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一處他方:侞鴐1.0 & 2.0

Tuesday, April 8, 2014

一處他方:侞鴐1.0 & 2.0



溪頭

那是我隻身到台灣旅行的第六天。台灣的天似乎亮得比較早,我出了民宿的門準備前往溪頭時其實六點還未到,但天空卻已經泛成幽幽的淺藍色。

溪頭原本不在規劃的旅遊路線內,只是前一夜和民宿主人閒聊時說起之前旅行高雄時觀光客太多,對於不喜歡熱鬧的我來說多少有點壞了興致。

不然就去溪頭吧,他說。那是山上的一片樹林,一般只有在地人會去。可以避開人群的主意實在太誘人,讓我甘願捨棄在冬日睡到自然醒的打算,頂著清晨寒風在客運車站等待上山的早班車。

抵達溪頭已經是兩小時後的事。要不是耳朵聽出了耳機循環播放的Rachael Yamagata歌曲中還夾雜着客運音響播放的70年代那卡西,我不會發現原來準備下車的乘客清一色全是身穿登山裝手持登山杖的阿公阿嬤,而我身上的雙排扣長版風衣和厚重的骷髏頭造型圍巾有多不合時宜。

進入園區後我沿著步道行走,這一刻只按照自己的節奏,不再被催促著前行。一向喜歡規劃完整的我走上這個不知目的地亦沒有終點站的旅程,或許芬多精除了讓人愉悅外還能帶來勇氣,就算迷途在這片霧氣瀰漫的綠意中其實也沒有太大所謂。

步道旁的樹長得不算密實,讓人可以好好看清樹的樣子。高大筆挺的樹木圍繞在身邊,抬頭一看樹枝和葉子交織成一幅優美中帶點詭異的幾何圖案,因穿過雲層而柔和的陽光照射在樹幹上,這種靜謐實在太美好。我收起了慣用的數碼單眼相機,改以底片一張一張的記錄這段旅程。 不需對焦、不設光圈,就憑直覺隨意的按下快門,好像這樣未經刻意雕琢才能凝住那天溪頭的樸實與溫暖。

因為溪頭我在回國後也開始觀察起樹的形狀,才發現就算品種和生長條件相同的樹木也未必會走向同樣的路,就像我家樓下走道兩旁栽種的小樹在長期乾旱下日漸枯萎,但在它們之中卻有一棵在塵埃中開出最倔強的花。

(行旅的步伐安穩篤定,文字自生收張有致的韌性,穿林遊人去返之間,花草樹木皆為己用,描繪如同潑墨雖然尚可多些貼實的臨摹,不過結尾以『倔強』取代『燦爛』,確是生命最讓人動容的姿相。)

-----

溪頭

那是我隻身到台灣旅行的第六天。台灣的天似乎亮得比較早,我出了民宿的門準備前往溪頭時其實六點還未到,但天空卻已經泛成幽幽的淺藍色。

溪頭原本不在規劃的旅遊路線內,只是前一夜和民宿主人閒聊時說起之前旅行高雄時觀光客太多,對於不喜歡熱鬧的我來說多少有點壞了興致。

不然就去溪頭吧,他說。那是山上的一片樹林,一般只有在地人會去。可以避開人群的主意實在太誘人,讓我甘願捨棄在冬日睡到自然醒的打算,頂著清晨寒風在客運車站等待上山的早班車。

抵達溪頭已經是兩小時後的事。要不是耳朵聽出了耳機循環播放的Rachael Yamagata歌曲中還夾雜着客運音響播放的70年代那卡西,我不會發現原來準備下車的乘客清一色全是身穿登山裝手持登山杖的阿公阿嬤,還有我身上的雙排扣長版風衣和厚重的骷髏頭造型圍巾有多不合時宜。

進入園區後我沿著步道一直行走,一向喜歡規劃完整的我走上這個不知目的地亦沒有終點站的旅程,或許芬多精除了讓人愉悅外還能帶來勇氣,就算迷途在這片霧氣瀰漫的綠意中其實也沒有太大所謂。

步道旁的樹種得不算密實,讓人可以好好看清樹的樣子。高大筆挺的樹木圍繞在身邊,抬頭一看樹枝和葉子交織成一幅優美中帶點詭異的幾何圖案,因穿過雲層而柔和的陽光照射在樹幹上,這種靜謐的感覺實在太美好。我收起了慣用的數碼單眼相機,改以底片一張一張的記錄這段旅程。 不需對焦、不設光圈,就憑直覺隨意的按下快門,好像這樣未經刻意雕琢才能凝住那天溪頭的樸實與溫暖。

因為溪頭我在回國後也開始觀察起樹的形狀,才發現就算品種和生長條件相同的樹木也未必會走向同樣的路,就像我家樓下走道兩旁栽種的小樹在長期乾旱下開始枯萎落葉,但在它們之中卻有一顆開出了最燦爛的花。

2 comments:

  1. 虽然写法与以往不同,但主旨清晰明确,是侞鴐的一贯的优点。然而,简练的字句更符合一针见血的文风,若是为了撑字数,不妨稍微拉长一下结尾那幅画面的情绪。

    但“拉长”不一定是移动视线,就如电影的定格镜头,亦可模糊或对焦,非是固定状态。这画面感的营造,恰好又是侞鴐擅长的。相信有了这一过程,能缓和前文的抽离感—— 尽管老师觉得这份“抽离”是好的,事实上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会显得有些正经或太过理智,仿佛隔岸观火,有点淡漠。呵呵,我还是觉得有点“融回”会比较好… 不需要太投入,就是蜻蜓点水般,稍稍触动即可,让“抽离”有个呼应点,似乎就比较立体。

    全文中,最喜欢形容捕捉溪头景象的那一句。从那句话,看到了严谨中的一丝松懈,也正是溪头魅力的所在。小可惜,收得有点太快啊~ 不过呢,完整性是有的,也让人读之有物。

    PS: 嘿,用词方面我不重复啦!太挑剔了,不好意思 XD 后来再仔细读,觉得“凝住”确实最贴切了。

    诗敏

    ReplyDelete
  2. 很喜欢描写叶子和树枝交织成几何图案的那句描写。但可惜只那么一句就结束了。后面提及的收起数码相机,不用对焦,不设光圈等等的“摄影术语”的罗列,反而破坏了作者想要建立的自然的,非人为的溪头美景。前几段的背景介绍太过详尽,占据了后面对溪头描写的笔墨,感觉作者的景物描写没有发挥出来,读者(在下)没看够这溪头的美景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