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晓帆:半画半话

Saturday, September 8, 2018

晓帆:半画半话


有效交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交流变得略显困难。话语从口中飞出洋洋洒洒,以为对方感同身受并跟得上跳跃的思路,却无奈说了半天不在一个频道。仿佛两个人为一个“共同好友”而滔滔不绝,最后发现却是共享一个名字的两个人,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感觉有点尴尬,也有点落寞。

高等教育中,有效交流也至关重要。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微妙的关系,学生不比读中学时候乖巧,看老师上课便带着锐利审判的目光,仿佛两节三节课之后就能断言“这老师不行啊”并为此叹息;老师不像中学时候一般追在学生身后为了一道题孜孜不倦,更多时候只负责传达信息,能否理解和应用便丢给了学生自己。

于是常出现博士学位的教授讲不明白一条基础公式,曾经的状元学生干脆不来上讲授课,觉得不如回去看网络视频。每每此时都觉得遗憾不已,教授学富五车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学生冰雪聪明也无计可施。

肚皮里装了好多瓶墨水,思绪飞出银河系探索宇宙,自己的内心波澜壮阔,想必这些都是想分享给别人的。如何把自己的思绪和情绪有效地传递出去,得到同一频道的回应,就此引申一段有意义的、让自己舒服的对话,才是难得的技能。

万物相通,艺术创作也许需要个难觅的知音,成就一段伯牙子期的佳话,殊不知这是行家之间的有效交流。日常说话也是门艺术,“怎么讲明白”该是个值得推敲的话题。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番激扬,回过神发现早就没了听众。

(人与人之间总是隔了一座巴别之塔,虽然不脱举例泛谈的范畴,少了知性的深度,而且略有一些怨气,但是胜在切合现实的情境,不妨将沟通作为课题,从人与人之间引申,比较一下万物如何对话。)

4 comments:

  1. 希望以后小学生在我讲课的事情不要带着锐利审判的目光看我,我会怕哈哈

    ReplyDelete
  2. 是的,我记得国内的同学很少跟老师上课一个频率,后来考了状元╮(╯▽╰)╭

    ReplyDelete
  3. 哈哈哈回应一下老师:真的是写着写着就激动了……带有一点怨气…… 我要佛系 要淡定~ 在写的时候也觉得稍微浅了一点 尤其是第一段感觉出现的突兀 下面的段落连接也不流畅。还有很多要进步的地方呢。

    ReplyDelete
  4. 一个人不努力,另一个不尝试,我觉得或许这才是交流的最大障碍?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