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燕珊:文案故事

Wednesday, October 7, 2020

燕珊:文案故事

家的味道

嘉怡的阿母是个典型的职场女性。她每天朝九晚五,忙于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理家中的大小事。不论是洗衣、打扫还是煮饭,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嘉怡的阿嫲打理的。打从嘉怡一出生,一直都是阿嫲在照顾她。阿嫲煮的东西就是家的味道。嘉怡也最喜欢吃阿嫲做的食物。阿嫲最拿手的料理是扬州炒饭和星洲米粉,她总笑说自己是煮炒摊的头手。

一直到了嘉怡上小学时,家的味道变了。嘉怡的身边不再有阿嫲,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叫莉希亚的阿姨。餐桌上的三餐,再也不曾出现阿嫲的拿手菜。中午放学回家,没有了熟悉的饭香味,也没有了亲切的问候。留下的,只有阿母在餐桌上留下的小纸条,嘱咐嘉怡要记得吃饭。还有,莉希亚阿姨做的点心和西式料理。那是家的新味道。

很久很久以后,嘉怡长大了。阿母老了,也退休了。莉希亚阿姨也回返家乡了。家中的味道又变了。嘉怡和阿母都不会煮饭。家里便时常出现了打包盒,大多都是嘉怡买的杂菜饭。N年过后,阿母的行动越来越不便,送餐外卖服务也正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她们的家中又有了不一样的味道。不会煮饭的嘉怡,开始为阿母和自己点外卖过三餐。

“阿母,我们今天就不吃杂菜饭了,我们order 吧。831煮炒好不好?” 

“就叫扬州炒饭和星洲米粉吧,831炒的有阿嫲的味道……”

原来,外卖的味道,也可以是家的味道。

(故事稍微有点打广告的嫌疑,而且情节跨度过大,较难紧密有机的开展,不过三代以食物串连的思念和心思,确实大有令人钦羡和感动之处,不妨以倒叙和人物聚焦的方式处理,如此道来的语气将更加真实和亲切。)

3 comments:

  1. 在构想这个文案故事时,我很纠结究竟要从哪方面(什么样的主题/人物)下手。通常想到送餐外卖,就会联想到送餐外卖的各大平台和我们所熟悉的送餐人员。若是写这两者的故事,我觉得以广告文案的设想点出发,可能无法充分地打动和说服消费者订购外卖。若是想要打动或说服向读者订购外卖,可能就要想一想身为消费者地我们,为什么会想要订购外卖。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这几点:不想出门、图方便、不会煮/懒惰煮、有钱没地方花、一个人出去吃太尴尬、吃腻了在自家楼下打包的杂菜饭等等。结合了这几点,再加上身边朋友和自己的个人经历,便开始着手写这个文案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为嘉怡。之所以命名嘉怡是因为嘉怡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亲切感,感觉大家都认识或身边都有一个叫嘉怡的朋友或家人。而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表达一个时代的变迁,女性也随着时间的迁移,慢慢步出了厨房和厅堂,不再需要呆在家里做家务和煮饭。另外,不管你是想吃煮炒、西式料理还是其他的料理,在各大外卖平台上都能买得到。

    以前人们对于女性的要求就是要呆在家里洗衣、煮饭、带孩子。而奶奶或外婆通常就是这类女性的代表人物。 而随着时间的迁移,越来越多女性也必须要担起养家的责任,也因此变成了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女性形象。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由于要应付忙碌的生活,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在家煮家常菜的概念,转而走向打包食物、订外卖的习惯。外卖世界提供的食物五花八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要什么味道都可以买得到。所以,现在很多人不太在乎家常菜的概念,也不会煮。所以送餐外卖成了家常菜的代替品,也成了普通家庭里的便饭。

    ReplyDelete
    Replies
    1. 长话短说,这个故事的脉络是想诉说现在的小孩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就是帮佣阿姨带。不管是祖父母带还是帮佣阿姨带,回家都能够吃到家常菜。但是小孩长大了之后,没有了祖父母和帮佣阿姨,在家里煮饭的那个人物便不在了,非常可惜也很难过。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外卖或家附近可以买得到的食物。庆幸的是,订购外卖时,因为有很多的选择,我们能够自行决定自己最想要尝到的味道,可以选择贴近自己口味的食物,从而尝出了“家的味道”。

      Delete
  2. 其实,我原本是想要写自己在Circuit Breaker发生的小事件 —— 在这个学期course registration 的那天早上,我忘了起床。朋友们一直打电话、传简讯什么的,都联络不上我。而恰好,当中有位朋友有我的住址,便决定在grabfood下单,在delivery instruction上留言,想通过外卖送餐员送食物到我家时,把我叫醒。但殊不知,我睡得特别熟,根本不知道有人送餐来了,开门接收食物的是我妹。那时我妹一头雾水地听了送餐员念了一大串话。后来才发现,原来对象是我。幸好有闹了这一出小插曲,否则我应该会睡到整个course registration完了,都还没起床。哈哈。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