,爱与被爱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亲密关系恐惧者并非是毫无感情的机器,他们同样渴望被爱,渴望被完全的接纳,却又恐惧可能付出的代价——我爱着墙角那一丛芬芳的蔷薇,可我从不敢伸手将她摘下,因为我明白,一旦我拥有它,或是会被她尖锐的刺伤到手,或是眼睁睁看她终有一天枯萎。

因为害怕结局,我甘愿放弃过程,拒绝开始。

(自我为荒岛,他人即地狱,距离是生活最大的难题,关乎人性琢磨和文化养成的课题,其实都难一语道破,行文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对于行为的表象进行了症状的阐述,通过多层的比喻意图透视心灵,虽然只是略略搔到痒处,不过却也极为立体。)

胤铭:半画半话


鱼群

微信提示音响起,是你二姑在家族群里转发了一条新闻。新闻标题是醒目的几个大字:震惊!蚊子可传染冠状病毒!

典型的营销号噱头。你早已见怪不怪,正想点击退出,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却发来了一条条语音,焦虑地说要去买蚊帐和驱蚊剂,让你不要在晚上出门。

疫情初期,网上纷纷扰扰的消息就像是水里的鱼,它们会朝你扑面而来,把你困在眼花缭乱的鱼群中。你的思想被一条条鱼牵引、主导,身上的皮肉被它们蚕食,促使它们生长繁殖,形成更多的桎梏人的鱼群。有些小鱼会轻咬你的皮肤,告诉你双黄连和生姜可以抗疫,所以淘宝上的双黄连被洗劫一空,而你妈强行在你房里放了几块生姜。有的鱼更加生猛,它深入骨肉,告诉你猫狗可携带病毒,怂恿你抛弃自家宠物,还有丧心病狂的人把猫狗从高楼扔下,仿佛病毒会随着小动物的凄叫声一同死去。最恐怖的还是会蛊惑人心的鱼,它们在你耳边呢喃,告诉你冠状病毒是中国研发的生化武器,又告诉他美国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让你们互相残杀,彼此撕扯。

若把现今的媒体比作大海,那么从前的媒体便像是水族馆,里头的鱼都经过了精心筛选。但海里什么都有,不是每一则消息都被核实过,不是每一个博主都是专业记者。中老年人可能习惯了水族馆的安逸与可靠,并不会仔细审核每一条鱼,而因为担心家人,他们不断转发消息,让带着毒瘤的鱼游向更多的人。

你决定扼杀这条毒鱼,所以你上网找了一下辟谣消息发到了群里。

良久,你二姑才发了一条语音来:“我已经发给好几个群了,现在撤不回来了……”

(当道听途说以宽频散播,真真假假也就难以捉摸,我们活在陆地,鱼与海的比拟多少显得有点乖离,不过整体对于时事现象的表述,采取了一种借喻说法的赋比,议论评断夹杂画面描述,文字也就更加生动有趣。)

楚喜:半画半话


“我有病”

近年来,心理学大热:除了耳熟能详的抑郁症、精神分裂,更加广为流传的还有“社交恐惧症”、“潜意识“、”回避型依恋“……各色各样的人有千奇百怪的症状,通过心理学这门自带科学光环的学科,都能够被分门别类,找到归属。

在这个标签大过一切的时代,我们接收网络信息辨别自身,社交网站更是摇身一变,成为共鸣的场所。纷至沓来的心理学名词,在新奇之余,更成为一管举世无双的麻醉剂。我们信手拈来专业术语,甚至带着沾沾自喜,标榜自身的缺点,如果时机恰当,还能够再展现自己的缺憾所带来的困扰,证据确凿。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好像情愿自己患上某个心理疾病,表现自己的病态,令自己处于弱势。套用一个高级的概念解释前因后果,一气呵成、恰到好处。仿佛从前每一个无解的难题,每一个困扰和弊病,小到生活陋习,大到劣根本性,都终于顺理成章归咎于外界。背靠弗洛伊德,谈论“俄狄浦斯情结“和”原生家庭“,于是自身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是父母的全权失职,造就我们在亲密关系、职业发展、以及情绪问题上的种种失意,我们是楚楚可怜却无可奈何的受害者。因为我生长在单身家庭,所以我变成了一个自卑、敏感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因为我有曾被忽略的经历,所以我才被迫也只能成为性单恋。

人们忙于引用潮流的概念,振振有词,心安理得地宽恕了自己的无能:我理所应当如此差劲,因为我有病。

也许,在下一波心理学潮流涌来的时候,人们学会的是: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

(集病学流行词汇和社交同化论说,阐述的话题极为新鲜有趣,而且行文的节奏和意念的铺陈,皆有流畅无阻的交融,无病呻吟的有样学样,恰是当下社会的某种光怪陆离,此中或有更为夸张的体现,讽喻笔触的力道,似乎还可再用力一点。)

嘉慧:半画半话


極簡主義并不極簡

極簡主義在如今的社會當中是一種風潮。中間色系衣服搭配牛仔褲成爲了大衆喜愛的穿著。乾净整潔的裝潢變成許多家庭的首選。就連平面公告、書本的封面設計也大多采用小清新風格。極簡主義最明顯的特徵在於簡潔,有種返璞歸真的特質。

極簡主義一開始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重要藝術流派。

隨著世界二戰的結束,人們思想解放,不少現代主義思想也就此誕生,而極簡主義就是其中一派。它從美國延申到整個西方國家,甚至是全世界。範圍也從最初的繪畫和雕像領域、擴張到如今的現代平面設計中。

在21世紀,世界經濟增長,强大的購買欲使不少人的家裏堆滿了物品。根據英國調查顯示,一個英國孩子平均擁有238件玩具,但是他們每天只會玩其中12個。人們逐漸發現擁有那麽多東西是沒有必要,且破壞環境的。極簡主義似乎變成了一種保護地球的生活方式。

然而,極簡主義在實踐的時候往往也造成了一些反效果。

極簡主義倡導“少即是多”。如果要過上極簡主義生活,第一步是整理家裏。換句話,也就是扔掉大部分的東西。2018年,一對新西蘭夫妻在30天内扔掉了900件物品。他們曬出自己空蕩蕩的公寓,引起很多人的效仿。直到現在,網絡上還是隨處可見“你需要丟掉的100樣東西”、“斷捨離,是越捨越富有”等文章。在媒體渲染之下,有多少人真正做到把東西捐給慈善而不是扔進垃圾桶呢?

説到極簡主義,不得不提的還有蘋果公司。電腦不再需要底座、手機也越做越薄,甚至移除任何可以移除的插口。這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高效率的錯覺。我們忘了如此先進的科技依賴的是更龐大、複雜的衛星網絡和海底线缆。當我們可以使用一台小小的手機來享有移動支付這些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時,依靠的其實是更多人力的支撐。它也會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電子企業污染排放、服務器場吸收大量的電力、員工因高壓自殺等。

極簡主義有時候只是外表的理想化,背後蓋的是不爲人知的過度消耗。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極簡原是生存的本色,主義之說通常繁瑣,但是行文流暢通順,旁征博引自有方寸,不過整體讀來有如小科普,議敘的銜接還可更為自然,穿插貼近個人的體會經驗,讓知識的冷靜表述,帶點生活的溫和質感。)

兆晗:半画半话


常怀勇敢之心

“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是关于武汉肺炎的华语采访中常常出现的字眼,新加坡自四月起便开启严格的Circuit Breaker政策,严管之下一片白茫茫的恐惧与迷茫。倍感不便的大众如是说,无法开业的私营者如是说,被隔离的外劳也如是说。

如何与长时间压抑和平共处,病毒出现之前就是火爆的议题,老生常谈的有“深夜食堂“,逃避了柴米油盐,再不堪的地点也是世外桃源。非常时期,医护人员在防护服外画上好看的图案,正好和《美丽人生》中奥斯维辛的积分游戏遥相呼应。浪漫些的,谁不希望做一段《廊桥遗梦》,拯救一下死气沉沉的情感生活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又是另一种方式,有人会借着锻炼的名义在组屋楼下转上两圈,十点过后boat quay三三两两聚着喝酒的年轻人也是独特的风景线。

心理学家说,这是负面情绪与模糊的道德边界共同作用的,可就在人们将信将疑时,生活中那点枯苗望雨的波澜又被更大的确定性所掩盖。

东南亚特有叫厄尔尼诺的反常气候现象,五到十年才到访一次,于是苏门答腊属龙脑香树和橡树一改科内其他作物的一年一熟,为五年一大熟。

如今,婚姻关系的重点已悄然从保护妻儿不被抛弃,转移为双方都能体面抽身;新加坡警察也不再对防疫措施斤斤计较。难怪康德拉季耶夫用长达六十年的经济周期阐释“胜不足喜,败不足忧。” 或许我们可以开始期待“designated mask-off area”的出现来拯救被口罩闷得慌的人们了。

我们不妨套用中国的说法,人人都带口罩已经成为社会“新常态”,而人类社会正是在常态-非常态-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螺旋发展。

简单些讲,“人生就像过昭关,过了昭关还有潼关,还有山海关嘉峪关,关关难过,可关关得过。”关后又是一派新景象。

自骋:半画半话


“普通”感冒

感冒这种病的元凶一般是鼻病毒。一般来说,它会在你的鼻腔和咽喉处感染细胞,以增加更多的病原体。当然,大概4-5天之后,你的免疫系统会发现异常,然后把它们清除出去。但不出意外的话,在这期间,你已经感染了另一个人。

通过把所有人隔离来根治感冒,这么做值吗?

首先,不考虑别的,就说全球70亿人口在隔离的情况下,因为工作和企业停摆损失的全球经济的数额恐怕就是不可估量的。

然后再说说这个计划:把全球的人口都隔离开来。

全球的陆地面积大概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分配给70亿人,每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大概会是73米,这样的距离确实足够让鼻病毒无法传播。再说全球的食物储备,国内的储备大概在1.5亿吨,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按照这个水平,储备粮足够全球人们吃3-4周。问题在于,我实在不知道每个人守着3-4周的粮食堆成的大山能干什么。

当然,这样分配也是不尽如人意的。并不是全球的陆地都适合所有人呆上3-4周。就比如有些人会站在珠穆朗玛峰顶,或是撒哈拉沙漠的正中央,又或者是南极点。

退一步说,如果仅仅从这个方案是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向来说,这个方案倒并不是完全不可采纳;除了这个致命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能够在3-4周之内完全杀死鼻病毒。

正常人的免疫系统会在10天之内杀死病毒,但是对于某些免疫缺陷的特殊人群来说,这样的隔离无疑是致命的。到时候真的是叫天天不应,最近的人还在73米开外守着粮食堆呢。

在现代医学看来,感冒并不仅仅只是一件坏事。有研究证明了,幼年期没有感染感冒的儿童可能出现免疫系统紊乱的情况。《病毒星球》的作者卡尔·齐墨也在书中表示,这种较为温和的感冒是对免疫系统的一种锻炼和校准。

总的来说,与其在沙漠里面站3个星期,不如早点把鼻病毒的疫苗研制出来,我想我一定会去接种的。

(为自己开设一道though experiment,以假想和狂想的方式借题发挥,带点讽喻嘲弄疫情现实的企图,行文推估洋洋洒洒,而且摆弄数据言之凿凿,虽然倒头来仅是无中生有的阐述,不过天南地北兜兜转转,却也别有一番论述的风味。)

伟玲:半画半话


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无意识的和别人做比较。无论是在学校或职场上,看到能力好的,才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差。又或是走在路上,看到长得高的人,才知道自己有多矮。再或是刷社交软件时,看到人家过得很好,才知道自己过得有多差。当然,除了往上比,我们也会往下比,也就是和比自己差的人做比较。毕竟,这样会让自己好过一点。Leon Festinger提出:人们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能力,而这是为了学习如何定义自我以及减少对于自我认知的不确定性。因此,也可以说,与他人比较,是人的本性。

在一个《经济学人》订阅价格的实验中,一百位参与者可从三个选项中选择一项。第一,线上订阅,$59。第二,打印周报,$125。第三,线上订阅加打印周报,$125。很明显,第二个选项并无意义,但在有第二个选项时,百分之八十四的人选择了第三项,也就是最贵的订阅计划。反之,在没有第二个选项时,只有百分之三十二的人选择购买最贵的订阅计划。由此可见,人并不具备判断事物价值的能力,因此只有通过比较的方式才能判断出某件事物的价值。

小时候,成绩单上的分数是我们的价值。长大后,薪水单上的数目变成了我们的价值。考高分,赚多钱,似乎就是社会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这也不能怪谁,毕竟人无法判断价值,而数字则是一个最简单直接的衡量标准。

于是,我们变成了商品,任由货比三家。

(数字统领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号码,这般现象其实普遍,行文批评虽然振振有词,不过阐述稍嫌表浅和重复,订阅实验的举例有点沉冗,大可用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阐明,不妨从社交平台的崛起,谈论社会价值观的微妙和巨大的变化。)

诗英:半画半话


距离

以命理来看待,世界之大,我们只是人海茫茫中,78亿当中的一位,所以,即使是匆匆插肩而过的路人,也都是一场缘分。更不用说在我们生命里种下回忆,活在我们脑海里和心里最深处的那些人。

在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了一个 “六度分离” 理论。他推论,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你最多可以通过五个人,去认识一个陌生人。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神奇奥妙,玄妙无穷的。

同时,我们却都在追求一个自我保护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好比一个 “气泡” ,为每个人画出一个领域。这个空间的大小也会随着不同的环境而改变。当空间被外人突破,我们会感到非常忐忑,非常别扭。曾经有个实验:在课室里放一排没标记的椅子,让陌生人依次进入课室。前两个进入课室的人,选择了最尾端的座位。第三个人则选择中间的位置。随着人数的增加,才把他们之间的空位给填满。得以看出,没有一个人会主动让陌生人突破自己的 “气泡” 。

对于这个 “气泡” ,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最远的距离达到3米以上。人类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温度。

所以,我们是靠得更近了?还是更加疏远了?

春滢:半画半话


死亡條例

已經連續好幾天看到「XXX已被證實死亡」的大標題。我坐在電腦前,看著屏幕上一張張的照片。那些照片其實拍得很清楚,特別是雪莉的黑白照以及後面的一束束鮮花,最為明顯。在靈位左右,點上兩支蠟燭,再上香,想像著她在生命最後一秒所做出的掙扎,直到死亡。

脖子緊拴,把椅子踢到在地上,地球引力與繩子各不相讓地扯著身體上下,讓它懸掛在半空中難以呼吸,最終死亡。是媽媽再三叮囑要好好保護自己,不得惹禍上身。但是我們似乎有著驚人的默契,在午夜時分變成超人,把鍵盤當成擋箭牌。想用此時此刻的黑暗來掩蓋自己將要犯下的罪行。人的本性是一種殘酷,對他人的傷害是與身俱來的本領。據說雪莉是承受不了來自外界的流言和壓力而選擇解脫。

人之多言,亦可謂也。出自詩經,隨後有了人言可畏這個看似普通的成語。民國名媛阮玲玉曾經呼喊著救命,卻沒有人願意伸手。網上公開了她上榜的理由「人言可畏,所幸化身沉香。隔岸凝望,屬於岸那邊的舊上海的浮華雖說已迷人眼,但浮華背後卻是種莫名的痛。那種憂傷的心情味道,我們隔了時光的海寄給了阮玲玉,一個舊上海悲劇女王的戲夢人生。」

雪莉二十出頭,年齡聽起來如同玫瑰般綻放,但是細想,二十五歲的壓力和憂鬱興許不比五十二歲來的輕。為杜絕這一社會醜惡現象的繼續蔓延,韓國國會議員已經準備發起《反惡意留言法》,該法也稱作《雪莉法》。

不懂下一代的我們有沒有這樣救贖的勇氣。

(自古流言如流沙,掩埋了多少薄命紅顏,義正言辭的文字頗有玲瓏的秀氣,表述的結構卻有點失序,重臨現場的一段描述極為逼真,但是略為不符想法闡釋的目的,而且人言惡毒的課題與插畫內容之間的關係,或許還需一些穿針引線。)

伊涵:半画半话


打喷嚏

在现今社会,人人都高喊着言论自由。言论自由被定义为一种基本人权,指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愿地表达意见,并且这些意见不用受任何人“事前”的审查及限制,也无需担心受到政府或他人报复。发表个人言论犹如打喷嚏一般,是无法受控制的,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去阻止他人发言。打喷嚏时,唾液会形成1000-40000粒飞沫随空气高速喷出。由此可见,打喷嚏是相当可怕的,它意味着病毒的传播。然而,人们的言语也与打喷嚏有着同样的威力。

在网路发达的时代,人们只许按“转发”的按钮,就能成功地把资讯散播了。然而,人们在散播资讯时总会忽略了它的真实性。如果很不幸地那讯息是不实的,那人们也无法收回,它只能像病毒一样地在网络上不停地散播。在讯息散播的同时,许多“正义使者”就会出现并以尖锐的词语去给予评论。这些“正义使者”完全沉浸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并毫无意识地用言语去杀害一个人。在2008年10月2日,一名女韩星崔真实因不堪网络上造谣说她是害死男星安在焕的凶手而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杀。这女星因为人们的言语选择了结束自己的性命。

言语可以是可怕的病毒,不断地传播,最终成为杀人的武器。

(纯粹议论式的文句有点呆板,像是上台演讲一般的语气,不过口沫横飞当做流言蜚语,而且跟社会现象和流行疫情比拟,虽然不够连结的还可更为有机,但是总算是应时应景。)

纾宁:半画半话


自由

从这疫情,我为自由感到万分的痛失。疫情下的新加坡,少了车水马龙,多了几份安静,和零星的孤独背影。空荡荡的克拉码头,此刻也如“死城”一般空寂,与以往绚丽的城市风光不同。

不能无戴口罩,不能出国,不能跑夜店,好多个不能。以前,护照每星期都盖上马来西亚的印记、手上总是捧着一叠叠的夜市美食,根本就是柔佛的头号粉丝!想念归想念,但就像俗语所说的:“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我还是顺服着一切的 ”不能!” ,像病毒投降。

就在疫情升级之际,意大利的街头却出现了一群抗议者,完全毫无任何防备措施,口鼻暴露在空气中,手举横幅,不懈地高喊 ”要归还自由” 。看起来他们仿佛对防范疫情意识淡薄,但其实他们宁愿牺牲性命,取回他们认为应得的自由。他们认为政府利用疫情来掌控他们的性命,来吓唬他们。不相信病毒的存在,因此表示坚持强烈地抗议 “拒绝口罩、拒绝社交距离”。

甚至接受访问者,从国外回到意大利的居民反应 : “我们会怕因为戴口罩被打” 。承受着种种异样的眼光,他们害怕会被当地的人民打。因此他们觉得: “在感染病毒和被打之间,我们愿意选择不被打。”

自由真的比生命重要?在这么关键紧急的时刻,心里深处还是盼望意大利的居民能够衡量得失,不要后悔莫及啊!

凯伦:半画半话


一“罩”鲜,吃遍天

如今疫情肆虐,每个人都想拥有更完善的防护措施。为此,人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来购买各种防护用具。其实,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口罩,就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防护需求了。

最早的口罩,大概就是来自于中世纪的鸟嘴面罩了。尽管给人的印象很阴森,但是这种面具确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隔绝病菌的作用。随着医疗知识不断进步,口罩也在逐渐发展。现代的口罩,结构大部分都是三层。最外面的是防水层,起到隔离飞沫的作用。中间的是过滤层,用来进一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与飞沫。最里面的也就是我们口鼻接触的叫做吸水层,目的是防止呼出的水汽进入隔离层,从而导致细菌滋生。

但是,要想让口罩发挥最大作用,还需辅助以正确的佩戴方法。首先,要对鼻梁处的固定条进行压折,来保持与鼻梁最大的契合,进而起到与外界隔离的作用。其次,口罩作为一种消耗品,要勤于更换。因为附着在口罩防水层和过滤层的病菌可能依然存在活性,这时继续佩戴的话,会极大提高病菌进入吸水层并造成感染的可能性。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对口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在正确佩戴口罩的同时,大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样一来,才能做到全方位防护,让自己免受疫情的威胁。

(像是卫生机关的好言相劝,也像是口罩公司的商品介绍,客观讲解的语气略嫌平整,缺少了属于个人的观察和阐述,「鸟嘴」的部分也可多些着墨,当中牵涉的科学知识和传统迷信,其实颇能做出以古鉴今的对照。)

万杰:半画半话


面向疫情

一个个身躯与我们擦身而过,一张张面孔躲藏在口罩后却与我们交换了眼神。你,我,他,在这个期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西班牙的马德里, 2020 年。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举着写满口号的大板,在街上与数千人大声嘶吼着诉求。他厌倦了政府的管制,也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牺牲个人自由去实践政府口中的“ 抗疫”。他心里不愿相信疫情的存在,坚信自以为对的真理。这时的他,脱下了口罩,完全暴露了脸孔,已经擅自决定松开疫情的枷锁。

新加坡,2020 年。一个大学生完成了生平中的第一次线上呈现,史无前例。然后,他又和朋友在线上一起做运动,还和家人一起烘培糕点。一整天都没离开家里的他独自在房间里往外看,发现对面的人也一样在做着这些事情。往下看,游乐场和运动设施照样被封锁着,无人踏进。匆忙地搬出宿舍,突如其来的阻断措施,封闭状态的“宅家”生活,一切都历历在目。这时的他依旧困在疫情的枷锁中,却不曾反抗。

你,我,他,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向疫情,往未来的时间点前进。然而,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见证了个人主权与集体利益的挣扎,以及权益在生命面前的斗争或投降。到底应该如何面向疫情?人权究竟是所谓的自由和权利,还是生命的保障? 多年来,我们听惯了西方人对人权的提倡,在潜意识里渐渐将个人的各种权利视为比一切重要。然而,疫情当前,我们何尝应该重新定义人权,才能知晓如何面向疫情?

(人权何等兹事体大,行文的表述虽然清晰诚恳,但是三言两语难免趋于片面单向,难脱一种自我的中心,而且以经验比较的方式进行阐述,所谓故事画面的呈现,较是纪录片式的视觉对照。)

莉娜:半画半话


“纸”造恐慌

疫情搞得人们人心惶惶,动不动就要跑到超市扫货。而除了抢购食物,厕纸也成了热门物。但又有多少人懂得它的历史呢?如今大家熟悉的厕纸,不过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早在公元105年,造纸术在中国被发明了。过了千年后 1390年,厕纸面世了。因它是提供给明朝皇室的御用,这些纸还散发着香气。随着纸张的普及化,15世纪末普罗大众将报纸当作厕纸来用。

到了19世纪末,厕纸才有所谓的市场价值。1857年,约瑟夫.盖耶蒂发明了“盖耶蒂治疗纸”,该纸由带有芦荟的大麻叶组成。每包以50美分的价钱售卖,约瑟夫.盖耶蒂对他的发明很自豪,甚至将名字印在了纸张上。约瑟夫.盖耶蒂的发明以失败告终。约瑟夫.盖耶蒂的失败,却为他人带来商机。1870年代就用四至五间公司开始售卖厕纸。1890年,斯科特兄弟(爱德华和克拉伦斯)将厕纸设计成卷状的。美国人对于厕纸的接受程度还是很低。人们对于厕纸的抵抗,甚至到了不愿提起“厕纸”这个词。在1928年造厕纸公司通过了大量的广告,改变了人们对厕纸的不好印象。之后,美国人对厕纸产生了很强的依赖。1973年,美国脱口秀演员约翰尼.卡森因说了一个关于厕纸短缺的段子,引发了全国的厕纸抢购狂潮。而过了近70年,历史再次重演。因一场疫情的关系,造成了大家的恐慌扫货的心理。

(厕纸为了方便,东西各有巧妙,虽然整体论说还算言之有物,可是历史溯源的表述方法,不宜当成年份断代的标识,对于资料的取舍还可更加周延紧密,用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衔接推进,如此才有唯物的乐趣。)

陈伊:半画半话


后疫情时代

《南方周末》曾经在2020新年献词大胆“预言”,2019或许会是过去十年里最糟的一年,抑或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如今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近乎一语成谶。病毒让一些人失去了工作,让一些人失去了假期计划,也让一些人永远留在了2020的冬季。不同于以往的恐慌和不安,世界似乎在步入一个“后疫情时代”。最初个位数的增长都会让人闻之色变,直到几百新增病例都不会在内心掀起多大的波澜。媒体逐渐慵于播报令人麻木的数字,巴士和食堂拥挤的人潮让你很难相信疫情仍然在肆虐。在美国,甚至没有什么疫情的消息——不少人更相信疫情只是政治家炮制的骗局,是两党笔伐的刀刃。所有人似乎都在期待,期待病毒像最初它出现那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全员放松警惕的情形下,疫情已经过去了吗?我的答案是没有。根据专家最乐观的估计,在疫苗投入使用前就算病毒停歇,来年冬季还会再次爆发。因此,即使已经处于后疫情时代,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于每个人头顶。只是生活还得继续,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做好防护,尽人事,安天命。只能收起对故人的思念,长路放歌,契阔以行。

(一大段文字有点压迫,整体较是对于现象的感慨,少了较有深度的揣摩和评说,所谓「后疫情时代」应是阐扬的重心,可惜却转入新闻事件的重述。)

茹薏:半画半话


论各界蝙蝠

我从祖辈口中听说,蝙蝠又称仙鼠,寓意遍福,所以春节期间贴在木门上的红色剪纸,往往都绘有五只不露獠牙且托着福字的蝙蝠,寓意五福临门。

我印象中的蝙蝠与福气不沾边,或因它仅在夜间活动,又或因它既像老鼠又像鸟的四不像形象。但丁《神曲》以蝙蝠为原型描绘撒旦,后在德古拉的加持下,蝙蝠的可怕形象更深入人心。尽管后期塑造了象征正义的蝙蝠侠,但当我驻足洞穴中央,抬头瞬间凉气依然从脚底直灌天灵盖,生怕它们成群扑向我颈间,用它们尖锐的獠牙撕裂我的大动脉。

万没想到的是,蝙蝠在印尼和帕劳的野味市场也占一席之地。张开双翼的它沐浴在金黄的汤中,双脚卷缩,黑绒绒的脸上一排白色獠牙格外显眼,格外狰狞。吃它的人扒开翅膀,啃咬它身体的肉,最后把它的头掰下吮吸附在上面的汤汁,评价它味似鸡肉。尽管科学研究已论证它可能是伊波拉、沙士等多种人类病毒的源头,尽管多的是呼吁公众别吃野味的专家。

蝙蝠从未离开各界舞台。庚子鼠年,它更进一步登上政治舞台,引发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口水战:

“中国应郑重向世界道歉,因为中国共产党政府无法让人民吃饱喝足,饥饿的人民生吃蝙蝠,才致病毒肆虐。”——Jesse Watters, Fox News, The Five, 2020年3月4日。

“蝙蝠汤在中国并不流行,于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质疑病毒‘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BBC News,2020年4月30日。

(一只蝙蝠,各自表述,从传统文化文学穿入现代医学病理,开头几段的评说饶有趣味,可是后半以野味捕食,顺应疫情时事的转合,话锋阐述突然有点无以为继,而且结尾附贴新闻标题的形式过于方便。)

嘉美:半画半话


自我保护

身于疫情中的我们被迫提高警惕,自我防护。疫情爆发初期,口罩抢购潮随着疫情扩散,人们最先想到抢购口罩,囤货。怕输、怕死的心理哪怕千层口罩也无法掩盖。戴口罩是否能完全防御病毒?答案是否定的。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的卡灵顿博士指明口罩并不能完全预防病毒,戴口罩仍有传染的机率。话虽如此,《健康事务》所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以比較 15 個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在实施口罩指令前后疫情的成长率,证实了口罩仍有防护作用。疫情当前,与其说口罩防病毒,不如说它是一颗定心丸,一个溺水者眼中的漂浮物,牢牢地抓住还是有用的。自我防护并不为过,但过度防护当心被口罩闷得喘不过气来。

除了防御病毒,人们其实于较早前就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古代波斯人的拜火教曾携带口罩或面纱以防不洁。他们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进行宗教仪式时,需用布遮脸。俗人是否如他们所说的不洁?其实也不一定。这种忌惮的心里或许往往是人心所碍。元朝时期,为皇帝做饭的人,口和鼻子都得罩一层蚕丝或金丝织成的布,话说是为了避免呼出的空气传到皇帝的食物里头。人类呼出的空气当真那么脏?这种规矩其实也不过是皇帝的自我防御心理。

自我保护是人类的本能,源于内心的畏惧,是人之常情,但过度戒备可能适得其反,过于猜忌、无法信任他人,最终只能是带刺的刺猬。

(行文立论的方式有点杂乱,而且口罩的有无之用,说法似乎矛盾,两段绪论从今到古,其实本末倒置,不妨先从史实谈起,再以自身的观察和看法作为补充,从现象的探究,摸索出人性的复杂。)

Wednesday, September 9, 2020

半画半话:k.d.



点滴甘露

我对生活健康的追求,大概只是早上刷牙晚上冲凉,以及小便后必须洗手,大便后必须用肥皂洗手的程度。但是在瘟疫流行的当下,个人卫生即是公民意识,小我大我其实同病相怜。于是,大家除了乖乖的戴上口罩,随身也会带着一小瓶的搓手液。

随时随地滴几滴在手掌反复搓揉,不需肥皂和清水,液体容易在皮层稀释,蒸发后如若洗涤,甚至还有润肤的作用。搓手液含有乙醇,酒精成分的浓度极高,当然不可当做黄汤下肚,否则真的便是穿肠毒药。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身处乱世,短歌颂扬的何尝不是时代的气象。《三国演义》有一回叙述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紧凑的故事就弥漫了醺人的酒气。

关羽此前被沾毒的流矢击中,华佗割开右臂深可见骨的皮肉,使刀悉悉摩刮,然后再敷药以线缝合。整个过程仅有寥寥数行,但是却何其惊心动魄,而且将人物的性格侧露无疑,关羽是一面让华佗严阵以待的开刀,一面轻松自若的畅饮。

文字的虚构笔墨俨如小说的春秋笔法,肯定掺了不少酒水,阅读正是一种陶醉在字里行间的乐趣。但是,华佗不知有没有给伤口消毒,或许关公神勇无敌,根本不需多此一举?战场上的杀戮连连,如果无缘遇上神医搭救,又不懂得自行疗毒的无名小卒,想来只能伤重不治而亡。

刀光剑影化成枪林弹雨,战争片也常见这般热血沸腾的场景设计。前线的兵士中弹卧倒,身陷壕沟急需立即止血,于是便灌下几口烈酒,麻痹疼痛的神经之际,也会咬牙切齿的洒在崩裂的伤口。这个消毒动作的示意,似乎毫无医学依据,通常只是要引领观众一起感同身受。

写小说和拍电影,美学才是目标,但是酒精可作医疗之途,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研究证实,此物的化学特性确能灭菌。不过,从异臭刺鼻的消毒药水,到散发幽香的搓手液,尚有许多繁复的工序,商业使用的普及不过这二十年来的事情。

难怪我小时候也没见过谁用搓手液,这回疫情之初买了一瓶,药妆店门口摆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牌子,我不假思索挑了绿色瓶盖的老字号滴露,形状仿佛老家神台上观音娘娘手持的瓷瓶,杨枝甘露点滴心头和掌心,消毒消灾,救化众生。

Tuesday, September 1, 2020

慧铷:文字问候



(你是长颈鹿,我是一望无际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