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8, 2018
坤良:半画半话
留
不久前在槟城光顾了一间传统娘惹糕厂,据说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起初只做批发,后来在厂内摆放了几张桌椅供顾客现场享用传统糕点,逐渐转型为现在的小食堂。
红石砖搭建起的百年建筑,外墙虽新漆上了粉橘色,但依旧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原貌。穿进了红墙大门,厂内围绕厨房的白墻上历尽蒸汽热火的煎熬,留下了灰黑色斑驳痕迹。部分墙面的油漆已脱落,留露出了粗糙厚实的红色砖块。有趣的是,厂老板特意在墙的这部分挂起了富有现代感的金色长方形相框框架,无需粉刷或加以装饰,老旧的墙面即成了一件艺术作品。这也许是岁月留下最美的画面。
老板说,不是所有又老又旧的事物都理应被去除,既然不能抵挡新事物源源不绝的引入,何不试着让两者巧妙的混搭于我们的现今生活?
的确,古今两时代的共存。一座城市的资产不仅限于语言、人民的素养、及文化传统,也包含了历史性丰富、历经国家动荡时期的旧建筑物。但可惜的是,许多历史建筑后来都抵挡不了国家发展与市区重建的需要,逐渐一栋一栋地被化为平地。
随着时间的流失,旧建筑的不存在,也意味着,它们也将被慢慢的遗忘。对于不曾目睹历史演变的新一代而言,只能在图片或绘画里所看到的建筑也许已不再拥有任何意义,流失的不只是人民的共同记忆,也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座没有历史痕迹的城市,是一座欠缺气场的城市,更是一个座没有灵魂的城市。保留下来的未必是最完善的,但确实是最真实、最富厚实情感、也是我们最需要的。
(从插画看出新旧对立,虽然稍嫌牵强附会,不过行文总算流畅简练,以行旅走访的体会起兴,再转入城市急剧发展的唏嘘,语气和论调不疾不徐,一如老建筑的实实在在。)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我们都是对历史冷感的一代。
ReplyDelete我都没有见过娘惹糕厂……真想多听听新加坡同学的童年记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