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Saturday, January 30, 2016

廷秀:三片记忆


恐、吓、怕

我回忆里的不快乐,反倒最深刻。也许你会觉得我很悲观,然而,正是这些不快乐,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坚强。

【恐】

“亿轩…亿轩?”气喘吁吁的寻找换来的却是课室里桌椅的凝视。天色渐暗,校园里几乎无人烟,“妹妹一定是自己回家了!”我心想。走下楼的那瞬间我猛地倒吸一口气:“天啊!谁把铁门拉下了!我不想被困在这里!”许多恐惧忽然袭上心头。我慌忙奔上二楼四处寻找出路,却发现其他楼梯口都封死了。“有人吗?”我颤抖地呼救着,但却没得到回应。黑暗慢慢地吞噬我的勇气,我从二楼的围墙往下一看,脑海中浮现一个冲动:“跳下去吧!” ,我绝望地望着一楼的草坪,身体往前倾,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一楼传来:“是谁在二楼?”。

【吓】

我凑上前去,只见两个女同学面对面坐着,她们中间摆放了一张附有英文字母的白纸(“Ouijia Board”也叫“碟仙”,可用来招幽灵)。当时课室一片肃静,只听见两个人的声音。

“我叫Elieen,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Elieen小心翼翼地开口。
“我叫Joann,你叫什么名字?”Joann接着问。

她们俩把食指放在纸上等待“它”的回应,围观的同学也都紧张得不敢出声。突然,窗外刮来一阵风,桌上的空瓶子乒乒乓乓掉落在地,“哇啊……!”大家尖叫连连,你推我挤地冲出了课室,拼了命地往食堂跑去。

那是我们第一次玩Ouijia Board,也是最后一次。

【怕】

“怕”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敌人,它一直藏在我心中的某个角落,等待激发。它与我的第一次交战是在考O水准期间,懵懂的我被它突如其来的攻击伤得遍体鳞伤。就在我最脆弱的时候,一位猛士出现了,他就是我最亲爱的爸爸。

当时因为考试压力大,我开始严重失眠,天天只想着如何入睡。失眠一天比一天严重,就连忧郁也找上门来与我对峙。它们联手出击,让我害怕得常常以泪洗脸。爸爸看见我痛苦不堪,不断地鼓励安慰我,哪怕是每夜凌晨把他叫醒对他说一声“爸爸我睡不着”,他也会无怨言地给予我心灵鸡汤般的辅导,让我害怕的心获得了一丝安慰。我知道,如果没有这位猛士的出现,或许,我永远都学不会对抗这心中的敌人。

(叙述不甚流畅,句式也呆板单调,整体欠缺故事性的周延,『恐』似乎无中生有,『吓』神经兮兮不过还算逼真,『怕』阐述亲情却显得肉麻。)

Wednesday, January 27, 2016

三片记忆:k.d.



那些21克

公公和婆婆(1981)

棺材橫擺客廳,兩房式的生宅勉強容下死亡的暫駐,走動時都得饒過邊緣,再看一眼公公已經掏空,但是應該還有留下什麼的老軀。客家道姑準備最後的送行,誦經與香火一起局促的繚繞,大家雙手合什擠在門外,只有我和弟弟沒哭,還有婆婆。婆婆一貫沉默,穿著木屐蹲坐牆角,雙眼渾濁恐怕是預知了,在悲傷如煙塵還來不及完全消散之前,她也就會見到公公了。

小叔(2006)

叔叔得了病後都坐輪椅,用怪異的脾氣度過篳路藍縷的半生,可是在瞑目的霎那,所有苦難遠去之際竟然也走了,生命彷彿更像是一種錯覺。殯儀社的人耗了一陣,才把叔叔的雙腿拉直平放,骨節咯吱咯吱彷彿還在掙扎,最後一次去遷就,這個世界固定的形狀。然後我們嚴肅的決定,把輪椅跟那些金銀紙一併燒掉,因為我們仍舊想念,那個殘破而且沉重的本體。

父親(2014)

醫生淡定的講是最後一面,聲音和病房的空氣一樣,有消毒藥水清洗過的端倪。母親急忙伸手撫過父親的額頭,掃過髮梢稀疏,轉身鬆了口氣說,還有溫度,還在,招喚我和弟弟圍上,說些讓父親安心離開的話。時間比父親的鎖骨嶙峋,盤踞在消損腐壞的臟腑,以及乾皺深陷的眼窩,我只在心底努力回想,那些极少但是確曾發生過的,父親過去如現在溫柔的片刻。

晓惠:再生诗(旁听)


熟不悉

不浪漫的;
石化鱼
呼吸 纠结
海水的忧郁
过去是如今的



(断句别捏,诗文有点断裂,不过局部的质感颇佳。)

怡蓓:再生诗


夏江南

小小的東南風
過客三月寂寞的街道
城窗緊掩
等等等,季節美麗的開落…

(首句稍有诗风,不过整体对原诗之情怀和咏调无甚改换。)

姿洁:再生诗


動靜

散步在沒人的小巷裡
思維抱著身軀沉沒
喧嘩和今天擦肩
敲碎又一窗心事

(诗句描述衔接无隙,有点朦胧幽微,读后带有余味。)

鄢英:再生诗


不愿

沉默是悄悄的招摇,似云彩,
柔波的荡漾不为水草,
轻轻的梦,浮在天上,碎了,
我挥别夕阳,但放不下甘心。

(前二句的意象充满质感,后二句的情景偏俗。)

沁霖:再生诗




不敢觸碰,泡沫如奢望
午夜夢迴是唯一依傍
無從抑制,狂濤如思念
手中緊握是你的姓名

(诗句稍有延宕,诗意因此受阻,不过情感的起伏历历。)

多多:再生诗


矛盾

比較感傷的有
一百歲葬禮一百零一歲死
永不老去的窮
屋太小多疑太大
而不愛我的男人 都更誠實
世人倒立 為了不讓現實主義上頭

(诗句庞杂了一点,趣味和张力因此稍有松弛,短诗应该见好就收。)

向红:再生诗


老頭的顧忌

燈下的櫥窗
抽屜的照片
閃爍的鏡

褪色的自己

(并列物象呼应题目,诗法的运用和调度精确,而且关注老人的立意超越。)

慧敏:再生诗




来访的经血冲洗精子
吊在空巢的日子
只剩下
饥饿的卵子虚无地
守寡

(原诗极难再生,虽然直取意象,难得还是衍出了女人的另一种模样。)

勇庆:再生诗




颤抖的路走在身后
是花落
遇见的等待长在树前
是花开
阳光在旁细听盼望
是我们

(首句意象崎岖不俗,可惜无能延续,断句的手法还可琢磨。)

艺君:再生诗(旁听)



明天


溫溫的字跡裡面
投下一枚
褪色的
閃電


溫暖

留意
風中的行人
凝視我有
一支
褪色的香煙


房子

喜愛
硬幣的暖
窗簾的塵
在幽暗裡,鎖著
你的名

(三首皆有暖意,虽然稍有歧出之处,不过诗想奇大。)

周舟:再生诗(旁听)




每一条河
都是山
和海
各自离心的
错误起伏

(诗句如入天地自然,但又纠结人性心思,揽尽风流。)

璐仪:再生诗


青春誌

清风听月星光语
落叶足音苔径上
古藤老树恋歌唱
青春驰过如梦去

(七绝形式古词情怀,浪漫的眉眼俱在,就差比较『现代』的质感。)

周昊:再生诗(旁听)


入秋

这些镜中的日子
薄如铅华
一如爱妻站在窗前
成熟的脸
洗尽淡妆

(好诗就像最深刻的思念一样,往往不动声色。)

俊良:再生诗(旁听)


這也是沒有比我多

繼續睜大就是
懂得沒刮鬍子的時候圍過來寫詩
好讓電動玩具看著眼睛打球
培養藝術家的特質
低下頭的樣子,但也不像
得獎作品。要加上點注釋
避開寒流

(试图将话语拉长而凑不出氛围和感觉,不过局部略可咀嚼。以下尝试再生一首。)

藝術家

低頭
不刮鬍子
懂得寫詩
但避開註釋

檐雨:再生诗




下沉的星星如梦充溢
合上眼便
消亡的  记忆

忧郁的手按你预期
将我的身体量成诗
刻在沉默
空心的树

(抒情的意象和节奏完整,诗句充满想象皆有惊喜。)

嘉盈:再生诗




等你的过程
好慢
慢到胖的我饿瘦了
倒了
不相信你爱我的心
冷了
我相信你最终还是会望向我
真的

(两字一行辅助语气的写法可免,字句和情境的构成俗了一点。)

Monday, January 25, 2016

再生诗:k.d.



超現實主義
(再生自夏宇《簡單未來式》)

文明老去
螞蟻們感傷的蹲在
夢的屋角說:
「一個世界的完美
在於矛盾,永不消失
的距離。」


塵世
(再生自席慕容《一棵開花的樹》)

陽光走後
我在落葉
而你
你已經美麗過了


虛無
(再生自顏艾琳《潮》)

精子剛來過

周昊:一页自己(学长)


更黑的地方

据母亲透露,周昊这名字是父亲的女同事起的。这使我恍然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某种见不得光的晦涩中。童年与青春期最怕开学第一天,总要找适当机会,驼背弯腰唯唯诺诺地向每位老师解释自己因视力不佳需坐前排。老师打量我身高,犹豫片刻后指了指第一排的最角落。我感激他们,并愧疚于自己添的麻烦,以至鼓不起勇气再让他们于靠近我的白版写,或字写大点。因为那头与中间对我还很模糊。但我深信老师,即便常常被同学推倒在草地上,却坚持不起来,因为老师说做错事就得改。在等待推我的人伸手扶我的漫长岁月中,渐渐发觉文字的摩擦会产生光火。于是,为了看清它们,我便往更黑的地方走。

(最好的文字,总是在光暗相间的所在,跟我们彼此互看。)

俊良:一页自己(学长)


自己300字

我是俊良。我的意思是: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俊良。因为,有时我是「阿良」,有时我是「春联」,那是专取我英文名字来发音的,但有时他们干脆不叫我,他们叫:「喂,你来!」而我总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认为合理不过。喂!关于自己,我再举个例子,好吗?我很适合做一些重复的事情,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我有点不快,但是又得承认。比如说:钉纸张这件事。我要求订书机侧着角度钻进纸张的角角,然后不偏不倚的压下去。翻去第二页,顺着钉子的轨迹,褶一条贴身的痕。那才算完成一件事情呀。有个朋友波,就和我不同,她喜欢竖着钉的。为什么偏要说钉纸张呢?我不很确定,但我们总是喜欢多说些自己的。勉强说些意义来,大概就是:我是很整齐的男生吧。方方面面的整齐。包括我的脸,虽然不特别好看,但算是整齐,至少不重复。

(最好的文字,如果没有别的标准,其实就是和自己一样。)

阮樹瑞張:一页自己


棉絮

第一隻麻雀劃破清晨的凜冽,一躍落在無名的樹中。三月的故鄉早已入春,怕是對天空依戀,雪不偏不倚地在棉花樹的枝椏上長了出來。冷不防的一口北風,那茶色小個子隨風搖曳,枝上的雪被風溫柔的捧起,不慌不忙地沐浴在依稀晨光之中,享受著棉絮短暫而漫長的流浪—時間也彷彿靜止下來。

肯定的是,對棉絮而言,可以飄泊已是難得之事。縱然對未來的未來,她不禁感到惴惴不安,但亦感激北風牽著自己到處闖練—感激那溫柔的懷抱,讓她不再永遠滯留在世界的某一角落。

我不是那懾人的落紅,也不是優雅的飄雪;我是那株無名樹上的一片棉絮,安靜地守著我的位置;等待風的揚起,將依偎的我從枝頭送到一直仰望的天空中。

棉絮從不落定,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漫舞著。

(抒情的架势十足,文字婉约而有韧性的质感,甚至还有点哀艳缱绻,自然写意的风雅信手拈来,氛围虽然绝美,但是总有距离。)

艺君:一页自己



自画像

“她”熱衷於一個遊戲:在鏡子裡面找自己。過程可能要發一點內力,彈開不必要的孤光倒影。“她”甚至認為得很哲學,世界上再沒人認識這個秘密。

當“我”離鏡子很靠近很靠近,“她”才有辦法從鏡子的縫隙裡拉一拉自己。到底要多靠近?大概就是“我”鼻尖到“她”鼻尖的距離。遊戲設置了一些很科學的引力,只有“我”能單方面向“她”靠近。過分緊密的距離到,縫隙裡只塞下兩顆突突的泛著紅血絲的眼睛。所有的感官都聚集到了鼻尖。這時“我”和“她”終於連接到了一點。然後這個遊戲就要很小心地開啟。

不要問“我”任何問題,“她”沒有嘴巴回答你。不要打聽“她”所有過去,“我”的耳朵藏在不遠裡。如果可以,就盯著“我”的眼睛,所有的情緒都會在鼻尖裡。

突然有一晚,“我”站在五米的距離,“她”揮揮“我”的左手,放在了“她”的右耳朵。刮過指縫的風似 “我”的舌。“她” 卻什麼也沒有說,因為“我”沒有耳朵。

OS
我很想把“她”叫出來和我談談心。
問“她”是不是也叫做林藝君。

(我/她之间的结构有点繁复,句式的节奏和押韵稍有刻意,虽然不无过于取巧之虞,但是终究是难得的写作诚意,以及一种想要认清自己的心意。)

向红:一页自己


游魚

向陽之處是回憶的起點。
紅彤彤的臉頰是初次相遇的顏色。

我叫向紅,紅色的紅。一隻剛學會游泳的魚,額頭很高(但不是羅漢魚),總是留着一頭平劉海來遮住。家中排行老二卻似老大,有着姐姐的雙眼皮及妹妹的矮個子。曾經在爸媽的魚缸里被悉心餵養了十八年,二零一三年的某一天從馬來西亞柔佛州漂游到新加坡。由於年少時不小心染指了文字,所以把自己託付給了中文系。輾轉了兩年才發現,過去沒什麼成就,未來沒什麼夢想,目前唯一覬覦的是那些突然從呆板生活中冒出來的詩句。生活是如此地麻木,至少該有那麼一點懸念來支撐著。生活即是如此地麻木,至少還有你們陪我遊走在世界的邊緣。

(开首两行诗句似无必要,文字已有不俗的底蕴,驾轻就熟细数自我内外,明朗通透之中足见对于书写的自信。)

唯玮:一页自己


www

我是家中独女。幼儿时期被周围大人称为“画画天才”,得过几项县里的三甲奖。有一次画了一幅画,拿给大伯欣赏,期待着他的赞许,但得到了质疑是否出自我手,从此渐渐迷迷糊糊地失去了这“天赋”。童年的我发育不良,服用了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的专对付营养不良的稀有西方保健品“软磷脂”。从此发育过剩,小一至中四都被标签在“严重超重不健康儿童”群体中,连续两年清晨六点半提前到学校操场报到做晨跑。中学毕业假期中打鸡血似地运动减肥,在不绝食的情况下瘦了三十四斤。

偶尔喜欢站在繁忙的街道观看来来往往的人群,看着他们说话的神态与精神面貌。我以为我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生活在一样的环境,吃着口味相同的菜,或许就能得到相同的灵魂。然而,我一直只是在旁的观望者罢了。上大学后时常想着毕业后要干嘛,最理想的就是回老家买一块地种桃子。

(行文有点deadpan的意味,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从生活的俗中取趣,反而凸显了另一种书写的豁达和精彩,毫不费力的描述让人叫好拍案。)

曦君:一页自己




偶尔抬头看一眼拳头大小的圆形天空,我的城堡只剩一扇天窗。
次元壁围出我的个人花园,立个“俗人免进”的牌子,只和手办人物喝下午茶。
游戏闪烁的画面,键盘酷炫的背光,是城堡里昼夜不熄的明灯。
码过的字,涂过的画,参差不齐的砖逐渐砌成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一张机票,一个行李箱,一本轻小说,一个人的日子居然很好过。

生日时请小伙伴们做客,每人只分到一口蛋糕仍然吃得很开心。
把双鱼座的性格特征背得一字不差,在同学们面前夸夸其谈出尽风头。
一笔一划教同桌写我的名字,赵曦君,“曦”字要写得很紧凑才能挤进一个小方格。
睡前听爸爸读《格林童话》,我想当公主,却不想整天束于城堡。
再往前的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时天空辽阔,风光正好。

(类似蒙太奇的组搭,虽然只是闲适的几笔,不羁洒脱的风格却是自生字间,整体有点缺裂,文字不坏,可是这种写法不宜养成习惯。)

书雅:一页自己



今日味道

Burberry Touch for Women ,一直欣赏的味道。成熟优雅、沉稳感性;有那么一点特别,直接简单;比如,用木塞装作香水瓶的脑袋,如一而终、从里至外地散发本性。

La Prairie Midnight Rain,女孩恋爱的味道。大胆年轻、活力奔放;飞跃几万公里,在异国牵手、相恋;闪闪光亮的瓶身也抵不过两性相吸的魅力,雨滴状的身形,即刻倾倒,像是被撞晕后的爱情,放纵不羁。

Giorgio Armani Sì,找回原貌的味道。自信独立,坚韧十足;肉粉的水色充满即视感,但却不肯被泛滥的大众蒙蔽双眼;兜转一圈再驶回起发点,不断绽放女性霸气风范;

Coco Mademoiselle Chanel,性感撑场的味道。大牌时髦,是鄙视且又钟爱的矛盾体,因那不是现在能承受的味道……这些香水,悦人、阅已,伴随今日的味道。

(看似商业广告文案,不过却是以恋物的情态,将气味作出烘托自我的比喻,无疑对准了现代人的身份凝聚,但是相较于香水的无孔不入,更好的文字则是似有若无。)

多多:一页自己




只要话题涉及到自我,对于我来说,名字就成了一个避无可避的话题。老故事总是要一遍遍重讲,来替我接受四面八方的“哈哈哈哈”。这个名字,我妈说是姥姥起的,姥姥说是我姨妈起的,我姨妈说是我爸起的。传到今日,来源已不可考。但我仍记得那是一个连空气都泛黄的九月下午,小学第一天报道,同学们和家长坐在一起。被班主任叫起来回答测试问题。问题是几加几等于八,人群替我给出的答案是哈哈哈哈,而我站在善意的笑声中成了一个小番茄。很久之后,偶然读到梦枕貘在《阴阳师》里借安倍晴明之口说了这样一句话:“名字是最短的咒。”而咒,就是一种束缚。就如同名字被叫的次数多了,就真的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从此我就有一个错觉,如同第一次变成番茄那样,好像每一次被叫到全名,我一个应声,灵魂就“嗖”地一下朝着叫我的人飞过去,脸就跟着红了。这种现象,我称之为尴尬咒。


(行文简炼爽朗,从名字铺排身份的觉悟,颇能挑起读兴,可惜结尾有点草草结束显得落空。)

承耘:一页自己


翻车鱼

上帝在数羊儿的时候睡着了,一只迷途羔羊趁上帝的不注意,逃到尘埃中打滚。上帝睡醒后,抓住羊儿问:“你为何如此?” 羔羊想了想,说:“只是想做只翻车鱼。”

相传翻车鱼是种脆弱的生物,受不得一点惊吓。正是这种一吓就死的特点,让人觉得特别蠢。 此鱼长得肥扁,眼睛大而呆,论好看来说,绝对排不上。不知为什么,她就想做一条翻车鱼。然而,人生有起有落,鱼生强食弱肉,看似不同,却又渺茫相似。人有心脏,当心脏被撕得四分五裂的时候,仿佛到了精神的边界,恍恍惚惚,站不稳,却又被紧紧的束缚着,容不得自己踏出一步。翻车鱼呢,它的心脏太过于脆弱,导致还没有仔细品尝人生的起伏,就被小小的刺激而惊吓死亡。

她抓起自己破碎的心脏,缝了起来,顶着烈日继续在尘埃里徒步。看着翻车鱼,在体验人生的那一刹那死去,也许是上天给予的最大恩赐吧,没有之后痛苦的挣扎与折磨,短暂却又惊奇的一生,任自己的身体在海水里漂泊,随着浪涛而浮动,这原来是一种自由。而她还可以呼吸,可以挥动四肢,可以吐出音符。原来是这样。

原来她不是翻车鱼,一直都不是。

(沧海蜉蝣而天地一粟,字里行间皆见朝暮自我的思索,带点凄厉哀怨的气质,可是又有春暖花开的胸襟,诚挚纯美的文字就有隽永。)

子恩:一页自己


“好”人

当有人需要帮忙时,她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好’。即使有时能力范围不足,也不好意思拒绝 。随着许多事情的发生,渐渐地有些领悟。因为她的一声“好”,耽误了别人寻找其他支援的时间。因为她不够勇敢说“不”,常硬着头皮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现在当她决定做个“好”人时,都会有所犹豫。 可是,却好像有种使命感似的,很多时候依然会说“好”。

当心情不好时,别人关心地问她一句:“你还好吧?”,她还是会回复一声“好”。她并不非要逞强,只是以往心里藏着个比较实际的自己,觉得心情是种情绪,如果说不好,别人也不能帮她调整。后来发现,其实说实话,把不好的情绪发泄一番,也许会对自己更好。因此,当有人问一样的问题时,她便会尝试不再给“好”的答案。

你好,这是黄子恩。她暂时还是个“好”人,但她在学习怎样不当“好”人。


(好不好之余不妨添加细目,否则显得稍有繁琐和含糊之处,不过文字的摆弄平稳,掌控的能力不错。)

德威:一页自己


记,念

一棵大树,茁壮地,茂密地,不论刮风下雨阳光灼射都不停地往高处生长;一段人生,绚烂地,紧凑地,不论阻碍受累茫然失措都不断地往高处成长。但同时大树只是不断向上向旁壮大自身竭力生存,如同我至今的人生般,只是漫无目的地走在父母用血汗为我铺盖的踏脚石上,用瘦弱的身躯游荡在所谓普遍认知的顺遂人生中。生长在无需为生活担忧的家庭里,我的童年都是规规矩矩由父母为我引导道路,渐渐地,憧憬的梦想不觉消逝。读书吃饭睡觉,日复一日的生活也只是履行职务的例行公事,与朋友谈笑间流露出的风趣幽默,恰好能够作为我灵魂最深处阴暗情绪的衬托。无数个静谧的深夜,只有蝉鸣虫声陪伴我观赏一段段不着边际的想象,像疯子般一个人躺在床上时哭时笑,却在每一刻感受着最真实的自己。曾经为了友情的背叛在训导处惹事,曾经为了爱情的挫折三天不吃不睡,经历没有使我成长, 只不过变相让我自以为是的单纯一幕一幕摧毁。带着仅存的泪光,我学习坦然,学会了把沉默延长,养成一种习惯,只把深夜的时间留给自己,包装,收藏,作为我存在过的记,念。

(文思文笔皆有圈点之处,但是行文堆砌辞藻的痕迹明显,而且流露的情怀情感有点矫情刻意,消磨了该有的感染力度。)

闵怡:一页自己


一直以为人生的道路是顺畅的,至到小六会考成绩发表的那一天。那时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低潮的时候。那时起,开始积极努力读书,一心想考进大学。周边的人常取笑我,说我没私生活,没有享受叛逆的乐趣。回想起那年轻的时候,心里感到一丝后悔。但也可能是因为内向的性格让我认识到一群宅女朋友。就这样快乐度过了中学时期。经常听到人说中学时交的朋友会是一生的朋友。虽然到了不同的学院,但感情依然很深。在学校的我和在家的我有差别。不常在学校交流的我,一到家里看到家人就会开玩笑,搞出奇怪的事情。别人常看到我们家时就一定指明我就是妹妹。不就和弟弟身高差十公分,格子较小和行为都比较幼稚。我也是有成熟的一面!已21岁的我,希望尽早毕业!

(像是交代成长的旧账,文字近于作文式的陈述,所谓“奇怪的事情”其实可以发挥,不然呈现的面目即是千篇一律。)

张诗敏:一页自己


人生主角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有些人的人生比较刺激,但有些人也只是那么平平凡凡地过着日子。平凡没什么不好。我喜欢平凡中的幸福,平凡中的安全感。但是就像看着湖中的静水时却渴望看见波纹,我内心处偶尔也会渴望一些人生中的刺激感。韩国电视剧是我发泄这种情绪的管道之一。跳进戏中的我,不只能尝试当不同的角色,同时也会反问自己如果是戏中的主角的话,反应会如何?台词会一样吗?朋友都说我入戏太深,但是我认为从戏里真的能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既然我并不是什么大企业家的千金,也不是从小就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人生就像一般人那样平凡,那么自己随时出入刺激的剧本,也算是人生中的一种小刺激吧。

(人生如戏但绝非韩剧,整体略显平铺直叙,简单的概括坦述欠缺起伏,写作不像人生追求平凡,多一点曲折才有剧力。)

季莹:一页自己


不会游泳的小虾

大海里的虾子都是成群结队的,而虾群里每一个虾子都长得一样。但是虾群里的其中一只小虾却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小虾常常告诉其他虾说,“我的虾糕是最丰富的。不只有苦涩的味道还可以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小虾的愿望就是离开虾群去探索那无尽头的大海。

遥望无际的大海,拥有着可怕的未知。 小虾每天都会遥望着大海,心里希望可以去探索大海的深奥,但是身体却离不开虾群。

“不要离开虾群,大海是非常可怕的。若你离队了就很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你的朋友和家人了。你看那些离队的虾子,只有0.01%的虾子能成功的辉煌回来。”

这句话常常让小虾不敢离开虾群,久了就变成是一只不会游泳的虾。

而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就像那只不会游泳的小虾一样,不敢冒险去探索世界。

(寓言体的结构有点稚嫩,不过叙述总算轻快,童稚的寄托也颇能突出天真纯朴的性情,引起阅读的投入和亲近。)

士贤:一页自己


味道    

很多放不下的味道何不用时间将它保留,熟悉的瞬间它们一涌而出。记得小时候非常喜欢烟草和龙井的味道,它们的拥抱和关怀伴随我长大。后来,我离开了那片土地,下南洋,游西方,来到了靠近赤道的她。味道并没有离去,只是去旅游,累积新的冒险和感伤。

年少时我遇见了她,甜甜的发香让我无法自拔,不知何时它慢慢地淡去,留下一丝忧伤。长大后我明白,一个成熟的男人要有男人味,不是体臭,是应该付出的责任和承担。我将每天一点一滴的男人味保留下来,希望遇见有女人味的她。等待的多年,我看惯了太多的虚情假意,貌合神离,也慢慢相信熟悉的发香不会回到原点。单身的自己也喜欢上了古龙水。

喜欢CK的绅士、Bvlgari的阳光、Hugo的神秘和Armani的坚强。

我要澄清我不是臭男人,只是很寂寞。

(围绕气味的写法有趣,不过也多少有点情怀式的促狭,整体基本流畅但却也不够精准,男人与文字一样必须往成熟迈进。)

美玲:一页自己


自我介绍

黄老师好!接下来我会好好介绍一下我自己,希望您看完后会更了解我。我叫林美玲,是中文系大二的学生。我呢,瘦瘦高高的,瓜子脸,淡淡的眉毛,一双不大的眼睛还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挺文静的。不熟悉我的人会觉得我很冷漠,不爱说话,很难接触但熟悉我的人就觉得我是个热情,聒噪,说话根本停不下来的“小疯子”。我就是个外冷内热的人,看起来冷冷的但有颗火热的心。我的个性有点迷糊,记性也不好,常常忘东忘西,虽然已经大二了但还会经常在学校迷路。空闲的时候喜欢看小说、看韩剧、逛街。压力大时喜欢跟朋友聊天或是大睡一觉,一觉醒来什么烦恼都忘的一干二净。大概就这样了,希望这个学期可以跟老师愉快的度过! :)

(寻常说话的口吻模拟,不过至少通顺,但是写作毕竟不这么一种随性的表现。)

Sunday, January 24, 2016

李竹:一页自己


没上小学之前,我就不怎么省心。

妈妈对我说:“你千万不要玩火,烧了房子我们就要住在大街上了。”
我觉得住在大街上好像还蛮有意思的。趁我妈不注意,踩着小板凳从炉台上偷了一盒火柴,在床上玩了起来。火柴上的火焰还来不及吹灭,我妈就回来了。显然,我想住在大街上的愿望没有实现。

姥姥对我说:“你在这里等着,姥姥去楼上给你拿水壶就带你去公园玩。”
我点点头。但是在姥姥转身走进楼道的瞬间,我便决定自己也能去公园。说走就走,我把滑梯、秋千、跷跷板都玩了个遍才回家。

爸爸对我说:“爸爸骑自行车,你坐前面不要乱动。”
我不想看风景,喜欢看转动的车轮。看着看着就把自己的腿伸进去,结果当场昏迷,骨折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

说实在,我觉得我能活到今天真是不容易。

(成长经历中的叨絮训慰,串成昔今的面目本色,虽然较像事件的叙述,不过在回盼和自嘲中,却也流露出鲜猛活趣的真性。)

美尧:一页自己


一页的自己

等到长得再大一点,对自己的认知就会褪去了浪漫的色彩。

就像那个其实根本算不上颠沛流离的童年。只是三次转学,或许或多或少已经影响了一个人性格的生成,而每次与出身地的告别,都是在挥一挥手中,把自己带向更遥远的远方,仿佛背上早就生了一双名曰“命运”的翅膀。

于是我半顺应着摩伊赖三女神纺织的方向,尽情纠结着人生的这一团乱麻。也许八十岁后我能来得及把这些丝线理好,一根一根捋着向不知道会不会存在的子孙讲诉自己的故事,而那些曾自以为是胸腔上鲜血淋漓的伤口,到那时也只能变成淡淡的茶余饭后。

在那之前、在那之前,沉默的自己还是只想活成一道疯疯癫癫的意识流,在一个人的午后,把脑中喋喋不休的声音透过笔尖,洒出一整页能感动人的符号。

关于永恒、也或许关于随行的寂寞。

(虽然略多愁善感感式的文艺腔,但是文字秀丽舒适,出入时空的写法稍有亮点,在含蓄和外放之间活出自己。)

阳申:一页自己


自我介绍

我叫张阳申,性格不张扬,也没有什么要申诉的。来自中国中部三省交界的中原油田,一个没有飞机火车的小地方。能听懂河南山东话但不会讲;能听懂客家话也不会讲。出于非常偶然的原因来新加坡,转眼五年多了,转眼今年也本命年了。不合群,敏感而轻易察言观色却会做相反表现,好不容易走上明路之后又会习惯性地戴上眼罩;单身至今,可能不是双性恋。兴趣是第一也是唯一生产力。思绪飘走时身心也会一起跟上。放在理科生里算文科生,社团里算艺术生。喜欢历史、心理、中医和教育,但在南大电脑系;喜欢音乐,作曲十一年,作词九年,依然蓄势待发中。也许我是聪明的傻子,乌云密布之际还要期待晴天。有人说歌是作者的孩子,对我来说,它们是我的影子。

以上。

(表面平实无奇,但是词句妥贴紧密,收敛张扬的拿捏不愠不火而恰到好处,该隐该露之处都是经营的算计,可是又无比亲切,可见文字掌控的能力。)

欣容:一页自己


混日子

小女子,吴欣容,混日子混得小有心得,混上了大学继续混日子,可我也有梦有理想! 偶尔会有追逐梦想的冲动,但都以热血急速冷却、提不起劲儿为最终。始作俑者便是我纠结了多年的纠结: 自己应该满怀抱负还是胸无大志?  无法决定,全因烦恼我有生之年会不会碰上世界末日。我的心总不踏实,感觉好像有多个混世魔王已诞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于你我之间。当前越来越混浊的世界、越来越混淆的是非,定是他们的杰作,渺小的人类无处可逃,世界末日好像真的快来了! 为此,我的纠结更加纠结,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今日闭上眼,明日也许就是末日,千辛万苦化成空。明日睁开眼,昨天原来不是末日,千金难买早知道。显然的,我是个清醒地沉睡在混沌中的灵魂,只能一直混日子。唯一希望的是,永远不会有那么一日,我与混蛋被混为一谈。

(乍看近乎牢骚,但是文字兜转之间却也耐人寻味,披露了性格形象的某种鲜明,不过整体含混拘泥,套句的使用必须注意。)

思佳:一页自己




青草,泥土与祖父母的味道是记忆的开始。那时候刘德华唱着忘情水,大家还在迷恋蛊惑仔。她孤单却快乐的长大。小学胡闹,中学懵懂,高中找寻最后迷茫。她踩着地球上几亿人的普通轨迹前行,却仍渴望能亲手画出属于自己人生的一幅画。奈何他,她与他们或有意或无意已在她的画纸上涂满了颜色。她固执又愚蠢的想要坚守住最后一块净土。她觉得聪明的人一定不舍得让自己活得太明白,就像金城武在《重庆森林》里说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双子座的她是个充满矛盾的性格分裂者,正有贼心没贼胆的叛逆着。她觉得最美的发明是文字,音乐与美食。她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出发成为这世界的流浪者。

她只是她,是宇宙中的一缕生息。

(句子虽然偏长偶会失控,但是文字斑斑迹迹,流行文化背景衬托的成长经历,勾勒得饶有趣味,结尾拉升得过高,不如就在尘世取意。)

家圣:一页自己


浪子

唦……各种海浪正往各自的方向前进拍打。

这个花花世界什么浪都有,而眼前的这个浪没什么特别,只是,他可能有点不太了解自己想要去什么地方。

他出生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海底,里头没有贝壳珍珠没有珊瑚宝藏,但是他爱到处闯荡尽管没有所长。他已离开避风港到外成长,来到新地方有了新生活,他觉得这就是他的向往。他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嬉戏打闹,更喜欢和大家一起乘风破浪,为同一个目标绽放美丽的浪花。他渴望有个能够依靠的风向让他无忧无虑随时起航。他有时有小小的梦想,想要带着大家一起干一番大事。他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但他其实也很乐意跟随并辅助发光。他既想尝试探索新方向又想留守原地不敢踏出这熟悉的地方。在这新地方他想找到一辈子的伙伴,希望就是他们,不要有差。其实他担心未来也满足现状,心想如果只是活在当下那该多好不过人生总需要有计划。

浪子心想走一步看一步,上完这课再想。

(文字和想法的摆渡也如浪花滔滔不绝,虽然不无避重就轻的游移,但是自视为一个矛盾但不挣扎的水体,托喻与意象聚合整齐,结尾带点后设省视的意味有趣。)

心如:一页自己




记忆的开始就是和外婆一起生活在小镇上,幼儿园里的游乐场、小学教室外的走廊、废弃的电影院、破旧荒芜的空宅,甚至是杂乱的菜市场,都可以找到我的身影,小男孩的发型与一身极为不搭的花裙子、红皮鞋。喜欢四处瞎逛,到处张望,总希望能找到一位玩伴来一同消磨时间,最终却也习惯了一人自娱自乐着。这样的自由直到因贪玩滑滑梯,不小心摔断了腿而画上了句点,从此和父母回到了城里,开始了学校与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并持续到现在。回想起这么多年的生活,没有一波三折的狗血剧情,没有跌宕起伏的励志情节,甚至没有若即若离的暧昧情感,但还好,我有值得一辈子珍惜的朋友。

单调,是我生活的全部基调,但是我却一直乐在其中,不愿改变。从这点看,我也是一位有坚持的人!

(较是过去生活的回溯和省视,不过文字清新语气淋漓,小镇物象的描绘充盈传神,但是尚可更加独特别致。)

诗敏:一页自己


八卦

甲:“嘿,听说那个王詩敏没有被教育部录取!”
乙:“这你也懂?但可惜啊,听说当老师可是她的愿望欸,都快毕业了。其实,我不是很认识她,她是个怎样的人?”
甲:“她?我和她也算聊得来,但她只对认识的人比较有话讲,如果不认识,你可能会认为她安静。”
乙:“对啊,我和她从来不说话,只是点头微笑而已。”
甲:“她的朋友圈子小,来来去去也就那几位,说好听是生活简单,难听是无聊!你懂吗,她妹还给她取了个外号——王扫兴,每次只有扫兴的份。”
乙:“可能她比较不喜欢被人逼着做东西吧?别这么说人家嘛!听人家说她满爱惜家人的。家庭方面呢?”
甲:“哦对,虽然妹妹这么说她,但是听说她家人之间关系非常好,她很注重和家人的关系。”
乙:“哦…”
甲:“咦?怎么就对她那么有兴趣?莫非?其实她有什么好?长得还好,瘦巴巴的。怎么?你喜欢这一类型的哦?”
乙:“…”
甲:“人家已经有交往对象了,你也太迟了吧!”
乙:“谁说什么了?神经病,只是八卦好奇啦!不管你了,我去上课了!”

(假设甲乙对话穿凿附会,写法构思略有创意,但是驾驭多有不当不宜,针对流言蜚语现象的揶揄,似乎大于自我窥视的主题。)


廷秀:一页自己


蒲公英

蒲公英顺风而落,我只想顺命而过。中学时,老师说我们应该学习老鹰那坚韧不拔的精神,于是就把班起名为Eagles。我这只听话的老鹰不断的翱翔,终于拿下了猎物,但由于毕业后失去了方向感,所以只好做蒲公英随风飘去。飘啊飘啊,不经意地就飘到了一间理工学院,于是决定在此落地生根就读服务业。怎知,那岛屿的气候不明朗,风雨交加的天气让我疲惫不堪。在服务业实习的日子让我瞬间老了十岁,不想爸妈认不出我这女儿于是又飘走了。我把命运交给了风,它把我带到一个美丽的南洋城市。城市里明媚的风景让我不想再随风飘落了。我叫廷秀,请让我的蒲公英种子散落在大地的各个角落,因为它们喜欢尝尽世间的喜怒哀乐 。我会一直等待,随风起舞,等待飘向威尼斯沉没海底之前的那座城堡。

(文字飘逸爽朗,蒲公英的借喻稍有流气,但意象的宣泄流畅整齐,而且流露充盈的想象,唯独结尾的寄托有点难解。)

蕙冰:一页自己


蔡蕙冰,一个戴着眼镜长得普通,离美女还差一大截的女生。
对外表不满的是身高,连160都不到。
可是没办法……遗传父母嘛。

她最讨厌昆虫。拥有‘昆虫体质’的她,无论在哪,甚至冲凉睡觉都能招惹它们。与其遇见蟑螂蜈蚣倒不如遇见帅哥。

她喜欢呆在家里不出门。在家时,她会趴在床上看小说。她爱看的小说不胜枚举。有时一看就到三更半夜。为此,家人还说她‘中毒太深’。

性格上,她是慢热型,不擅长打交道。在不熟悉的环境,会变得安静谨慎拘束。不笑时有一种严肃感,让人难以亲近。因此她也获得了‘冰之女王’的外号。然而私底下的她,截然不同。面对家人好友,她会变得开放,无所不谈。会开玩笑酸人,装可爱撒娇等。

可惜,要看到私底下的她是件不容易的事。

(文字平直几近口语说白,虽然不加修饰,但是坦然自剖的口吻还算真挚,细节的描述尚可加强。)

靖颖:一页自己


想象中的我

无神主义,却意外害怕鬼魂。中学时期被朋友半拉半拖进了电影院看了人生的第一部鬼片,鬼还没出现,脚还没踏进电影院,就哭得像个疯子。之后的三天,房间的灯从来没关过。躲在棉被的我常幻想墙上的倒影是一名侩子手,等我入眠后便会吸走我的灵魂,奉献给一位我无从得知姓名的巫婆。

对于未知的恐惧,导致我后来喜欢赋予一件事情名字或意义的习惯。譬如我家长颈鹿的玩偶叫小鹿、无论左或右眼皮跳都会有好事情发生、甚至名字的涵义也是我自己想出来了。在算命师给的众多单字中,爸爸随意挑了两个。意思呢,至今仍是个谜,只好靠我的想象力勉强拼出一个所以然。

大家好,我叫潘靖颖,郭靖的靖,聪颖的颖,希望能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一样老实但又是聪明的。

(看鬼片怕鬼的桥段不无做作之嫌,不过转移到为未知命名却大有趣味,文字基本流畅轻快,大概也是性格使然。)

蕙烨:一页自己


真的我

有一天坐在老爸的车上,玻璃窗出现了一个人。 她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趁她还没消失前,我仔细的打量她。

从体型来看,绝对不是娇小的女生。然而她的脸已说明了她的气场,臭的像小时候的“臭臭”。别人再怎么觉得它臭,对自己来说还是最香的。

她的嘴唇不和谐,常常是分开的状态,门牙为了这件事不开心了22年。而鼻子却得意洋洋,因为它是整张脸最讨人喜欢的。不高不低不左不右,位子刚刚好。

这一刻我瞄到了她的眼睛,发现她也在看我。此刻她的眼神并没有杀伤力但充满了疑问。这个女的到底是谁,没有了容颜,没有了姓名,她是谁?

没有人懂,我喜欢靠窗口的位子是因为喜欢这样的相遇。和我有着一样脸孔,一样姓名的她,此时不是你们看到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玻璃倒影她/我的衔合处理颇为别致,不过文字和句式有点拖拉,虚实的摆弄耗去大半,孰真孰假最后已经引致不了兴趣。)

亚骏:一页自己


觅食者

有些怀念被人问:“为什么不‘争冠军’要‘争亚军’?”的日子。迷失的我,不了解邻居大妈诙谐调侃背后的爱护。曾经一度鄙夷我那叫“大胃”的小名,那时我很挑食,可胃口却不差。学英文时又想当然以为应该叫“大卫”,于是逢人便吹嘘:“我有个英文名!”,不知“大上海”西装革履的那群人是否也如此,带着近乎天生的优越感。

父母期望我成为一匹“亚洲骏马”,我却懒成一只猫。迷思的我,不清楚几千年流传下来望子成龙的迫切。好奇地滚进一个又一个世界,试图在心中构建一座昆仑·奥林匹斯山,在山顶上左持埃癸斯,右提轩辕剑,斩妖除魔、灭尽万恶之源……醒醒!别抱着咸鱼入梦了!那是在墙上撒野的镭射光,所有猫致命的天敌。

华丽地后空翻硬着陆后,疼痛让我理解为什么要“争冠军”。人们为生存迫为觅食者,三餐成了“三省吾身”关键性命题。挑食是奢侈,可我的固执从没有Plan B。觅食,就像潘朵拉的诱惑总让人飞蛾扑火;总是在风雨中起航,驶过不同的时空,寻觅与探索;在小雪中搜集过冬的资粮,圈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凝为一面雅克拉康的冰镜——寻找自我。

原来我叫大蔚,蔚然成风的蔚,是我最优越的天生祝福。

(必也正名乎式的铺展有趣,从现实的名字身世直抵神怪奇幻的境地,虽然间有失神游移的状态,不过整体文字笃定安稳。)

俊贤:一页自己


吃抽贪

吃,是他生命最最重要的一环。 
从新加坡的东部到南部到西部到北部,当然也少不了中部,都留下他的足迹。
有趣的是,他并没有最喜欢或最爱吃的一道美食,他永远只是依照自己的胃口去寻找着想吃的。

抽,是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最贵的中华到红双喜到万宝路,当然也少不了传统的卷烟,都留下他的口吻。
有趣的是,他并没有特定或指定爱抽的烟,他永远只是依照自己当时的心情,去点起适合抽的烟。

贪,是他生命极其重要的一环。
从生活大大小小的事务,当然也少不了吃饭和抽烟,都留下他的冲劲。
有趣的是,他并没有奢求或要求什么,他永远只是依照自己当下的想法,无怨无悔追逐自己的梦。

他也不知道自己最爱的是什么。他只是一个还在寻找自己的胖子,黄俊贤。

(个性的表现直率,不过文字却也草率,句式重复欠缺变化,形式思维的单调,大概就只能找到这样的自己。)

Monday, January 18, 2016

一页自己:k.d.



北极熊

我在舊家達哥打的草地上放風箏,晴朗的南方夏天裡回憶是那一條線,斷了轉眼就大學畢業。大人說得找工作,就去了報館跑新聞,看慣了殺人放火,后來給貼士教人下注賭球,以為可以積陰德。中年危機在少年第一次失戀時經歷過,曾拍胸膛這輩子都不教書,結果連自己也騙了,幸好面對著學生至少是快樂的。喜歡移情,凡是幽微曲折的都想知道一點。大家都問為什么不去讀一個博士,那是漂泊的依歸,想來就可怕。我是黃凱德(媽媽用聯邦福建話叫阿德,爸爸在世時用梅縣客家話也叫阿德,弟弟不叫),屬牛,雙子座,報生紙寫的是中午11點45分出世,算命的說不對,你應該有兩個老婆和一個你還不認識的情婦,我說我連一個老婆都沒有。所以我的後半生從此撲朔迷離,任由命運的遺緒和殘念,一邊侵蝕,一邊填補,而希望在某一天,看到一隻最北的北極的北極熊,寫一首關於孤獨的詩。

Friday, January 15, 2016

Wednesday, January 6,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