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得聪:三片记忆

Saturday, September 3, 2022

得聪:三片记忆

人生一碗

作为一个西安人,走到外面总之要被问一句:“哟,那你会做面吗?”他们或者会说:“我去过你们那,你们的面是真的好吃……”我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尴尬地笑着。不过的确,西安一直是以所谓“碳水天堂”闻名的,我本人虽不会做面,但是这二十年也吃出了一口叼嘴,出去吃面,调味正不正,手法对不对,一尝便知道了。现在正值深夜,手头却只有面包配能多益,写这一篇文字,聊当画饼充饥。

【油泼面】

油。热油。菜籽油。泼在葱末和辣椒面上,激起“呲啦”一声,伴随着诱人的香味,这是外地人对油泼面的第一印象。不过西安本地一位爆红的小吃培训师傅说得好:小吃虽小,做起来也有大学问。不过我虽做不成,理论理论怎么做还是行的。父亲是做面的一把好手,虽说没让我碰过灶台,我是整天凑着灶台看。没吃过猪肉,难不成还没见过猪跑吗?(注:这句话是故意颠倒顺序的。)饧好的面搓成均匀的长条,中间拿筷子一压,一抻,折叠,再一抻,沿着压的印子撕开,两条一米长的宽面就好了。这样的面,一面厚一面薄,口感多变,好似肉一般。煮好的面铺上酱油、醋、味精、葱花和秦椒面,最好的戏就要开演了。烧好的菜籽油,舀到勺子里会不断降温,定要分三次泼到碗里,第一次出椒香,第二次出鲜亮的红色,第三次才出辣味。要是一次泼进去,辣椒就炸糊了,吃起来不利口。此时再拌,面带上了浓厚的酱汁,辣味和醋香味散到鼻子里。西安封城期间家里没了肉,这便成了固定的伙食,虽说物资匮乏,但一天吃这么一大碗,明天似乎也还过得下去。

【兰州拉面】

叫兰州拉面的都是青海人开的,兰州人只说牛肉面。这个事实我可能在五六年以前就熟知了。青海人开的呢,汤的味道有些淡,只用了牛骨,现在的牛肉面馆子还会加上羊骨和土鸡。至于牛肉就更是天壤之别了,兰州人切成厚片或是小丁,青海人的说好听点薄如蝉翼,不好听那就是毫无口感可言,似乎他们的兰州拉面馆里,一年能用几斤牛肉一直是个天大的谜。当然,青海人的兰州拉面馆最有识别度的就属那“琳琅满目”的菜单——兰州人的牛肉面店只卖面,不卖米饭和炒菜——和千篇一律的蓝色牌匾。不过我在国内上学的时候,光顾青海人的还是多一些。一是虽说肉少,价钱倒也便宜,能顶饱就行了;二是,一个回民,除此之外我在街上还能吃什么呢?(现在你就知道为什么上一篇的那句话要颠倒顺序了。)兰州拉面牌匾遍如繁星,与之相比,兰州牛肉面馆子在西安就少得可怜了。自然,每天只吃一样东西自然也会吃腻,所以我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把上面的菜目从拉面,到盖浇面和盖浇饭,全部吃了个遍。临近中考的时候,为了准备到新加坡留学的项目,周六周日也要往学校跑,从八点一直上到下午六点,午间休息只有半个小时。我就跟我最铁的朋友一下课飞奔到最近的兰州拉面店,点一份拉面或者盖浇面。一端上来我便开始狂暴吸入,对面才吃了两三口,这里就已经空了。在朋友没有变过的惊讶眼神中,我等他慢慢吃完,之后两人一齐站起来,钱拍在桌子上,便冲出门,我临走说的“赛俩目”也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虽说刚吃过饭就跑起来肚子是有些痛,但总之没有迟到过。

【可口面】

来新加坡前,我对方便面的印象是一块面饼加上三个调味包,煮出来的东西浓油重酱,上面漂浮着一些也许可以称之为蔬菜和肉粒的东西。这样的方便面固然也好吃,但是大晚上吃这么一碗漂着一整层油的玩意儿,一个是不符合我的夜宵习惯,第二个呢,这绝对是健康体重的克星。所以当我发现新加坡的速食面是如此的清雅时,第一反应还是惊讶和不习惯,但是回过神来,我的宿舍里就已经囤了好几大包可口和美极了。每周一和周三是部团活动的日子,三个小时抱着低音提琴,筋疲力尽四个字是恰如其分。若是指挥再拖上半个小时,回到家就是九十点了。太重口的东西吃不下去,但是还有第二天的作业要做,要是吃些清汤寡水的,怕是更一点劲儿都没有了。此时我便会拿一袋可口的胡椒蟹味或是美极的咖喱味,虽说油水不大,但是味道也够冲,香料散入鼻腔,顿时就苏醒过来了。我更喜欢的是胡椒蟹味的面,汤不咸不淡,还带一点清甜,黑胡椒和香菜在这里更是立了大功。有时,还会加一块提前买好的酿豆腐,这就算是大餐了。满血复活的我洗好碗碟,此时公共区域已没有人了,但依旧灯火通明。这样我还能再努力一会了,我对自己这样说。

(肚子填饱方可度日,虽然篇幅逾距,但是总算鲜味满溢,既有饮食文化的盘点,又有亲情友情和个人的五味杂陈,不过面条越拉越有弹性,情感则是较宜稀释。)

3 comments:

  1. 对于不同面的描写深刻,从煮法到味道等,对于细节的讲究十分周道,犹如把读者带到了不同面的面前。

    ReplyDelete
  2. 看油泼面的部分,看饿了。油泼面超好吃! —陈培琳

    ReplyDelete
  3. 最能吸引人的就是食物,读时很有画面感,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一尝。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