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鹏程:文案故事

Wednesday, October 7, 2020

鹏程:文案故事

使命·包容·动力

望着窗外的大雨滂沱,我不由得想起N年前第一次叫外卖的场景……

在那个同样风雨交加的傍晚,我刚从车站跑到家门口,就收到了妈妈的简讯:

“我们今天都得加班。外面雨这么大,你晚餐就点外卖吧。”

当时,我兴奋地下载了市面上所有的送餐应用程序,拇指乐此不疲地在手机屏幕上来回扫着,生怕与哪家美食擦肩而过。锁定目标,顺利下单后,我便趁着送餐的空挡,洗涤了雨水在我身上留下的的污秽,随时准备着迎接晚餐的到来。

不知过了多久,原本打算小憩一会儿的我,被室外的阵阵雷鸣声惊醒,我看了看手机,原来我已经沉睡了差不多三个钟头。就在我强忍着饥饿难耐的痛楚时,门铃冷不丁地响了。在我脑海中排练数次的质问之辞原本已蓄势待发,但却在门打开的刹那间烟消云散。

送餐员是一位推着破旧脚踏车的华族中年妇女,她虽然身着某送餐公司的雨衣,但沾了泥迹的头发却早已被雨水浸透。她一见我,便习惯地用双手将不沾半滴雨水的餐盒递给我,并用哀求的口吻说道:“小弟,对不起,把你的食物打翻了,我又重新买了一份……拜托别投诉我,不然这几天就白做(工)了。”看着她膝盖处的擦伤和变了形的车筐,我下意识地将她邀至屋内,并为她处理伤口。她向我道谢后,便匆匆地为下一张订单继续奔波。

望着她推着脚车渐行渐远的背影,我默默地用力按下五星好评。

(故事略有人情余味,但是由于是真事改编,写来难免受限,只能在点餐等餐的情节中延展,其实不妨调换视角,以第三人称聚焦送餐员,必然较有情节的起伏,而且更能体现主题的积极正面。)

3 comments:

  1. 虽然班上的同学都说这次的作品不算难,但我本人是觉得非常难。我是个经常叫外卖的人,通常都是很平安的送过来,然后我就开始大块朵颐,往往也没什么值得书写下来的温馨故事。

    我冥思苦想了4,5天,也没想出来到底要写什么。最后想到了在上海复旦大学交换时,点外卖的经历。那次虽然不是我第一次叫外卖,但却是第一次在中国叫外卖。刚巧那个时候有台风,然后送餐员花了3,4个小时才把食物送到。我拿着冷掉的食物,心里却非常感动。送餐员虽然是因为台风迟到,但却仍然十分真诚地向我道歉,而我也不停地跟他说”谢谢你”。我的这则故事就是从这段经历改编而来的。

    我就是觉得一段愉快的送餐体验不仅仅要靠送餐员,更要看看顾客本身。因此我把题目设为《使命·包容·动力》——送餐是送餐员的使命,只要我们给予他们一些包容,他们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他们的使命。马路如虎口,我们实在不该苛求他们为了我们的食物而冒生命危险。所以题目看上去非常的正面,但也正是我心中所愿。

    文中用了N年前,也是考虑到现实中外卖崛起,似乎也没多少年的功夫。然后,很多时候,在我们回忆的当儿,我们也不会把数字记得这么清楚,感觉在这里,数字也并不那么重要。

    初次点餐的心情,用得正是本人的真实体验,非常兴奋,生怕某家送餐公司没有为某家心仪的餐馆送外卖,所以下载了市面上所有的应用程序。利用送餐的空挡,做别的事,也非常的真实,很多时候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我最喜欢的其实是这句“在我脑海中排练数次的质问之辞原本已蓄势待发,但却在门打开的刹那间烟消云散”,因为每次送餐员迟到,顾客基本上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迟到,然后就准备好要摆臭脸。然后我安排的反转,又其实道出了送餐员为什么会迟到,以及他们的难言之隐。送餐员虽然受伤了,但仍然得为了生计而跑下一单。这种敬业的精神以及为了生计而奔波的境遇,又怎么会有人狠得下心给他们复评。

    最后一句也是经过了考量才写的,我想象送餐员跟我的交际是在组屋的楼道,而送餐员的膝盖处也受伤了,所以她必然得是推着脚车,在楼道越走越远。 “用力”这个词,也是我特意用的,因为送餐员在这种恶劣的天气还为我送餐,我除了给她一个五星好评,我实在无以为报。五星好评对顾客来说是不痛不痒,但对他们来说却决定了他们那个月的薪水。如果不放“用力:的话,实在是不足以表达当时的情感。

    ReplyDelete
  2. 差强人意的部分,我觉得开头或许可以不要采用倒叙的手法,就像老师在课堂所说,开头就已经是故事的开端或许效果会更好?

    ReplyDelete
  3. 好的部分,我觉得我有在细节的地方,把温馨的部分渲染出来。
    除了第一个comment 提到的细节部分,送餐员的说辞也是经过设计的。她始终没提到自己跌伤的事情,但”我“通过头发上的泥迹、变形的车筐和膝盖的擦伤,看出了送餐员迟到的原因。 送餐员的说辞中只提到了不小心打翻了我的食物,另外她重新递给我的餐盒没有半滴雨水,说明她敲门前有特地去擦干餐盒上的雨水。种种迹象都到出了送餐员的责任心,和我用力按下五星好评的原因。整个故事中的包容与理解,都是非常温馨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