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泓铭:告别散文

Friday, November 24, 2023

泓铭:告别散文

深夜拉面

歌舞伎町的灯红酒绿对于高度近视又患有散光的我非常不友好,见识了热闹,拍照打卡,我已满足。新宿站总是在施工,铺满站台的白塑料保护垫三年前便已踩过,至今还在,奔波的东京打工人或许都没看过真迹。清脆的曲调告知列车的到来,西行的车没什么人,难得放肆一下,一人一包,占了两个位。

下北泽离新宿约半小时车程,那里有一家素食面馆,是某日刷YouTube时见人介绍的。素食者在国外容易肚子饿,街边日料店摆设的食品模型温润有灵气,让人垂涎,可满是鱼虾的日语菜单便注定了我与那树脂海鲜天妇罗无缘。沿海地区多食海产不稀奇。日式高汤以昆布与柴鱼炖制而成,鲜爽细滑,适用于各类日式菜肴。可也因如此,日本街头看似清寡无害的菜肴也都弥漫着海鲜独有的气味,与我无缘。

隐居在旧东京住宅区的面馆着实难找,昏暗的街头路灯稀少,我靠着谷歌地图散发的蓝光寻找去路。民宅窗户溢出的暖黄灯光昏散在泊油路上,不禁激起路人的窥视欲。我也忍不住,想窥探日本家庭晚餐到底是吃咖喱饭还是炸猪排。密集房屋隔音差,老旧的民宅隐约传出女新闻主播细腻有力的播报声。听不懂日语的我也听不出什么,但静谧无人的街道隐约的告知,应该又是太平的一天。

明亮的店面深夜里颇为显眼,距离百米,便瞧店外写着「药膳食堂」的暗黄旗幡独自飘拂。谷歌地图还是可信的。狭窄的面馆,两张桌子,一个吧台,挤一挤也能坐六七个人,庶民吃顿饭,凑近一点吃,反而更香。我点了一碗味增拉面,一盘煎饺。老板从同放啤酒与酱料的小冰箱里拿出了一个不锈钢托盘,盘里有细面宽面,供我选。我选了细面。这的细面呈米白色,可见碱放的不多。明黄的云吞面碱就放太多了,太有嚼劲,嘴里发苦,早餐但凡看到云吞面,我就知道这一天不好过。

拉面与煎饺同时上,油光焕发,我瞬间明白啤酒的用意。啤酒可治愈抑郁的压力,也可解油食之腻。残余口中的油渍与清苦干涩的汁液结合,口感颇为水灵。煎饺是白菜豆腐馅的,多汁但不多,皮偏厚,不像是手工擀的。小时候妈妈在北京饺子店打工,练就了好手艺,时不时会做几盘水饺,冷藏,可吃上一两个月。手工擀的皮边缘较薄,包起来的饺子整齐,口感扎实不厚重。味增面汤米白浑浊,红白油点漂浮于葱花之间,配了一张卫生纸大小的海苔片。面条细腻稍有嚼劲,口感适中,极其美味,难怪日本人不吃明黄色的云吞面。

发酵大豆是东亚伟大的发明。我从小好重口,奶奶的豆瓣炒茄子,挑出一颗颗未碾碎的黑豆,压于舌头与上颚间,细嫩死咸,特上头。外头大厨煮的味增汤细腻滑顺,我煮的总有些许颗粒,兴许是火候掌控不佳。超市的味增不便宜,一罐要七块,我都是省着吃,煮坏了也吃。未化解的味增,是惊喜,如豆瓣豆子一般上头。老板火候掌握的比我好一点,汤底丝滑,寻不得咸味爆发的快感。

高估食量已是常事,吃撑了,碗中剩了一点。乌黑的日币难以分辨,只得以人物年长次序来分辨其价值。我抽了张画着老人的日币放在了吧台的小碟子,老板找零时不忘循序地问候,我也便客套地说oishii。日本是个潜规则社会,基本的台词我也必须懂。从小看日剧学的台词,用了这一回,下回可再回收利用,那碗重咸高碳水的拉面,此次没吃完,下回回来再继续吃。

(文字是舌头,越能辨识现实的原汁,越能嚼出书写的原味,出入实景的一趟深夜觅食,仿佛游魂在虚境中寻找比起饥饿更大的空隙,利落简洁的摆盘,声色俱全的料理,一概齐全而且引人垂涎,只是最后少了回甘的一笔,不妨拉开异乡羁旅的景幕,沉潜至暗夜人心更深的那个角落。)

3 comments:

  1. 新宿站真的永远在施工.... 可能因为它「新」吧?
    好冷><

    ReplyDelete
  2. 半夜给我看饿了,我也想吃饺子。。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