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一张图片:昊平

Saturday, March 15, 2014

一张图片:昊平


窗外

窗,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在分隔两个空间的同时,它也作为一个媒介将两个时空相连。在不同的场合,窗外的景象让我得到一种对于文化的认知。

年幼时,我喜欢坐在窗前看着楼下广场各色各样的人。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群扭秧歌的老太太。每天早上八点钟,她们总是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准时到达:亲戚从外地带来的特产,小孙子在钢琴比赛获奖的照片,有的时候甚至会带来风湿药的广告分发给大家,活像一个应有尽有的小卖场。到了学校假期,更有些老太太会约好将自己的孙子带来。一群老太太在扭秧歌,而旁边一群小朋友在追逐打闹,这一画面让人觉得十分不协调却又充满了生活的意趣。

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大洋彼岸的新金山,住在St Hilda的一个背包客旅店。当晚上旅客都回到住所休息时,旅店的休闲区变成了一片星罗满布的天空。透过房间的窗户,我看到了楼上的红发小伙和女友坐在摇椅上贴着耳朵低语,不时地低笑着;隔壁的捷克深邃的一个人拿着一把民谣吉他低声吟唱,好似周围所有人都不属于他的世界;围着烧烤台而站的三个澳洲原住民手里各自拿着一瓶喜力,他们一边看着烧烤台上尚未熄灭的火一边小声地开着玩笑,似乎音量再大一些,自己的秘密就会对世人倾泻而出。

这两地人的生活习惯让我对集体观念和个人主义有了一个更深层的理解。大多数东方人,在内心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集体观念,认为个人是属于集体的,注重整体所呈现的效果。而至于西方的友人,相对于集体意识,他们或许更加崇尚个人的隐私并讲究个人空间的划分。从远处望去,每个人都是浩瀚星河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明星。而将这文化相连的,竟是相隔万里的两扇窗户开敞。

(感性多于知性,而且改不了习惯性的呼朋唤友和搅动记忆,不过读完悠悠浮动的情思,懂了东西之间的差异,必须时时敞开窗扉,才能让星光泄进心底。)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