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继坚:那个词

Saturday, March 16, 2024

继坚:那个词

双标

双标这个词大家是如此的熟悉,也必然感同身受。它似乎已经悄然地渗透进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我闭上眼睛,慢慢的追溯着过去,试图找出双标最初在我心中萌芽的时刻,当我努力回忆时,我内心愈发感到惊讶,原来在我懵懂的童年时期,双标就已经悄然滋生。或许时间太过久远,我已经忘记了。或许双标早已与我们共生共存。

双标是一种偏爱、一种选择,一种衡量。

在我的家族中,奶奶有六个孩子,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我爸排行老小,她对孩子们非常严厉,即便是对孙子辈也毫不留情。然而,她对小女儿,我的姑姑,以及她的女儿却表现出格外的疼爱。我姑姑结婚较晚,生孩子时,奶奶已年近七旬,却依然不辞辛劳地前往城里帮助照看孩子。而我小时候未曾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基本上都是爷爷照顾我,因此我比较喜欢爷爷。

小时候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便是双标,但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发现每个人都存在双标。我自己也不例外。十六岁时,在一家酒店做临时服务生,七年过去了。与我一同工作的朋友变成了我的上司,成为了经理。因此,我获得了一些特权,工作变得轻松,权力也加大。尽管规定上班期间不得饮酒,但我的经理却经常在工作时间拿酒跟我一起喝,当然这不会影响工作。由于拥有一点权力,我能够领导一群临时工去做其他工作,我选择这些人的标准,则是根据自己的喜好。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意识到,双标不仅存在于对人的态度中,还存在于对事的处理中。我的教授被学生投诉了,有好几个控诉,学校也因此“立案调查”。尽管我认为控诉是无稽之谈,并且是种莫须有的罪名,但教授最终可能会被迫辞职。学生方面却不用配合任何调查,好像学校保护的只有学生。我理解学校追求声誉的处理方式,但似乎忽视了事件的公平性。事件是真是假,会不会伤害到其中一方。这好像都不在学校的考虑范围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双标在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以各种方式出现。它已经变成了了一些社交文化,无论是对待人还是对待事情。目前来看,我无法判断双标是好是坏。尽管它似乎不会直接影响我的生活,但对我内心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双标更像是一场人性的较量,是我们与自己内心、他人以及整个社会之间的较量。

双标并不是一成不变,它可以通过认知和行动来改变。尽管它可能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我们可以努力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让所有的不公变少。

(社会不存在不偏不倚,人性没所谓一心一意,行文虽然略嫌方方正正,言之也算情理兼备,从一个普遍的精神和行为现象,带出切身的体会和看法,不作居高临下的高谈阔论,而是带有反省性的推估揣摩,文辞的挥洒略逊,但是立论表述的力度充足。--那位教授没有“被迫离职”,只是想要对抗体制,所以不屑的提出了“自愿离职”。; ))

1 comment:

  1. 我觉得写得挺枯燥无味的,没什么灵魂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