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元格:告别分场

Monday, November 25, 2019

元格:告别分场


一日

1.老陈的家 /早上

老陈夫妻两个住在老城区的回迁房里,在某个多层住宅小区的后面加了那么两三栋矮楼,地段还算不错,楼里住的也都是一起迁过来的老相识,二十来年的交情下来,也都陆续到了退休的年纪。老陈的太太李阿婆年初的时候就婉拒了学校的留用,从早出晚归的三尺讲台,回到了日常琐碎的柴米油盐里来。所以老陈起身的时候,李阿婆照常已经跟楼里的这个阿婆那个阿婆一起出去买菜了。

老陈算不清菜市场那些讨价还价,于是只被李阿婆派去买早餐。老陈慢悠悠洗漱好,把房间原本只开了一点透气的窗户拉开,尽管才是初秋,外头还是已经透了些凉意。老陈把睡衣换下来叠好,从衣柜里拿出件厚衬衣来穿上。经过客厅的时候他拍了拍李阿婆帮他搭在椅背上的制服外套,接着就走进厨房去拿装豆浆的瓷口杯了。


2.老陈家的饭桌旁/早上

老陈打了豆浆买了大饼油条回来的时候,李阿婆已经在厨房整理买回来的菜了。她把蔬菜放进冰箱,还新鲜的河虾倒进放了水的大盆子里,又顺手冲了一下吃早饭用的碗筷。老陈打开瓷口杯的盖子晾一晾豆浆,走到茶几前头用遥控器开了电视,晨间新闻自顾自播着,老陈和李阿婆吃着早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买了什么菜,晚上要吃什么,今天孙子过不过来。

播音员字正腔圆地说,暑假期间已经竣工的本市第一条地铁线路,经过成功的试运营,明天将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民用现有的公交卡,就可以充值搭乘。


3.老陈上班路上/上午

老陈上班的途中,会经过自己执勤的路口,他和正在值班的小伙子打了个招呼,跟着手势指挥过了马路。信号灯已经拆了有一阵了,路边也开始搭起了挡板。地铁运行以后,每个路边相应的出入口也会随之开通,行人只需从出入口进到地下,就可以在通道内安全地过马路。


4.老陈的办公室/午饭时间过后

照例在食堂简单地吃过午饭,老陈回办公室整理余下的东西。他本就常年在执勤岗位,办公桌上除了些纸张本册,交接材料,也没有太多私人物品,前几天又陆陆续续带回去一些,到了今天就只需检查检查抽屉里有没有剩下的茶包、圆珠笔之类。简单收拾完毕,他就对着门口的镜子整理好制服,套上反光背心,出发往十字路口去了。


5.十字路口/下午

虽然没有信号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人流量颇大的十字路口还是熙熙攘攘显得有些混乱。行人聚集在一起就推推搡搡地过着马路,拍着长龙的车辆此起彼伏地按着喇叭催促。有的跟行人一起,有的跟机动车一起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又磕磕绊绊地不时起些摩擦。老陈的执勤时间正好搭到了下班放学的高峰时段,于是边喊、边大幅度挥动手臂,边时刻关注各种情况就成为了他执勤时的常态。有时还没喊完上一句,就又看到着急的行人拉着孩子一起想强行过马路,这时就要赶紧吹响尖锐的哨子,一边跑过去让他们退回路边,一边抬手示意车辆缓行。

老陈在这个路口时间长了,路线固定的上班族和学生也会时不时跟他问个好,他也都忙里抽空应一声。后来电视台来采访,队里都让他去,一上了电视,大家都知道小城这个最是乱糟糟的十字路口,那个经常又是吹哨又是教育行人的热心交警叫老陈了。所以除了本就面熟的人,老陈也总会听到偶尔路过的行人说,哎呀,这就是老陈呀。每每这时候,老陈也不作什么反应,只继续顾着周围。这会儿附近学校放学来了一大群孩子,老陈就严肃示意着所有车都停妥了,才挥手让行人通过。牵着孙女的一个老爷爷从马路对面过来,说着老陈啊,这路口就要不走啦,你上哪儿去啊?

老陈只是笑笑,看这波人过得差不多了,就伸手拦下刚到马路边的人,转身让车辆通行了。


6.老陈的家/晚饭时间

老陈刚一打开门,孙子就已经听到门锁转动的声音,跑来门口等着了。小孩儿抱过爷爷的包,兴奋地大声说着明天放学可以坐地铁来爷爷奶奶家了。说完晃了晃脖子上挂的卡包,迫不及待地分享这是奶奶送给我的,这里面装上公交卡,“滴”地一下就能让闸门开开了。

老陈被李阿婆催着,拉孙子一起洗了手,一边把他执意要挂着的卡包塞进外套领子里以免吃饭弄脏,一边拍了拍自己裤兜里的公交卡:明天爷爷接你放学,我们一起坐地铁去。

(不管是金大班或者铁道员,最后一天总有一种书写的魅力,时代虽然必须不断开路,但是人心始终是那么一条古道,无论是人物的情状或者主题的揭显,叙述不愠不火都有几乎完美的掌控,小说的笔法出色,但是某些背景环境的铺陈,以分场而言稍微不够具体到位,第1场可再分化出居家睦邻的情况,买豆浆的路上,预先走出一种故乡逐渐在变化的滋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