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 2016
王莹:整座城市
故乡·小巷
记忆中这座县城很小,从旧家到学校,只要穿过一条巷子。因是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小巷里尽是卖早点或零食的店铺。早上,几乎每家店都客满。我最常光顾巷头卖糊汤的铺子,离开后才知道那是家乡独有的吃食。街边的油条蚝饼只有早晨和傍晚做生意。对当地人而言,油条和糊汤是比豆浆油条更匹配的一对。
巷子里的第一家说是摊子,其实是敞开的居家后门。老爷爷只卖李子和麦芽糖,但人很好,知道学生的零用钱不多,价格分得很细,一角钱也能解馋。若想要更多选择,往里走。在夏天,几乎每一家零食铺子都会摆出各类水果和麦芽糖。
巷尾的阿姨总提着两个红色的塑料桶蹲点。一桶是甜糯米饭,一桶是咸的,赶时间的话买这个最合适,边走边吃。那些年的早餐都是在巷子里解决的,再省着早餐钱买零嘴,变着花样,竟没有吃腻。
不过小巷的排水不好,下大雨时,雨靴到腿肚子,积水到膝盖。到了学校和同学一聊才知道,隔壁巷子的积水更深。巷子里的采光也很差,照射下来的阳光被笼了一层遮光布。夏日里觉得凉爽,冬天便要冻得打颤。尤其冬天太阳下山得早,巷子里的街灯如同摆设。若是放学后逗留得晚些,独自穿过巷子还是相当需要勇气的。
然而这些只是记忆。
巷子里的排水和街灯也许修缮了,也许没有。沦为旧区的小巷不再是上学的必经之路,早已少了人烟。偶然经过,卖麦芽糖的老爷爷不在了,铺子没了一大半。糊汤铺成了鱼丸铺,尝过,不是回忆的味道。
(作为地方忆往的文字,感性的拿捏吐露,情景的铺染交加,生活的点滴穿插,一应皆无可挑剔,不过也正是在如此完善整齐的套连和呼应中,似乎少了一种原始的书写力度。)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一直觉得食物是记忆一个地方最深刻的方式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