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嘉欣:故事1

Friday, October 8, 2021

嘉欣:故事1

老莫

晚上十点下班,我关掉手机,用便利店的啤酒,偷得一点回家路上的安闲。这种逃脱束缚的短暂瞬间,总让我想起老莫。

老莫曾是我的室友。出于拮据的经济条件,我那时安排自己一边学计算机,一边在便利店做夜班兼职。长达两年的时间,我和老莫、阿毛一起住在紫葵市场附近的出租屋里。老莫不姓莫,全因为刚搬来时,老莫总说要震撼文坛,成为继莫言之后第二个拿诺奖的中文作家,才得了这样的绰号。

老莫深信自己能一鸣惊人,并非毫无根据。据说老莫中学的时候,就获得过某著名文学奖的提名。那一阵子上夜班的时候,我总忍不住想象老杜的照片出现在店里的刊物上。这样我就可以在结账的时候,装作漫不经心地告诉客人,杂志上那个家伙,就和我住在一起。

老莫的房间在我房间的对面。那间屋子,有着灰黄的老墙和裸露的水管。不论外面是什么季节,那里始终像是秋天干枯的草场。老莫总是猫着腰坐在整个草场的角落,面对着他那台网上淘来的二手台式机。老莫有时只是盯着屏幕,什么也不做,我完全理解这种习惯,就如同黑底的编程软件总给我一种安心的感觉,老莫或许也渴望从屏幕里得到某种安慰。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莫写作事业的进展和他的房间一样看不到苗头,我对老莫上杂志的希望也就渐渐磨灭了。老莫却仍一篇篇地投稿,并坚持不懈地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在博客上。尽管如此,几年下来,关注仍少得可怜。我和阿毛都觉得,这一半因为从老莫的作品里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一半因为老莫本身就是个存在感很低的人。

老莫存在感很低,不论在虚拟还是现实中。有时候我们三个一起去餐厅吃饭,服务员都会直接略过老莫,只来招呼我们两个。但即便是这样的老莫,后来也还是遇见了自己的“伯乐”。

某一天,老莫突然兴奋地告诉我们,他可能要成名了。我们自然不信,但当老莫拿出仔细折叠好的获奖通知和出版合同,轮到我和阿毛目瞪口呆了。

老莫离开出租屋,足足有十多天,而阿毛照常每天带不同的女人回家,我照常写代码做兼职。便利店没人的时候,我会在杂志的各个板块挨个搜寻老莫的踪迹,但都一无所获,直到某天晚上,一个醉醺醺的男人到店里来,叫了我的名字,我才辨认出,那就是老莫。从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我勉强拼凑出事实:所谓“出版社”,仅仅花费几本样刊和伪造的通知,就骗走了老莫之后很多年的希望。

我对于老莫受骗并不意外。毕竟,在这样的年代,理工科和工商学才能提供更加安稳的道路。

回家路上,我们一起穿过紫葵市场旁边的暗道,老莫慢慢摘下他的细框眼镜,昏暗的路灯下面,他的八字眉和矮鼻梁都显得很扭曲,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老莫哭,这成为了老莫留给我的最后的印象。

老莫已经从我的生活中消失很久,多年过去,计算机专业也已经如约给我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从工位旁的窗户望下去,我似乎总能看见形似老莫的家伙,他拿着他新出版的书,望着我,朝我微笑,一副令人嫉妒的模样。

(简单怀人的情节框架,当中却深嵌了人生最大的难题,一边是跌跌撞撞的对抗,另一边是安安分分的妥协,人物对照的描写含蓄,尽从细处展现心思的伸延,虽然类似“存在感”的描写有些形虚,还不如实在的勾勒眉眼,而且首尾采回想的形式略有重复,不过故事正如佛洛斯特的诗,那条没人愿走的路,总是充满各种叹息。)


3 comments:

  1. 理想与现实总在年轻时失去了平衡,厚厚的眼镜下也有看过纯真与热情的双眼。

    ReplyDelete
  2. 整个故事的构思:

    这篇故事的主角是“老莫”。就像老莫的名字可以套在任何人身上,老莫可以存在在每一个暗巷旁边的出租屋里。故事的主角是老莫,内容是有点俗套的追梦不成的情节。老莫最后的哭泣,我认为除了被骗钱,写作事业很可能没法继续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老莫等待很久的机会得而复失,这件事很可能戳穿了老莫常年的自我欺骗,他很可能因此意识到自己其实没有写作的天赋——这种信仰破灭的感觉显然更让人难过。

    面对功利主义的洪流,老莫显然是无力的人,但反观“我”又怎么样呢?“我”选择了一条平稳的道路,顺从社会的游戏规则,这使“我”感觉踏实和心安,但在面对老莫的时候,“我”真实的内心就暴露出来。“我”一方面在老莫身上看到追随内心的勇者,希望老莫成功;另一方面想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想为自己的随波逐流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又希望老莫不要成功。作者本人(试图)在叙述中体现这种矛盾的想法,比如“我”一会在便利店期盼在杂志上看到老莫,但一会儿又觉得老莫的水平不怎么样。

    老莫最终消失了,却成为“我”挂念多年的罕见风景。经济困窘的“我”其实没有选择的权利,稳定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幸运。在奔波劳碌,加班到晚上十点的时候,“我”只能在脑海里构想另一种生活,这篇故事也尝试传达这种或许更普遍的无力感。

    一些刻意的调整:

    相邻两段的内容都有关联,为了尽量还原“我”回忆和叙述的真实思维方式。

    部分地方加入了“我”对于事件的主观评价,除了要从侧面展现“我”这个人,还希望保留生活中故事叙述者常会带有的主观感觉。

    老莫醉醺醺地到便利店,我一开始没有看见,因为前面提到老莫的存在感很低。

    老莫的结局是消失了,因为这正是大多数人在现实里的结局,一个没有确切结局的故事也更令“我”念念不忘。

    一点废话:

    “紫葵市场”是个真实存在的地方,那附近也真的有出租屋。

    便利店原型来自24小时不关门的711。

    室友阿毛的名字是随便取的,只因为非常顺口,和某个被狼吃掉的可怜小孩无关。

    希望所有努力码字,心怀理想的作家都能有个好结局。

    ReplyDelete
  3. 因为自己也是选择了一条相对踏实的路(理工科),所以我很佩服老莫。希望他能实现梦想。即便没有,希望过程是美好和充实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