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承慧的从此之后

Tuesday, May 17, 2011

承慧的从此之后



一生的劳碌

我的阿嬷可以说是三从四德的最佳代言人。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每当她踏入不同的人生阶段时,生活中心也自然地跟着这个原则有所转移。在现代的社会里,大概也只剩下阿嬷这一辈的人,还抱有这样传统的观念。

阿嬷是长女,家中还有十一个兄弟姐妹。阿嬷的父母还真厉害生,恰恰生了六男六女,可以凑足六个“好”字。虽然家境并不算太差,但阿嬷想必在童年时吃了不少苦。她常常向我追诉,父母对他们的管教是何等的严格,她必须经历多少的牺牲,才能帮忙把弟弟妹妹带大。从现在姨婆和舅公们对阿嬷殷勤的照顾,就能够看出这个大姐在他们心目中的伟大。

成年后,她恋爱了,嫁给了一个比大她十一岁的男人。这发生在一个仍然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还记得小时候听到阿公和阿嬷的爱情故事后,得悉他们也曾有如此开放的精神,不禁对他们刮目相看。可惜的是,这个童话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曾经美丽的爱情很快就变质了。面对丈夫的不忠,阿嬷只能选择视而不见,继续咬紧牙关, 每天风雨不改地到巴刹去做生意,照料三个孩子。家婆并没有让她的日子好过一点。百般的刁难和苛刻的要求,让这个媳妇经历了不少磨练。可是阿嬷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挨过来了。

原以为孩子长大成家立业了以后,可以享受一点点清福了,却发现丈夫患上了老人痴呆症。面对一个生体机能一天比一天衰弱,神智越来越不清醒的丈夫,阿嬷选择不计前嫌,悉心照顾。阿公会有极端的情绪起伏,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动怒,作出暴力举动,可阿嬷都一一忍受着,从没听到她说半句怨言。吵吵闹闹了几十年,他们最终还是明白,到老了也只剩下彼此作伴。

阿公去世后,阿嬷也一同得到了解脱。这么艰难的日子,她终究还是挺过来了。现在可以开始有一点自己的生活了。阿嬷是个容易满足的人,能有一台自己的电视机,观赏心爱的第八播道电视节目,有一台自己的缝纫机,做自己喜爱的针线活,偶尔能回到老家去找老街坊聊天,就没有其他的要求了。有时中了马票还能高兴一整天呢。我特别喜欢阿嬷亲手做的枕头和百家被,一针一线都蕴含了她的爱心,睡起来特别香甜。

劳劳碌禄了几十年,阿嬷的身体果然大不如前了。我们心疼她不让她做家务,她却执意不肯,仍旧经常干一些粗重的活儿,是想向自己和我们证明,阿嬷和从前一样有能力。阿嬷习惯每天看早报,主要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报纸中的讣告栏。她说,到了她们这个年龄,一定要关注这方面的事宜,万一不幸有熟识的人去世,她能及时前去致意。语气里尽是一种无奈,也透露出一种认命的态度。阿嬷对死亡并不恐惧,我想,是因为她在今生已没有什么遗憾了吧。

(人生切开就是一片片的,欢喜哀愁混在其中,酸甜苦辣才是活过的滋味。书写也像是那么看着一个人,但要更加细细注目,用文字梳理一种身世,从黑发到白头,仿佛从开始到尽头。)

1 comment:

  1. 我的外婆过世不久,记起小时候她总把整只鸡的精华部分塞在我碗里,而自己却“津津有味”地啃着鸡颈鸡脚的情景。有点心酸。
    或许母性的光辉是她一生点滴辛劳的默默总和吧,只有当我们大了,而她们老了死了的时候我们才能够领悟。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