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最后:黄芳

Thursday, April 24, 2014

最后:黄芳



福州鱼丸

踏上一段迁移之旅,我的心并不是抱着期待,有的是无限的忐忑不安。对于City-state,我不是很了解,也并不向往。过惯了无忧无虑的乡间生活,城市的摩登与疲惫只会是一种无形的枷锁。

拎着沉重的行李箱,踏出机场的那一刻,眼前这座城市的碧绿与清洁引发诱人的吸引力。一路上播放着孙燕姿的闽南语童谣“天黑黑”,穿梭在一排排高大的雨树林中,似乎感觉到这座城市中的那一丝静谧与熟悉感。

常听别人说,当你爱上某个城市的食物,那么你就会慢慢喜欢上那个国家。这里的美食有着它独有的南洋风味。小贩中心的海南鸡饭配上辣椒是一种我从未尝试过的美妙滋味。印度煎饼沾上浓稠的咖喱,卖的是师傅那灵活的甩饼手艺和绝妙的配搭。吃惯了中国式早餐,豆浆配搭刚出笼的水煎包,却被那涂着淡绿色Kaya的吐司所吸引。

来到这座充满班兰香与椰奶的南洋城市多年,发现自己的胃已渐渐被这样一座热带小岛的美食所收买。可是,再多丰盛的美食也无法缓解我的乡愁。曾经试着去牛车水的唐人街找寻我迷思的中国风味,却被那一座座的楼厦建筑以及五湖四海的游客冲淡了之前不同方言文化的味道。点了一碗手工鱼丸汤,吃着那着实的鱼丸,心里却对家乡的福州鱼丸意犹未尽。

每逢过节,家里一定会举家合做手工鱼丸,形成了我对家乡独有的迷恋。福建位于沿海,海产类甚多,以致福州鱼丸的独特风味变成福建的美食之一。福州鱼丸做法简单,准备功夫却十分繁琐。记得奶奶一大早就会去市场购买鳗鱼肉剁成肉泥。然后,加入适当的蛋清以及淀粉搅打成洁白的鱼浆。接着把五花肉剁碎,加入葱碎、盐、油以及胡椒粉等调味成馅料。制作福州鱼丸应该是我们几个小孩最愉悦的时候,经常围绕着那盆白胖胖的鱼丸,一边等待,一边聆听奶奶述说着关于福州鱼丸的传说。

闽江之畔的渔民因为厌恶鱼产类而巧思的丸子做法,结果却另有一番风味。看着那一颗颗刚挤出的光滑完整的鱼丸浮在水面上,不难发现奶奶对这鱼丸的传说一次比一次长。奶奶的脸上已布满了皱纹,一条条爬满了面容,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一双憔悴的眼睛已经快深陷下去,却总是笑眯眯的。嘴里是两排整齐的活动式假牙,说话一快,上排的假牙就容易脱落。可是,她仍然不厌其烦的以故事来安抚我们等待的心情,用那双粗糙的手灵活地为我们制作鱼丸。

制作过程结束之后,奶奶便会在炉灶上安置一个铁锅。铁锅里冷水的温度慢慢地上升,六十度、七十度、八十度,当它完全煮开了,便是下鱼丸的时候。当鱼丸在锅中煮熟后,加入油、盐和葱白做调味,便是一碗口感滑润,口味鲜香不腻的鱼丸汤。曾经为了逃离这座城市,回到我熟悉的乡间童年生活,心里便会默默地倒数着,第十七天、第十六天、第十五天。懵懂的我一心想着回家,为的是建构更多我在奶奶身边的回忆,也是为了那熟悉的家乡味道。

一盆九十八度的水,就快要沸腾了,差一点就会变成水蒸气,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出现。但若你决定让它加热到一百度,再停止燃烧,使水蒸气冷却下来,水还会是水。同样,来到这座城市多年,我已经慢慢地被南洋文化与特色所吸引。但是,奶奶亲自制作的鱼丸依然是我最想念的味道。比起城市里的繁花似锦,我更喜欢回忆中熟悉的人情味。六十七粒、六十八粒、六十九粒,我和堂弟一边吃着手中的棒棒糖,一边耐心地数着盆里那一颗颗漂浮的肥胖鱼丸。

(食物是最真实的路标,咀嚼吞咽然后化成我们的五体四肢,同时唤起通往家门的记忆,几乎都必须经过肠道。书写是一种来去之间的知味,在漂泊中驻足回望离散之初,恳数婆婆和鱼丸的一切,人生的遗憾也就可以一粒一搓慢慢趋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