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炸弹”,人性的微光
阴阴沉沉的2020,终于在年末被一部港片点燃了。
《拆弹专家2》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就取得了票房破亿(人民币)的成绩。过硬的制作,导演邱礼涛与刘德华、刘青云、倪妮三大主演,相得益彰都在预期之内。但就整体而言,最令人惊喜的,还是人物塑造上的突破与转折,使整个故事更加意味深长。
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是片中人物性格中最复杂迂回的。120分钟的电影里,他的形象多次反转:一开始你以为是拆弹专家舍己救人的英勇故事,结果他黑化了;后来松了一口气,人家其实是个卧底,没过多久又发现是个假的。最后在胃口被吊足之际,他才走到圆形的终点——好人终究做回好人。
如此反复多变的人物设定,虽然引人入胜,但也容易陷入前后衔接不畅,逻辑混乱的泥潭。难能可贵的是,剧情在不断反转,层层深入的同时,做到了丝丝入扣和逻辑自洽。
潘乘风因一次任务受伤截肢,之后拼命复健,只为重返岗位,继续救人。警队却认为他的身体不能胜任,将他调去做文职。在体制规范下,这个决定其实毫无恶意,只是顺理成章。但对潘乘风而言,渴望与现实的落差、个体需求与规则条例的冲突,让他形成了反社会心理,成了专横残暴的恐怖分子。一句“我不是疯,我是痛”,喊出了他的不甘和无奈,使人物命运更具现实深度和悲剧意义,也让看的人多了几分心疼,少了些许责怪。
造成一系列的爆炸事件后,潘乘风失忆了。这给同为警察的前女友庞玲,提出通过植入记忆让他做警方卧底创造了机会。这一做法虽然荒谬,也颇具争议,但好在编剧并没有让潘乘风真的相信庞玲,而让她以此把重新选择、重塑自身的选择,摆在了他面前:“信我,你是警察。不信我,你就是恐怖分子。”
相较于警署只是安顿好这个人,庞玲想安顿的是他的心。幡然醒悟的他,最后帮助警方阻止了足以摧毁香港的爆炸。缓缓坠桥那一幕,不仅是他个人的救赎,也是人性的回归。
电影开篇用旁白点明是“愤怒”,导致了那场爆炸。可圈可点的是,编剧李敏打破了一般影视作品中,好人被陷害后弃善从恶的套路,在“为何愤怒”上作了文章。《拆弹专家2》让我们看到情绪会变成炸弹,如果仔细往里看,其实那里还闪烁着人性的微光。
(卧底片看多了,我们都知道坏人未必是坏人。人物忠奸反复的剧情,虽然前因后果讲述得有点紊乱,但是专注于编剧说故事的巧思,评说的语气还算拿捏得当,不过此集与前集的情节关联,或许还得稍微说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