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我住在:芷沁

Tuesday, April 12, 2011

我住在:芷沁

夜市

今天是星期二。

柔佛再也巴刹B入口处的正前方,原本沉默的街道在接近傍晚时分开始有了一点生气,聚集在店屋后巷的人越来越多。铁架、三夹板、尼龙绳和延长线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正在为今晚的夜市作准备。

巷子的两侧停放着摊主们的货车和小罗厘,是什么都放的仓库也是摊主的私人休息室。偌大的遮阳伞像一朵巨大的蘑菇,和各色帆布搭起的临时帐篷覆盖了整个街道。不过短短的两个小时,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摊位的巷子就这么延伸着,眼花缭乱仿佛没有尽头。发电机躲在一旁发出令人厌烦的噪音,随着夜幕的低垂亮起了橙黄色的小灯泡,市区夜晚的精彩在绽放。

夜市里一点都不怕吵闹。一些摊贩不仅拉开嗓门吸引顾客,甚至还有拿着“大声公”助阵的,一边介绍自家货物的优点,一边示范产品的多功能。推销的货品种类可以从吸尘器到跌打药酒,叫卖声此起彼落,砍价声不绝于耳。贩卖盗版光碟的摊贩似乎怕被比下去,将所有音响设备调至最大,这边播着电影院还未上映的动作片,那边传来周杰伦最新专辑的主打歌。可是一旦收到密报,大家就会很有默契地摆上为数不多的正版卡通影碟和童星专辑,电视屏幕里的叫不出名字的武打巨星顿时变成了可爱的海绵宝宝,周杰伦含糊的咬字随即被稚嫩的童音取代。

除了用的穿的玩的看的听的,夜市自然少不了吃的喝的。这里最受欢迎的应该是上过报的炒芋头糕,每一次老姐从新加坡回来至少也要吃上一回。虽然价格一直在涨,芋头糕里的芋头越来越少,但排队的人数从来没有减少,在档口前枯等半小时也是甘之如饴,胖叔叔翻炒的功力果然不能小觑。

街角那摊烤玉米曾经是我的最爱。还记得马来男孩熟练地翻转着烤架上的玉米,刷上薄薄一层牛油,那黝黑的脸庞被上升的热气熏出不甚明显的绯红。只是额角沁出的汗水还来不及擦去,就顺着脸颊和下巴落入了盛着牛油的小圆桶。烤玉米的香味窜进鼻子里,甜甜咸咸的。我再也没有吃过他烤的玉米。

傍晚七八点的时候是人潮的高峰期,一家的饭后休闲活动才刚开始,放工的和放学的成群结伴穿梭在人群中。男人用宽厚的臂膀保护怀里吮着奶嘴的婴儿,另一只手环在妻子腰间形成一道保护墙。远处,绑着俏丽马尾的小女孩紧握妈妈的手,在大人们的长腿间寻找缝隙,连最爱的棉花糖都不敢多看一眼,深怕一个不留神,妈妈的手就会从眼前消失。一群大男孩顾不得手上快要融化的冰棒,在人海中寻找滚落的篮球,还未发育完全的骨架被撞了又撞。夜市里,汗湿的胸背避免不了碰撞摩擦,恶心的黏腻感在彼此间传染。

巷口,人们还是不断涌入。

(南洋夜市是热带游园,人流汇集目光泛荡,走一趟就有享受满足。细腻传神的文字捕尽了一种生活的声色香味,形容描写可圈可点而且可亲可爱。结尾不妨拉开较为封闭的视角,像是从高眷看一眼小镇人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