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后的火车站,已经换了件新衣裳。铁轨、月台、火车……都不再属于那个年代的了。于是,月台旁的一间小木屋瞬间变得耀眼夺目。小木屋像老人一样,老了,却还健在。
小木屋依旧日日夜夜敞开着两扇窗户,像一双智慧老人的眼,慈祥地观照着往来的人,无声地带着爷爷奶奶们,走进眼里一条宽广澎湃的历史河流。
烟囱中冉冉升起的乌烟缠绕着多少惆怅。
令人惊喜的是,阵阵乌烟中掺和了陌生的、却让人跃跃欲试的热情气味— Meesiam和Nasi lemak的辛辣缠绵,似乎只在南洋闻得到。
传统往往被忽略、被边缘化,谁料到最近吹起怀旧风,小木屋更是忙忙碌碌地领着摩登的年轻人和年老的爷爷奶奶们,一同品尝传统的炭烤面包和一喝搞不好会醉的浓烈咖啡,让你烫伤了舌,却还是忍不住要再来光顾。
简单的早餐值不了多少钱,最珍贵的其实是那种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味道。而自一九三八年开始,火车站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曾经驻足于小木屋的客人大约数也数不清。
(铺排月台木屋的香/乡味,但却揉杂了一段斑驳历史和集体记忆,文字有一股南洋风味,像火车一般悠远怡然,也像往来的人潮亲切熟悉,世事变幻,味道依旧。某些描述欠准,南洋范畴有点模糊几成套语,可进一步烘托南洋/地方本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