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雯琪:半画半话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17

雯琪:半画半话


罪恶感

 您每天都拼命地在洗手吗?

“洁净近于圣洁”是西方西方古老的隐喻式谚语。诸多宗教也都有洗礼仪式,以示赦免受洗者的罪过。早在19世纪,精神分析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临床观察中就发现,负罪心理的患者往往会强迫性洗手。

我们都有一段深藏于心底的过去。那段记忆犹如打破的玻璃碎片,无法逆转。因为放不下,我们仅能让它往我们心里割裂。鲜红的血随之缓缓的滴下来,一日比一日的更加痛。当然,我们都知道即使藏起来,努力忍住都无法将它抹去。只会对心中的那个他充满着歉意。 因为我们没法守住替我们代罪的他。我们这一生中都有辜负过一个人吧。

罪恶感犹如一间牢房,将我们囚禁其中。那道透过窗口渗入的阳光像个聚光灯,一直照亮着我们的罪,使我们厌恶自己、憎恨自己。 我们往往会自我谴责,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但有时,无论做什么也于事无补。这过度的负罪感是心灵的‘毒药’,会慢慢的侵蚀我们,使我们陷入痛苦之中 。

有些人选择自残赎罪。最近在意大利举行的7年一度忏悔仪式,戴着面罩挨受鞭打。据说是处于宗教激情,能使他们净化灵魂与重生。对他们来说这皮肉伤的痛,也许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吧。当然,也有些人会选择轻生,为了就是摆脱这心中的牢。

试问,若时间能倒着转,我们就不会犯错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我们仍然会犯错。也许犯的是不同的错吧。但负罪感仍是负罪感。 若放不下,我们将被自己判终身监禁 。

(开端从宗教心理学切入,颇能吸引阅读的焦点,可是中段之后的行文遣词用语,却如福音布道的苦口婆心,大可引入其他宗教文化看视罪恶的态度和角度,加深涵盖的知性容量。读后知道活着是一场终身监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