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嘉桐:人物采访

Thursday, April 27, 2023

嘉桐:人物采访


狮城的成都印象

每到中午,NTU新月楼下的食阁里总是可以看到一家档口前排着长龙。队伍里多为中国面孔,墙壁上的招牌清晰的写着四个大字“成都印象”,随着前方时不时传来一声;“下一位! ”,后面的队伍也在缓缓地向前挪动着。

周末来临,食阁里别的档口生意总会萧条许多,有些档口甚至直接拉下了卷闸帘,反观“成都印象”,人气不减反增。王涛(54岁)摇头说到:“我这儿多半都是回头客,住在学校里的中国学生周末也回不了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家乡饭。”当被问到营业时间时他则是乐呵呵的讲:“全年无休,随时来保准让你吃到NTU最正宗的川菜。”

王涛总是穿着NTU食阁的统一制服短袖,站在档口热情的招呼着来买饭的同学们。他刚和上一位客人道完谢便转身喊道:“下一位! 在这儿吃还是带走?”时间久了,同学们也亲切的称呼王涛一声“大爷”。当遇到要求少饭或者不要白饭的女生时,大爷总会说:“多吃点,给你挑瘦肉!”这家档口的主人,正是一直帮客人们盛饭的大爷。而大爷这个人比起墙上的店名,更像是个活招牌,让客人们还没吃到,便可以从那一口正宗的川渝话和热情好客的性格,得知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四川菜饭。

可就是现在这样门庭若市的档口,早年却经营的并不顺利。大爷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后来初中没上完便辍学去了成都的餐厅帮着打杂,他勤快好学,没过多久就跟着餐厅里的厨子学了一手地道的四川菜当了厨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大爷也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川菜馆,生意做的有声有色,几年后儿子拿了新加坡大学的奖学金到新加坡读书。

零几年,大爷的儿子在新加坡买了房子,同年把大爷也一并接了过来,从此一家人在新加坡扎了根。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大爷在牛车水应聘了厨师,很快,他找到了在NTU开档口的机会,重拾老本行,自己开店自己掌勺。

他坦言:“最开始在NTU的生意并不像之前在成都那般红火。”几经询问才得知,因为大多数的菜炒的口味过重。川渝人无辣不欢,川菜更是从卖相到味道,没有一道菜可以离开辣椒。而当新来的学生们经过“成都印象”,看到满是辣椒的菜,很少人会去大胆尝试,哪怕是正宗好吃的川菜。

随后,大爷找到原因,并开始广泛采纳学生们的建议,他在原有的四川菜上进行“本土化”,将提味的小米辣、野山辣换为香而不辣的牛角辣、七星辣。同时在川菜的基础上加入东北菜的元素,以及尝试新的中西结合菜,使菜品更具普适性,让不可以吃辣的顾客,也能体会到川菜的魅力。

时至今日,他和的他的“成都印象”,已经深深的留在了中国学生的心里。大爷用他对做菜的认真和坚持,带给了学生们一顿顿合口的饭菜。除夕的饺子,元宵的汤圆,到中秋的月饼…,大爷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传统节日中,默默的给予留学生们温暖。或许很多年前他的儿子在新加坡留学时,也曾被这样星星点点的小事温暖过……

【侧记】

大部分人对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或者食阁的第一印象就是廉价的菜品,杂乱的环境。而“成都印象”在努力改变它带给大家的刻板印象。哪怕是快餐消费,大爷的服务也绝对算得上礼貌且贴心。哪怕是大锅饭,大爷也在努力把每一道菜做的精致。对于常客,他甚至记得你是打包吃还是堂食。他从没有抱怨过一句辛苦,从没有一次不是对客人笑脸相迎。可能在新加坡,单论厨艺,他远远不能和一些高级餐厅的川菜师傅比。但“成都印象”的温度,永远可以将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冰冷孤单的心和胃温暖。而“成都印象”更是NTU中国印象的一部分,或许他在某一种程度上,可以消除中国人和本地人对彼此的一些偏见,“成都印象”更是新加坡社会多元化的和对不同种族的包容体现。

(文化荟萃之下的饮食杂烩,全球化的肠胃早已不分五湖四海,兢兢业业的人物形象,实实在在的生意经营,虽然稍欠更为有趣的身份特征,不过采访内容多元共治,铺展亲切的温情和专业的手艺,在预期的辛辣滋味之中,佐以颇具甜意的抒情,即是照料孩子成材的父亲,也是关怀学子温饱的爷辈,间中再现了兼容并蓄的文化意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