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慧冰:人物采访

Friday, April 28, 2023

慧冰:人物采访


美术员的右脑人生

问:有想要做的事吗?

这个简单的问题能有几种答案?

别人不太清楚,但李会胜(46岁)能在一分钟内给你五种迥然不同的回答:“如果有选择,我想要拍电影……我想当企业家……太空人也可以……好吧,我其实想开一家书店……成为文物探险家好像也不错。”直到最后,他都没说清自己想做什么——这或许就是艺术从业者独有的发散性思维。

2006年,早报某副刊急需一人来暂替放产假的美术编辑,李会胜因此加入新报业,之后又辗转中央集成部门、新明日报,直至如今在学生报当插画师,已经过去有17年之久。

从副刊到学生报,他一路走来都在从事美术相关工作。即便是加入新报业前,李会胜都是在和美术息息相关的广告业里摸爬滚打。他的这半生一直在依循右脑的指挥,连作画时用的也是左手。右脑的感性思维推动着李会胜的所有决定,“感觉”对他而言最为重要:

刚加入公司时,前辈劝告他:“要留子弹,pattern不要出到完”,意思是不要把自己所有的能力展示出来,要留点底牌。然而,李会胜觉得这种观点就是在为怠惰找借口,认为:“要就做hosei(好来)!”所以他对待每项任务都倾注自己的全部,很多记者也会因此来感谢他的用心,毕竟好看的图画或版面,能够让文章被看到的几率大大提高。

前几年的康希牧师失信案备受瞩目,李会胜在宣判日当天,也被派往法庭描画嫌疑人的肖像;法庭内禁止摄像,所以需要由美术员替代摄影师记录法庭内部画面。在李会胜的印象中,康希牧师一直都仪表堂堂,甚至看着有些“神圣”,然而那天的康希牧师却令他震惊不已;康希牧师仿佛变了个人,往日德高望重的形象已全然消失,只是一个饱经沧桑、白发苍苍的普通老人。李会胜回忆道:“我来之前就画好了一个牧师形象的备用版本,但法庭上的他真的非常不一样,我都不知道该用哪个版本了。” 选择备用版本让他心有不甘,但如果使用法庭版本,他又担心自己的画技会遭受质疑;没人会相信一个牧师竟如此憔悴。李会胜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选用了法庭上画的版本——那个让他最有“感觉”的版本。

工作之余,李会胜的创作更是随心所欲,完全凭着“感觉”走。他特别喜欢把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糅杂在一起,画出一篇篇剧情稀奇古怪的漫画,例如:抽中NTUC大奖后被送到月球生活。他说:“这篇漫画灵感来源于NTUC的抽奖。每次在离开NTUC之前会在收据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再丢进抽奖箱里,但却不一定知道奖品是什么。要是抽中的大奖是去月球呢?”看到这里,你或许会开始好奇结局是什么,但不好意思,他的漫画永远没有结局。对此,李会胜煞有介事地解释道:“不管什么故事,如果你讲到完的话,都是很sad的story。”

也正因为他坚信“没有结局就是好结局”,李会胜自己的故事也还在继续;SPH很好,但并不一定是终点,如果“感觉”来了,他也会选择开启人生的新“分格”。

【侧记】

李会胜是我在SPH学生报工作时遇到的同事,他比我大25岁,是个风趣幽默的大叔。他对待工作认真,对待生活也很认真:他从不随波逐流,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感悟。我平常和李会胜攀谈时也感受得出他是一个很有深度的人,从他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所以这次也选择采访他。他在采访过程中依旧很幽默:“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的,你不知道他会给你安排什么鬼。”还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因为篇幅和主题的限制,我没有写进去,实在有些可惜。比起把李会胜当成美术员群体的缩影,我更想在文章中表达出他作为个体的独特,写出他自己的故事。至少我从他身上学到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听别人的人生故事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人浮于世纵使无法随心所欲,但是至少要能随性的向左向右,像是特殊的人物特写,外加企业的职场引介,报道内容算是别开生面,脑袋分切的标签略嫌过时,但却不啻为一种框架的诠释和角度,让人物的形象和内涵拥有较具层次化的呈现,尚可着墨人物的背景过去,以及工作以外的兴趣嗜好,所谓「感觉」的浪漫性,办公室通常无迹可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