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董琦:脑袋

Sunday, October 1, 2023

董琦:脑袋

没有师德的一些碎碎念

上周被一直补习的家庭通知了孩子在做心理辅导的事情。问其缘由说不太清楚,需要诊断,但家长认为是厌学,又问具体表现是什么,答不做作业、上课睡觉、自己签了家长签名。虽然心里觉得都是寻常事,毕竟我也干过,但是家长觉得有必要走专业程序,也不算坏事,至少是关心的证明。这个小孩确实不写我给的作业,我后来就不布置了,他可能觉得所有的老师都能接受这个行为,所以当英语老师给了张通知单,把不做作业的罪行写成白纸黑字还要求家长签名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藏在书包底下。

说实话他没有很聪明,要我的话我压根不带回家。

关于这个事情,他挨骂的时候我正好教学到一半,孩子妈妈敲了个门向我借了五分钟,于是我在舒服的人体工学椅上吹着冷空调听着小孩挨骂,倒没怎么体谅妈妈,选择共情了这个小孩。出于当补习老师的模糊的业务范畴,我还是在课后留下来了解一下情况,在诸多母亲对孩子的控诉里,听得最多的无非是孩子没心读书,我问她希望孩子怎么做,她说希望他能够多放点心思在读书上,不求名列前茅,至少成绩能看。

类似对话我也和这个孩子也进行过,但他沉默很久,在我觉得他打算冷处理的时候,突然说希望妈妈多爱他。

那种要死不活的语气,跟做数学题的时候没两样。

(每个时代都需要救救孩子,立意语调属于见闻闲谈的性质,夹带了隐而不露的悲悯和感慨,对于孩童教育和亲子关系的琐碎观瞻,后半不妨延伸较有普遍意义的见解,社会家庭学校各打一记大板。)

1 comment:

  1. 成长的时刻总是这么不安,回归母体是常见的呐喊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