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怡玲的从此之后

Monday, May 3, 2010

怡玲的从此之后


牛腩面

四月的某个晚上,我坐在书桌前,提起笔想要写下一篇有关牛腩面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深夜的后巷总有一档卖牛腩面的摊子亮着灯,那是一辆脚车式的流动摊档。摊顶上的油布帐篷垂挂着两盏昏黄的灯泡,置放食材的玻璃橱窗沾满陈年斑驳的垢迹和油渍,影影绰绰的光线落在纠缠不清的黄色面条上,微微透着油亮。大汤锅总是冒着袅袅的热气,腾腾散发浓郁鲜甜的味道,在每个夜里诱惑着你饥肠辘辘的食欲。

犹记得是一个值夜守卫的晚上,整栋大楼静悄悄的,你百般无聊地走到后门的铁栅外,蹲在角落的暗处抽烟。熄灭烟头的时候,你低头瞥了一眼腕表,时针正指向3。鼻间蓦地掠过一股鲜汤煮开的香甜,且泛着隐隐的臊膻味,诱发你的肠胃加速蠕动,咕地闷声响起。循着馋涎的香味,你拐过墙角,看见了那深夜后巷里的牛腩面摊子。此后的每一个深夜,你总会定时光顾这档牛腩面。

摊档的老伯总是坐在一把木凳上打盹,每次你都得轻声将他唤醒,他便眯着惺忪的双眼,扶着凳角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你坐在一旁油腻的折叠椅上,看着老伯佝偻的身影,熟练地打开热汤锅的盖子,一团雾气便急窜着升腾上来。牛肉汤汁鲜浓的腥膻味迎面扑鼻而来,湿润地穿透你脸上的每一个毛细孔,浓郁的香味侵入呼吸道顺势下达肠胃,又是一声咕噜作响。

暗淡摇曳的光线下,你端着一碗煮好的热腾腾的牛腩面,汤面的雾气兜面袭来,你于是把眼镜摘下搁在衣袋里。这时当你望向魅影幢幢的巷子深处时,总觉得氛围极其阴森诡异,仿佛一切都变得朦胧和不真实。然而这种不安的感觉很快就被漠视了,取而代之的是饥饿和渴望饱腹的口食之欲。

浓稠的汤汁上零落地撒满花生,芝麻和咸菜丝,你以筷子拨开来,藏于其中有五、六片块状的牛腩,脂肪和筋肉分布均匀,经已熬得软烂,入口即化。牛腩肉块的覆盖之下隐隐泛着一层薄亮的油光,筷子探入搜索,是沉着浸泡在牛肉汤汁里的黄色面条,久已吸取汤汁的鲜甜,格外香滑入味。当你埋头嗖嗖吃着的时候,眼角总会偷偷地瞄向坐在暗角处的老伯,似乎在呲牙咧嘴地对着你笑。

每一个值夜深沉的时分,当腕表的时针指向特定的刻度,你总会感到饥饿难耐,身不由己地走向后巷深处,迫不及待地寻觅牛腩面摊的灯光。而漫漫长夜,也只有你是这里唯一的食客。如此这般,不知过了多少时日,有那么一天,巷子的牛腩面摊子突然消失了,你站在巷子渊深的漆黑里,感到无比的饥饿和空虚。当你下意识地摸摸咕噜闷响的肚子时,发现腹部居然瘪了下去,从胸骨下方至左右盘骨深深地凹陷出一个坑窿,肚腩肉完全不见了。恍惚间,你的嘴里仿佛仍咀嚼着牛腩的软绵滋味……

故事写到这里,我搁下笔,考虑着如何收尾。沉思许久,房门被喀喇打开,中断了我的思路。原来是父亲捧着热腾腾的一个大碗,蒸腾的水气把他的眼镜模糊了一大片,他走到我跟前叨叨说着,外面的后巷来了一档卖牛腩面的摊子,打包了一份先来尝尝。

(创作是因为饥饿,仿佛满足的咀嚼着自己,牛腩面自有文字滋味的寓意,静夜深巷的连续回返,牵引的不是此次饱尝的欲望,而是下回再觅的必然,不断永远的借着书写去抵达哀肠。也许这仅仅是一种必要的误读,当然也是因为饥饿的缘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