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羽婷:文字光影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6

羽婷:文字光影


寻找

1. 北京胡同 / 清晨5点

北京,是阿娟所到的第七个城市。阿娟来到这座城市已经两个月了,找了份送报纸的工作。一般的送报员都是每天固定负责一个区域的报纸派送,但阿娟却跟老板要求每天都去不同的区域派送报纸。清晨5点,天还没亮,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阿娟照例把报纸捆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开始了每天的第一份工作。阿娟有些枯黄的头发整齐地盘在头上,瘦小的身子骑在有点生锈了的自行车上,双脚使劲蹬着踏板,穿梭在北京的胡同里。阿娟挨家挨户将报纸放入门口的信箱里,照例在放入报纸的时候,附上一张寻人启事。寻人启事上的小女孩是她的女儿。

2.上海复旦大学 / 近午

阿娟在北京待了一年,几乎把整个北京城都翻过来了,还是没有找到她的女儿。她只好又收拾行李,辗转来到了上海。阿娟还是与在北京时一样,从事各种涉及区域广的工作。只是阿娟显得更加苍老了,人家一年老一岁,她一年跟老了七八岁似的,那张脸整日里都是黯淡的,那头枯黄的头发也变得更加稀疏了。这天中午,她到上海复旦大学一女生宿舍送外卖。见到订外卖的女生时,她照例递过一张寻人启事,问接外卖的女生有没有见过她的女儿小颖,说她女儿在四岁的时候失踪了,现在已经10岁了,在脖子上有一块拇指大小的胎记。但结果还是一样,没有人见过她的女儿。但是阿娟并不失望,她早已经习惯了。

3. 广州火车站外 / 近午11点

阿娟在上海待了大半年,结果和在其他城市时一样,还是没有找到她的女儿,就又来到了广州。这天,快中午了,阿娟在广州火车站外卖糖葫芦。阿娟总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寻找,她相信这么多人,总会有人见过她的女儿。火车站人来人往,阿娟穿梭在人群中,将插着糖葫芦的靶子扛在肩上,脖子上挂着一块寻人启事的牌子。牌子上还贴着一张四岁左右女孩的全身照。
阿娟看到火车站外的阶梯下趴着一个看起来七、八岁左右的小女孩,特别瘦小。小女孩趴在一块木板滑轮车上,面朝下,一头半长不短的头发乱蓬蓬、脏兮兮,双腿在膝盖处被截肢了,右手也从手肘处截肢,只留下左手是完好的。在小女孩的面前放着一个缺了口的瓷碗,里面有几张一角、五角的角票,还有几个五毛、一块的硬币。在瓷碗的旁边还有一张皱巴巴、脏兮兮的纸铺在地板上,上面写着一段每个乞讨儿童都一样的悲惨遭遇。
阿娟怜悯地望着这个孩子。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把钱,大多是一些一元、五元的纸币,面值最大的一张也不过二十元。阿娟挑出一张五元的纸币,向小女孩走去。
阿娟走到小女孩的面前,把钱轻轻放进小女孩面前的瓷碗里。然后,阿娟又从自己的糖葫芦靶子上摘下一串糖葫芦递到小女孩的面前。小女孩伸出左手,接过糖葫芦,抬起头来,看着阿娟。伸出左手的动作使她的上身失去了支撑,整个前胸趴在木板上,她只能使劲仰起头来,才能看到阿娟。孩子的小脸蛋黑黑的,像是长期在太阳底下晒的。阿娟在孩子抬起头来的一瞬间,吓了一跳,这孩子的脖子上也有一块与小颖一样的胎记。阿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瞬间瞪圆了眼睛,眼中充满了震惊,就连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阿娟想要大喊出声,却发现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只能用双手紧紧掩住因震惊而大张着的嘴,落荒而逃。

4. 出租屋内(地下室)/ 中午12点

阿娟失魂落魄地回到出租屋里。打开出租屋的门,四周漆黑一片,阿娟伸手拉了下门边从墙上垂下来的一根线,灯泡昏黄的灯光稍微照亮了这间屋子。房间大概二三十平米左右,家具很少,一目了然。一张生锈的铁架床靠墙放着,床上放着一个枕头和一张与枕头不同花色的被子。枕头边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梳着两根羊角辫,甜甜地笑着。破旧的电磁炉放在一张木桌上,正对着门口,算作灶台,也算作餐桌,旁边放着一张掉了漆的红色塑料椅。仅此而已。这间出租屋其实只是一间别人的地下储藏室,没有窗户,常年不见阳光,下雨天的时候又特别潮湿,只有在大门上有个小窗户作为通风口。
阿娟走进屋里,连门也忘了关,魂不守舍地走到灶台边,无意识地拿过已经有些发黄的半颗白菜,开始一刀、一刀地切了起来,那还是昨天剩下的半颗。

5.陕西三原村 / 傍晚

六年前,陕西三原村。正值夏天,乡下晚饭吃得早,村里的人们总爱在晚饭后到村口去活动。这天,太阳才开始落山,村民们就已经陆陆续续来到村口了。老头儿们开起了棋局,老太太们拿着蒲扇坐在树下闲聊,男人女人们也开始打起了麻将,孩子们则在一边玩捉迷藏。阿娟只一心专注在麻将桌上,根本无暇去注意女儿小颖在做什么,觉得这几个孩子天天都在这儿玩,不会有什么事。
这边,4岁的小颖和其他孩子玩捉迷藏玩得正开心。轮到小颖去躲,抓人的那个孩子正趴在树干上数着数。小颖看着其他孩子都往村子里跑去,她便转身往村外跑。小颖知道村子外的鱼塘边有个新修的凉亭,她想到亭子后面躲起来。其他大人和孩子都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注意到小颖出了村子。
直到晚上10点多,大家都陆续回家休息,家长们都各自领了自己的孩子回家去,阿娟这才发现小颖不见了。一开始阿娟还以为只是孩子贪玩,上哪躲着去了,还没出来。于是,就自己一个人随处走走,边走边喊小颖。后来找了半个多小时了,把整个村子都走了一遍,还是没找到小颖,才发觉事情不对劲。于是,她赶紧叫来其他村民,又问了刚才一起玩的几个孩子,才得知大家在天还没黑的时候就没见过小颖了。这下整个村子都炸开了锅,大家各自拿上手电筒,村里村外到处找,连镇上派出所的警察都来了。但找了一晚上,也没找到小颖。

6. 陕西三原村外 / 上午

第二天早上,村子外的鱼塘边围满了人,人群外还停着两辆警车。一个孩子背朝上浮在鱼塘的中央,身上的衣着与小颖失踪时所穿的一样。两个警察撑着小木船靠近漂浮的孩子。现场气氛凝重,没有人大声喧哗,也没有人交头接耳,大家只是紧盯着鱼塘中的孩子。警察把早已没了生命体征的孩子拉到船上,翻转过身,正是昨晚失踪的小颖。小颖被送上岸,阿娟早已在岸上等待着。阿娟只是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在怀里,没有哭,更没有歇斯底里地叫喊。她给孩子紧了紧身上的外套,将孩子落到脸上的发丝捋到耳后,微笑着在孩子脸颊上轻轻一吻。阿娟在众人怜悯的目光中,抱起孩子,往村子里走去,边走还边轻拍孩子的后背,嘴里哼着摇篮曲,就跟过去每一晚哄小颖入睡一样。

7. 出租屋内(地下室) / 中午12点半

阿娟把半颗白菜切得乱七八糟,直到切到了手,才回过神来。她看着泛黄的白菜叶子,想着这是小颖最喜欢吃的菜,便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8. 武汉汉口步行街 / 晚上7点

武汉汉口的步行街上,行人三五成群,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有说有笑。阿娟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一件皱巴巴的蓝色棉布上衣,头发杂乱蓬松,一头干枯的黄发里参杂着些许银丝。阿娟手中举着一张寻人启事,寻人启事的内容还是和以前一样,连照片也没有改变。阿娟双眼呆滞,缓慢地在繁华的街道上走着,也不上前去向路人询问,只是边走边说着有没有人见过我的女儿。路过的人见她自己一个人自言自语,并没有过激行为,便也都不理睬她,径直走自己的路。

(失落与寻找是生命最大的主题,母亲于天涯海角的搜索,文字突出了极为饱满的电影感,带动了读者/观众也一起寻觅,第5场实为两段必须分开处理,结局的意外转折,寻找复失落的真相揭底,更添无力和唏嘘。)

2 comments:

  1. 听大纲时就觉得很吸引人了,没想到写出来后又发现惊喜!

    ReplyDelete
  2. 結局很是意外啊。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