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洁莹的从此之后

Tuesday, November 27, 2012

洁莹的从此之后




逝去的青春

SHE再度出道的消息鋪天蓋地,覆蓋了所有的社交網絡。當年,在這當紅的少女團體的歌曲裡成長的我們,也已不再青澀。時間流逝,少女團體,紛紛成了人妻。外貌還是一樣亮眼,然而,時間改變了,心境也轉變了。偶像彷彿是青春旅程裡的某一個站牌,記錄了當時的少女心事。曾經的偶像團體,可米小子解散了,其中的成員甚至還傳出了死訊。驚愕發現,原來,偶像已不復年輕。偶像的死訊,彷彿預示了青春的殞滅,也開始了死亡這一門課。還有一些無法磨滅的集體回憶,例如自己曾經非常抗拒主流周杰倫的歌,如今KTV裡響起他的歌時,片片的回憶卻隨著音樂的響起而斷斷續續。無論我們承認與否,那時的偶像,在成長的某一個時段裡,見證了我們的青春,作為背景音樂在我們記憶的故事裡迴盪著。

歲月帶走的,當然不止偶像。有一些事物隨著新事物的出現而被取代,接著淘汰,也是不得已的事。想起曾經整夜守候在電腦前,只為了一個從右下角冒起的名字。裝著不經意的問候,開啟話題,然後心急地等待對方的回复。或者,看着線上的名字,一直等待對方的主動,卻只等到青燈轉換成灰色,心情在那一刻在彷彿關上了燈。隨著新的社交網絡的出現,MSN的關閉,曾經一對一專注的對話,變成了一搭沒一搭的留言,以換取廉價的“like”。社會的快節奏,讓我們失去了品嚐等待的滋味。

手機短信變成了即時通的信息,看到了卻沒回复,或者正在回复短信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少了猜測和未知的曖昧情緒。珍貴的手機訊息年代,發出的一封短信,都要仔細地琢磨情感,逐字推敲,確保一切沒問題才按下發送。訊息幾乎是免費的年代,一個語氣詞,一個表情符號,取代了蘊含感情的文字。溝通變方便了,情感依舊,真誠味道卻淡了。

當時那個討厭成長,抗拒改變的自己似乎也遺忘了。以前每天素臉迎人,現在每天努力學習怎麼把原本的自己變得不一樣,才能出門。從前不屑穿高跟,現在鞋櫃裡的高跟鞋買了一雙又一雙。從前崇尚烏黑亮麗的直髮,現在的頭髮不再黑也不再直。以前討厭爾虞我詐,現在卻變得圓滑,開始懂得社會的生存之道。社會的變遷,戀愛也跟著走樣。曾經追求轟轟烈烈的戀愛,只要今天的心跳,不理會明天將會在那裡。如今學會要求有房有車,還要有社會地位才是戀愛的本錢。

改變的,除了外界的事物。自己的心境也不再一樣了。當年抱負着滿腔的熱血與夢想,踏入大學。迫不及待在這象牙塔裡,開展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瞬間,畢業在即,回頭細看這四年,卻在庸庸碌碌的考試與報告中度過了。交友圈子變大了,距離反而好像拉遠了。朋友認識了很多,一起上課的、一起參與社團活動的等等,然而當中是否有知心的,卻不大清楚。友情似乎淪落為,一起做某些事情的伴罷了。低落的時候,拿起手機電話聯絡簿裡長長的的名字列表,卻不知道有誰可以吐露心聲。一種落寞油然而生。

或許,就如人生一樣,沒有人能有一直陪伴在左右,直到最後。彼此都是生命裡匆匆的過客,人來了又走,只不過是循環而已。想明白了,也不再如此執著於是否大學這四年裡,是否有那麼一位朋友,在多年以後,還能惦記在心頭。

年幼的時後,理想是成為戰地記者,立志勇敢地衝上前線,不畏強權與危險,報導事實的真相。即使不幸殉職了,也是光榮的。為了自己喜愛和相信的真理而犧牲,是值得的。那些年,沸騰的熱血是如此期許著未來。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歷的累積,反而開始變得貪生怕死了。對於生活的浪漫,都失去了熱忱,只以現實為主要考量。是否能夠過上舒適的物質生活,變成了生活質量的標準。想起自己當年的理想,只能感嘆,那時候的專注和衝勁怎麼就消失了呢。除了感嘆,卻也不願做出什麼改變。我想,變得貪圖安逸,是心靈老化的症狀之一。

曾經單純而簡單的美好,似乎回不去了。就如一直往前發展的社會,不可能開倒車。那些年,心誓旦旦的堅持和夢想,如今變得可笑。原來,不知不覺,我們被社會完美地馴養,親手埋葬了青春。


(書寫對視生命,歲月的齒輪裡我們一起靈肉分離,碾過碎骨的咯咯作響,其實才是人生背景的主題曲。眨眨眼就是一輩子,青春總是消逝得最後才恍然覺悟,原來那是心痛的感覺。不過,幸好還有文字,可以讓這個必然的搁浅,再慢再慢那麼一點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