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鸣凤:建筑诗

Friday, February 21, 2020

鸣凤:建筑诗



丹戎巴葛火车站

十四岁某天
老爸依旧定时收看狮城六点半
我在客厅的咖啡桌写着1819年的莱佛士
琢磨着渔村到贸易港口的发展
电视播放着新加坡最后一趟火车运行的画面
随着新闻的结束
进入黄昏

2020年某天
老爸的六点半不知曾几何时留给了手机的Youtube
我也不必天天写功课
只是多了实地考察
被迫“探索”自认已经很熟悉的岛屿
“这个不就是那个丹戎巴葛火车站吗”
“我要拍一下它现在的样子”
她将镜头贴在围栏的孔
照下几张无障碍物挡着的全貌

Stesen Keretapi Tanjong Pagar
Tanjong Railway Station
丹戎巴葛火车总站
தஞ்சோங் பகார் ரயில் நிலையம்
历史记载了与它身份有关的资料
照片封存了它不同时期的样貌
但是站在围栏外的我
其实差点把它误认为工地废墟
与它前世今生没有任何情感的我
只是个局外人

(时间的围栏挡住记忆的视线,处理历史的遗忘和发展的焦虑,主题格局颇有高度,可是诗句有点啰嗦长气,分行排列不妨稍作调整,某些细节还能裁剪,断代的模式也稍嫌有点简略。)

7 comments:

  1. 写的时候其实一直在对“历史”做反思,我们知道的是建筑的"facts",但是似乎因为离我们太遥远,少了地方感,所以知道“facts”对我们的意义何在?“历史记载了与它身份有关的资料”,后来想想,历史应该改为 wikipedia好像更为合适,交代科技发展的延续性,只要一机在手,随时随便输入火车站的不同名称,似乎都能在wikipedia 找到答案,好像wikipedia就是现代人的史记。最后一节或许可以交代更清楚,以火车站做个延申,我们看待有历史的建筑物,其实都是局外人

    ReplyDelete
  2. 面对历史的无感,大概是现代城市人普遍的心态。尤其当时过境迁,我们再怎么从外张望,终究是个局外人。

    ReplyDelete
    Replies
    1. 确实很无奈,有时听老人叙述当年,却始终好像走也走不进历史的故事

      Delete
    2. 這句很中肯,有時候也不免對歷史建築的意義產生懷疑。

      Delete
  3. 随着时往境迁,一些历史建筑在人们心里的分量也变了,“这个不就是那个丹戎巴葛火车站吗”“我要拍一下它现在的样子”,对于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我们来说,这段反应描写得实在传神。

    ReplyDelete
  4.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plyDelete
  5. 岁月就是辆永不停歇的火车,当抵达名为未来的车站,历史的乘客也纷纷下车让步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