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一凡:告别散文

Saturday, April 23, 2022

一凡:告别散文

疫情的那些事儿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繁重的学业压得我喘不过气,因而打算出去透透气,缓解一下情绪。随着夜幕降临,行人少了,孩子们的欢笑声也渐渐消失了。小区的池塘倒映着夜空的圆月,抬头望去不免有了一丝寒意。今天的十五,格外的寂静,而离这3809公里外的上海何尝不是如此。

自从上海履行“清零”的防疫政策后,我从未见过如此安静的上海:空无一人的街道、大门紧闭的商铺等等。那些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却如此真实地呈现给了世人,仿佛上天按下了暂停键,星河不再滚烫,皓月已无清凉。现在的上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寂状态,不管是黑夜还是白昼,都是悄无声息的;大小城市都告别了喧闹繁华,长长的高架桥上充斥着空旷与冷清,没有了车水马龙,没有了人来人往。这一切还得“归功”于那该死的新冠,而我也深有体会。

可恨的病毒在世界各地流窜,每日更新数字的背后更是多少人的骨肉分离,多少家庭的支离破碎,我们的生活也因此被打乱。在 Circuit Breaker 的日子里,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常态,如今早已成为了奢望,如:与朋友出门吃饭、跟家人出国旅游、唱KTV等等,都不再可行;而戴口罩还成了出门必穿的服饰,再也不仅仅是明星还是潮流的装饰品。驻足在家的我,也活脱脱地活成了宅男的模样;在家里刷着手机,追着连续剧,身材也跟着走样。我对以往能自由出行,不戴口罩的日子甚是想念,也懂得了珍惜眼前的一切,凡事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疫情持续地肆虐着、蔓延着、进化着,但也唤醒了人们早已遗忘的真善美。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互动也开始变得冷漠起来。大家都是一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样子,可就是因为疫情,它虽然改变了我们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但也让许多人意识到了现今社会所缺乏的温情。正所谓“疫情无情,人有情”,不管是最初的武汉疫情还是如今的上海疫情,我们都可以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们前来援助,特别是在前线抗疫的白衣天使以及在背后默默搭建方舱医院的建筑工人们。这些逆行的身影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动,他们的平凡坚守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温情冷暖,可谓是“人间处处有温情,温情时时暖人心”。

不仅如此,疫情也促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好像回到了我小时候的农村生活。要是我们家缺东西,隔壁要是有,就会毫不犹豫递给我们,不像现在凡事都是以“利”字当头。同样,最近的朋友圈再也不是晒美照、撒狗粮了,而是分享着各家的邻居是多么的亲切贴心、厨艺多么的赞、与邻居交换了不同的蔬菜水果等等,真应了那句“远亲不如近邻”啊!这样的情形,令我不禁想起《诗经·卫风·木瓜》里的句子:“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继续维系这般礼尚往来的关系才能使社会充满爱。想着想着,不觉已是破晓,太阳穿过薄雾,缓缓升起。

(人心浮动的乱局,常需文字平定世道,如此这般借疫情时事抒发的见解和感想,不外乎可歌可泣的赞颂,以及同舟共济的展望,两年前业已发生的局面,时移其实事未往,相似的论调阐述大同小异,书写虽然不妨拨云见日,但是四平八稳的说理,还不如悲喜交集的抒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