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前的你“像”你吗?
人,为什么会有两副面孔呢?人们总是喜欢装模做样对我笑,闪光灯结束后弹指间笑容便消失了。得心应手的转换让我有点分不清人们的真实模样。
我的第一任拥有者时常把我架在一堆山珍海味面前,被美食包围的她总是说自己是大胃王或狂吃不胖。令人不解,她明明咀嚼后会将未吞咽食物给吐出来,为什么说是“狂吃”呢?最后那些吐出来的食物也全扔了,一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并没有泛起任何不舍或是忏悔。只有当她看着蹭蹭上涨的粉丝数量时,才会因为激动的心情而压抑不住向上翘的嘴角。后来不知怎么,她未经剪辑的完整吃播视频被流传出去了。我竟在她的脸上看见了本应对浪费食物才有的后悔神情,但原因却是将她假吃的视频传给朋友。在此之后我被卖到了二手手机店,因为她看到我便会不自觉地想起跌落神坛前的日子。
在手机店里,我遇到了很多与我同病相怜的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未解之谜:人们的两副面孔。促膝长谈过后,有些命运坎坷的手机不仅让我心生怜悯。有一个手机的前拥有者,有一个稳定交往三年的伴侣,它也储存了很多关于两人甜蜜回忆的照片。但直到某天它在男人的身上看到了另一架手机,当时俩手机面面相觑,沟通下才得知“脚踏两条船”的真相。东窗事发的那天,它被摔到了地上,屏幕也碎裂开来,随之便是被送到二手手机店记忆。
另一手机的前拥有者,是一位女网红,每天用它拍了照后,都要修上几个小时的图,确保万无一失才肯发到网上。疯狂上涨的点赞数和赞美的评论,让她在网上越来越自信,但在现实却越来越不自信,因为现实中的她就是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忘的路人脸。但天不遂人意,有一次她直播的时候,不小心把滤镜和美颜等相机功能关了,真实长相曝光导致她被许多人网曝,最后患上了重度抑郁症整日不出家门。
其他的手机虽然并没有前类似的经历,但都对“人们面向快门和现实中不一样“这点连连赞同。
好景不长,我很快被一位捡破烂的老人家以半价买走。我的第二任拥有者是老人家的孙子,其人任性无比,小小年纪便被势利眼的父母惯坏。所处地是乡村,虽谈不上家徒四壁,但买了一部手机后,全家都得跟着和白菜汤几星期了,却只是因为孙子嚷嚷要一部手机。老人家便勤勤恳恳捡了一个月的破烂,却还是因为手机是二手的被嫌弃了一番。
孙子在手机里接触了新世界,学网上拍很多短视频,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家务或学习上。如往常的一天里,孙子的一条短视频突然爆火,只因有人发现了孙子的视频里拍的地方是穷乡僻壤,加上孙子平时分享的一日三餐,逐渐地越来越多好心的网民心生怜悯,自主发起捐款,帮助孙子一家过上更好的生活。孙子的父母见识了如此简单的赚钱方法,开始变本加厉在镜头前卖惨。先是三餐不得温饱;再来房子老旧;还有孩子的教育费,在镜头前的演技,更是不得不让人拍手称好。
这样的方式屡试不爽,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但同乡的人们也开始心生疑虑,孙子一家的暴富,最终露出马脚,被同乡的人们以同样拍短视频的方式曝光。在网民和同乡的“唾沫”下,孙子只好带着我灰溜溜搬离了原本的穷乡僻壤。多年后我的功能已经大不如前,孙子便将我锁在了一个铁盒里,让我冰冷地睡去......
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零碎但美好的瞬间,但无一都被手机给夺舍了。人们总是相信手机多一些比起自己的眼睛,在特别的瞬间也要用相机记录,在相机面前也必须是最完美的自己。但照相的本意不就是记录生活吗?为了一张“完美”的照片拍了又删,删了有拍,那还是记录生活吗?一张好照片通常不会反映在PS和颜色的使用上,这些外部因素只是锦上添花。摄影的真正价值在于记录生活,保留美,具有情感和生命价值,以及传达摄影师的第一种情感。只要它能反映这些,它就是一部成功的摄影作品。
照相的“相”是像自己,而不是像别人眼中期待看到的你。不要让照片变成照骗。
(得意忘形得鱼忘筌,工具最后只有唾弃的命运,借物拟人的叙述虽然简单方便,而且关于人性假象的挖掘,题材发挥似乎也有点流于表面,但是说故事不妨也着重趣味,况且镜头前统揽众生,整体不失某种时代风气的讽喻,结尾大段的啰嗦寓教可免,不如再让视角继续辗转,去看清更多现实的虚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