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丁塽:人物采访

Saturday, April 29, 2023

丁塽:人物采访


一把属于每一个人的梯子

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在已经80岁高龄的张宝林身上,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张宝林的求学之路可位置艰难险阻。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只有县城有学校。虽然村子有巴士可以到县城,可两角钱的车票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一来一回就能顶上他一周的饭钱。为此,他需要周日的晚上就从家里出发,背上一周的干粮,连夜赶50里的路到县城。若是春秋还好,冬日的严寒和夏日的蚊虫可谓是让人吃尽苦头。

初中毕业后,很多同学都选成为工人挣钱贴补家用,可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上高中,考大学。“那时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有机会离开农村,留在城市”,张宝林说到:“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在这样的信念之下,他顺利的读完高中,考入河北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

时间来到了1966年,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他的大学生活,成为一名“知青”开始上山下乡。少年时吃过的苦,让他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尽管生活条件很差,尽管饥一顿饱一顿,尽管白天有繁重的劳动,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书本。“那时候没人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张宝林说到,“可书一旦放下,再想拿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一定要回到学校去”,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

回忆起当年艰苦的条件,尽管时过近迁,他依旧是记忆犹新。用他的话来讲,“能吃的都吃完了,只能在不能吃的东西里面找找看还有什么能吃。”万幸的是,这一切的苦难并没能阻挡他的前进。当混乱过去,更进一步的知识让他成功回到了学校,并在毕业后留在学校成为了一名讲师。他成功的走出了大山,在保定这座小城中安家立业。

虽然不及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可比起他的起点,这份成就依旧让人钦佩。

奋斗的励志故事总是激励人心,可越来越多的人表示,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如今已经不再适用。优渥的家庭条件带来的教育资源的差距,普通人即便是付出几倍的辛苦也难以逾越;寒窗苦读,一辈子的辛劳还赶不上网红一场直播的收入。

张宝林微微一笑,表示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来看待。很多时候,人们认为读书读到最后免不了落于平庸,无非是因为他们在读书这条道路上本就走的平庸。俗话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领域做到最顶尖的人,在社会上一定是成功的。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种,只是相比之下,对于每个普通人,读书是一条道路最清晰,过程最公平透明的方式,帮助你赢得通往更好人生的入场券。人不要好高骛远,要和自己比。“一代人白手起家很难,重要的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宝林坚定说道。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他人生哲学。他的父亲坚定供他读书让他离开了大山,而他的儿子靠着浙大博士学位得到去北京工作的机会。越过越好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印证。

“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才能继世长久。”这是他所相信的,或许也是这个浮华的物欲世界,被大众所遗忘的。


【侧记】

张爷爷口中描绘的艰苦日子,虽然在他口中描绘的绘声绘色,可对我而言依旧难以想象。可让我钦佩的是,即使陷入最困难的日子,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无论周遭如何变化,视线始终聚焦在自己,眼中只有自己脚下的路。这种用于适应耕织的品质,在离开了田垄之后却依旧散发着光。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没有花花世界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老一辈人身上尤为普遍的执着与坚守,很难讲是人造就了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了人。可这样的品质,放在当下却是显得尤为珍惜。它或许早该扫尽历史的故纸堆,或许也值得重新从故纸堆中翻找出来,熨烫装裱,以效万年。

(读书的有用或者无用,每个年代争论不休,但是知识作为权力,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故事俨如社会时局的历史缩影,开头浓缩半生的速写,虽然近似客观叙述的笔法,但是紧凑绵密倒也引人入胜,后半人物的抒怀明志,呈现角度或许尚可拿捏一番,报道的语调略沾说教的口吻,像是借采访之名以行教化之实,针砭时态毕竟不是报道的目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