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我看到:燕玲

Friday, February 12, 2010

我看到:燕玲



掉进另一个世界里

这张照片,你看到什么?一个人在铁架上跳舞,还是耍杂技走钢丝?或许这不是你最关心的。又或许你可能会纳闷,他身上没系上安全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却可以表现得如此轻松自在,浮游于半空中?

其实,照片里是一位在埃菲尔铁塔上修补漆色的油漆工人。头戴着帽子,嘴叼了根烟,手里拿着一把刷子,手脚很固定地坚守着岗位,看似很轻松地保持着舞蹈体态的平衡,认真快乐地在高空中工作。我们可能会达成共识,他似乎更像一名出色的艺术家/杂技人,而不是油漆工人。

1974年法国杂技名人菲利普·佩蒂特(Philippe Petit)在纽约世贸大楼间搭起了钢丝,展开了一场45分钟,即玩命又疯狂的表演。菲利普在这条离地450米的高空钢丝上来回8次,同时做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仿佛是在表演一场酬神舞。他身上也没系上安全索,和油漆工人唯一不同的是,他手上拿的是一支平衡杆。那是他与死神共舞的唯一条件。

别忘了还有另一位艺术家/杂技人,他就是按下快门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马克吕布(Marc Riboud)。他冒险站在高空中,只为了发掘最理想的摄影题材和角度,与油漆工人之间似有一种奇妙的默契。相机和刷子产生一种暧昧的情愫,不需巧心安排就邂逅了。

不管是油漆工人、菲利普还是马克吕布,艺术家/杂技人的世界本是颠倒的。就算因而失去平衡掉进另一个世界里,也都不会感到遗憾,只要能完成作品,就是一种历史的安身立命。

菲利普是快乐的,因为他还来得及在世贸中心大楼倒塌之前,完成了一场触目惊心的壮举。

马克吕布是快乐的,因为这张照片,奠定了大师的地位,可以继续利用摄影去捕捉和关怀人性。

那么油漆工人呢?我不知道他是否快乐,但他也算是鞠躬尽瘁了。

(看到了图片里的悬浮的快乐。文字简练有力,但还可打磨得更精准,偶有失足险些跌落的杂述。写作如走索,一字一句都得战战兢兢。--修饰了文句。)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