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我住在:贵丽

Wednesday, April 13, 2011

我住在:贵丽

白桥小孩

我从小就住在白桥(Cambridge Road / Pek Kio)一带。年纪还小的时候,我时常和父母亲到组屋对面的白桥熟食中心去吃早餐。我每次都会吃加了蛋的鸡粥,配上热牛奶,一边吃,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提着菜篮的安娣、坐下来聊天的老爷爷、吵着要买新玩具的小孩子、看报纸的中年人,这些人大多数是白桥的街坊。当然也有一些住在其他地区的人,偶尔会到这里来吃早餐。从大约早上7点开始,整个熟食中心就热闹起来了。

当时,每个周末早上,风雨不改,我都会牵着妈妈的手,和她一起去巴刹买菜。因此,熟食中心和巴刹的摊主几乎都认识我。我仿佛成为一个小明星,走到哪里都有热情的uncle 和aunty 们向我和妈妈打招呼。在巴刹的附近,有一个文具店。文具店主是一对老夫妇。老伯伯非常疼爱我, 每当我经过他的店,他都会叫我 “ Channel 5!”(我的英文名是Chaneline, Channel 5 是我的名字的谐音。)我很喜欢这个老伯伯,因此我很常从他的店里买彩色本和可爱贴纸。

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所以有时他们无法带我一起出去吃晚餐。爷爷会陪着我一起步行五分钟,到住家附近的“金三菱”煮炒店吃我最爱的铁板豆腐和菜圃蛋。吃完晚饭后,爷爷会带我去杂货店买糖果和玩具。管理杂货店的人偶尔还会给我折扣呢!

自从上了中学以后,因为课业繁忙的关系,我不再那么常和父母一起到熟食中心吃早餐,也不再和妈妈到巴刹买菜了。在我的印象中,我好像几乎每天都在家里念书做功课,很少到外头玩耍。组屋区逐渐的变化,我根本没有多加注意。

直到有一天,我和妈妈到组屋对面散散步的时候,我才发现有很多新店家的出现。那么旧的店家呢?店铺里的人呢?妈妈对我说,文具店的老伯伯,因为妻子生病去世而得了忧郁症,不久后也离开人世了。杂货店也搬走了,管理杂货店的人也已经不住在这一带了。就连卖鸡粥的摊位也结束营业。我望着眼前一排排新开的店铺,原本给我带来熟悉感的组屋区,现在却变得有点陌生了。

我带着失望又惆怅的心情,和妈妈回家去。我打开窗,看着组屋楼下刚建好不久的运动场所。这个场所原本是一片空旷的大草地。傍晚时刻,不论男女老少,他们都会到这个运动场所享用这些新的设施。我突然想起爷爷,如果爷爷还健在的活,他现在应该会在跑道上散步吧?

(物非即是人非,城市越发展往往越显陌生。感情的展露略为刻意,落差呈现也有些呆板,但是整体描述还算流畅。社区特色可再渗透,白桥不缺地方历史的厚度,后半的描述多了忧愁自闭,不符题目的开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