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音之城
阿城走在街道上,双手插着裤兜。傍晚的街道人潮汹涌,行人拿着公事包,推搡着彼此。一想到迎面而来的人群可能会撞上自己,阿城充满了不适感,烦躁地挠了挠头。这座城市虽然人多,但到处都弥漫着荒凉的气息,像无人问津的古墓。阿城抬头望向天空,此时的天色渐渐逼近黄昏,云絮被揉碎,飘散在暮色中。大片天空被办公楼遮挡,透明的玻璃窗內装着无数个小人儿,他们被困住,无法逃离。身旁的车一辆辆闪过,红的、白的,还时不时掺杂些震耳欲聋的喇叭声。走在这条看不到尽头的道路上,阿城突然觉得恍惚,他不知道这些车要驶向哪里,也不知此时是否又是他的幻觉。
阿城的家离单位有好几公里,这里的公共交通不太方便,下班后阿城都需要走大半个小时才能到家。平时在路途中,站在树枝上的的百灵鸟会献上几首歌曲,路旁的街头艺人也弹着吉他微微哼唱着。这些会使阿城放慢脚步,也不会轻易感到寂寞。但是今天,树上的百灵鸟张着嘴,却发出了噪鹃的叫声,街头艺人也消失了。人群机械般地走着,周围的聒噪声被压制,只剩下轻微的电波声。奇怪的事情接踵而至,阿城被一阵莫名的恐惧和孤独感袭击。他加快了脚步,只想快点到家。
这时,阿城发现远处有一团浓烟。不断升上的黑雾几乎遮盖了整片天,也掠夺了晚霞。阿城向着灰暗走去,每踏一步就能发现脚下的小草变得愈发焦黄,最后他抵达了一块贫瘠的土地。在那块土地的中央,人们围着一个巨大的篝火,手中握着千奇百怪的乐器。少数人背对着火焰,像是在做最后的道别。人数还在增加,拿着乐器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还有两三人卖力地推着钢琴。阿城看着眼前的一幕,目光有些呆滞。缓过神后,他拼命挤进围着篝火的人群,想探个究竟。面对焮天铄地的火势,人们非但不畏惧,反而不停地把手中的乐器往火里送,小提琴、吉他、月琴等等。无数张乐谱也在燃烧,发出了如幽灵般的嘶吼声。火越烧越旺,望着火中的琴弦一根根崩断,阿城想起了上个月政府颁布的法令。
在人类可以通过复杂的代码,抛弃感知能力的第八年,一项新的政策全票通过。根据刑法规定,所有居民必须焚烧自己的乐器,任何跟音乐相关的事物都不应该存在,违背者可判死罪。在这个世纪,代表无数个时代的音乐将被抹去,一切声音将只专注于功能。只有使人类进步的声音才有被保留的价值,比如清醒的闹钟声、工厂运作的机械声、公路上的引擎声等等。音乐作为生产效率的敌人,必须被消灭。当音乐和人文都变得不再重要,那些试图从音乐寻找慰藉的人类就会被视为反叛者,所以应当得到制裁。
阿城终于到家了,被黑暗笼罩的房间内似乎什么都没有。灯还没开,阿城就锁上铁门。在扣上防盗栓后,他踉跄地走向自己的房间。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阿城打开了密室暗门,歪歪斜斜地下了楼。他取下书架上堆积了许些灰尘的盒子,虔诚地揭开了它。看着里面的物品安然无恙,阿城的身体随着一声慨叹,靠着书架渐渐滑落。在漆黑和肃静中,阿城畏缩着身子,吹响了母亲留给他的陶笛。
(民谣吟唱过的这么一天,the day the music died竟是一则末日寓言,文明崩坏灵魂毁灭,科幻臆想的情节,何尝不是人性倾倒的前奏,布局还可更为圆融,倒叙说来或许更有余味,但是书写作为存在性的反思,不以典型的残垣败瓦,突出满目疮痍的题材,构想新颖奇特之外,文字也就更具震慑的力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