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雯婕:半画半话

Saturday, September 8, 2018

雯婕:半画半话


草稿

成果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草稿才是。

数学家要推算一道艰深的题目,往往需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修改错误数据,反复演算,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答案可能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而草稿却足有百十张纸之多。

作家要写出一部优秀的作品,一次性定稿而无删改增修几乎是不可能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半部《红楼梦》,何马删改一百万字才出版十本《藏地密码》。

优秀的成果固然能让创造者荣誉加身,名利双收,甚至流芳百世,但成果一旦公诸于世,便再不是创造者所能私有的。

数学定理一经发现,自会有后来人以其为基础做更深入的推算论证;文章一经发表,也会有读者来品评其所要表达的含义,甚至动笔改写剧情,给予人物第二人生。

久而久之,即使是权威的创造者,有一天也难免自觉不比大众的智慧。

这个时候,只有草稿是私有的。

创作者与大众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拥有创作过程中,每一张画满圆圈和红叉的废稿。

废稿里可能是灵感枯竭时写下的疯言疯语,也可能是推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或是初衷、或者错误,都是故事,是大众眼里的轶事和成果“背后的秘密”,是创作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是创造者人生的历程,是别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窥探全貌的“私人所属”。

是经历,更是财富。

(虽然思路理路无碍,课题的选择也算是另辟蹊径,行文顺畅但也略嫌四平八稳,而且草稿作为雏形,一番煎熬的痕迹和见证,似乎较难议论归属,而且如果保存下来,几乎都会公诸于世。)

6 comments:

  1. 我不觉得草稿保存下来都会公诸于世,像电影剧本,能看到的都是最后剧本,但是structure outline, step outline等等并不会出现,而且有些不适合拍出来和公布的也永远不会让公众看见,再比如小说,也很少见到最初版,基本都是删改出版之后的面目,最多有一些再版的时候会修改,但都不是初版。而且,我这篇习作的草稿,也没有除我之外的人看见呀

    ReplyDelete
  2. 作家的草稿可以记录自己最初的意识心态,有些甚至是没有经过雕琢修改的,看着粗糙,但是却更为真实。但是许多人却不愿意看你那粗糙如素颜般的文字,除非天生丽质,有些无奈。

    ReplyDelete
    Replies
    1. 其实我觉得,粉丝是喜欢看自己喜欢的作家的初稿的,因为更真实,更靠近写作者当初创作的初衷,没有因为出版的各种限制而更改。我在网上看到过一段何马父亲发出来的删减初稿,虽然因为太过影射现实而被删掉,导致后面的剧情不连贯,但是原稿真的更有想法和现实意义,而且后半部分因为血腥而删减掉的部分,也更能体现故事中那个神域的残酷本真,尤其是在读过全文之后,再看初稿有一种似曾相识但是又不完全相同的感觉,很奇妙。我有时候也会看看自己的初稿找找当年的感觉,就连9101的作业我都会保存草稿哈哈哈哈哈

      Delete
  3. 草稿更像是心路历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世人都只看结果 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经历了什么。不过又想到,现在写文章用电脑,直接删删改改,得到的就是最后的版本,好难留下草稿哦

    ReplyDelete
    Replies
    1. 对!所以我有时候喜欢用铅笔在纸上写草稿,然后最后写的时候再打进电脑里,或者保存好几个文档,如果第一版本不是很喜欢又不想改,就直接再开一个文档重新写,最后把草稿放在一个folder里,虽然很占空间哈哈哈

      Delete
  4. 同意!没有了草稿,没有了那些密密麻麻的思想过程,感觉连成就感都减少了许多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