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丽萍:文字感官

Wednesday, October 23, 2019

丽萍:文字感官




奶糖代名词——大白兔


少儿时光就像半透明的米纸包裹的奶白色软糖,是一种朦胧却治愈的甜。也许我也是阿德勒所指的幸运儿。看似坚强的糖和纸一并温柔的化在口中,奶香四溢。大白兔借着牛奶营养的名义,说服了母亲,任由我多吃了几颗。

在许多90后心里,逢年过节见到的大白兔早已成了奶糖的代名词,被收录在童年记忆里。当时的我们却不知它也承载了父母、祖父母辈的淳朴情怀。

1943年,上海“ABC糖果厂”的老板冯伯镛仿着英式奶糖制作出属于中国的奶糖,起初为了营销,还是以当时受欢迎的米老鼠卡通形象示人。1950年,在该工厂国有化且并入上海冠生园后,才有了大白兔的形象。大白兔在历经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了几代人追捧的满足感。坊间传闻“七颗奶糖可以泡一杯牛奶”,引诱人们对甜食、营养、稀有物的向往。他们手里揣着粮票和期待,从街头排到巷尾,经过几个小时的耐心等待,为取得辛劳过后的精神养份。有些人舍不得吃,分给家里人;有的留着告白。收获者会心一笑。大白兔正如它手工卷成的蝴蝶结包装那般讨喜,将珍贵二字也顺道包裹在里头。

现如今,在老百姓兜转的超市里,糖果零食区的商品目不暇接。物资丰富了,精神却匮乏,总有部分填不满。网络上,大白兔试图以周边日用品如香水、护手霜、抱枕的形式唤起一波回忆杀,颇有成效,不知人们买的更多的是回忆还是猎奇。也许我们只需含几颗红蓝白纸包装的经典奶糖,找回珍惜事物的感知能力。

(以时代历史的斑驳和人情义理的厚薄,辨析大白兔奶糖的永恒典范。)

2 comments:

  1. 小时候不知道那是米纸,还把它撕干净哈哈哈哈

    ReplyDelete
  2. 情怀的市场,那些弥足珍贵的是否真的能买得到?
    激起的不过是回忆的涟漪,又怎可取代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