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无意识的和别人做比较。无论是在学校或职场上,看到能力好的,才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差。又或是走在路上,看到长得高的人,才知道自己有多矮。再或是刷社交软件时,看到人家过得很好,才知道自己过得有多差。当然,除了往上比,我们也会往下比,也就是和比自己差的人做比较。毕竟,这样会让自己好过一点。Leon Festinger提出:人们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能力,而这是为了学习如何定义自我以及减少对于自我认知的不确定性。因此,也可以说,与他人比较,是人的本性。
在一个《经济学人》订阅价格的实验中,一百位参与者可从三个选项中选择一项。第一,线上订阅,$59。第二,打印周报,$125。第三,线上订阅加打印周报,$125。很明显,第二个选项并无意义,但在有第二个选项时,百分之八十四的人选择了第三项,也就是最贵的订阅计划。反之,在没有第二个选项时,只有百分之三十二的人选择购买最贵的订阅计划。由此可见,人并不具备判断事物价值的能力,因此只有通过比较的方式才能判断出某件事物的价值。
小时候,成绩单上的分数是我们的价值。长大后,薪水单上的数目变成了我们的价值。考高分,赚多钱,似乎就是社会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这也不能怪谁,毕竟人无法判断价值,而数字则是一个最简单直接的衡量标准。
于是,我们变成了商品,任由货比三家。
(数字统领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号码,这般现象其实普遍,行文批评虽然振振有词,不过阐述稍嫌表浅和重复,订阅实验的举例有点沉冗,大可用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阐明,不妨从社交平台的崛起,谈论社会价值观的微妙和巨大的变化。)
想了很多跟人有联系的课题,但最后还是回到了有关于“比较”的事情。本来不知道要怎么写,但是那天朋友就说她在看9.9 sales,所以就找了一下有关于人为何看到打折就想购物。查找过程就看到了那个实验,然后就想起之前看过的视频也有相关内容,所以就把它融入进去写人的价值。
ReplyDelete然后就是自己没写过知性散文,写着写着就不自觉地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感想(尤其是在结尾的时候),最后才改成了现在这样。
這個人是我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