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我看到:姝敏

Tuesday, February 22, 2011

我看到:姝敏

一个人的房间

琳琅满目的事物瞬间跳入眼框。虽然藏在黑白色调的照片中,依然能让人晕头转向。一眼望去,绝不可能遗漏海报上那个搔首弄姿的女人。运动员与漫画人物的海报尺寸虽比性感女人小得多,却占据了墙上大部分位置。漫画、运动、女人,果然都是男孩对于青春生命的典型填充。

青春其实很简单,几顶鸭舌帽就足以让人朝气蓬勃。抬头数着帽子,视线飘向上头,看见了天花板上的星星,来自那面国旗。真难得,青春期的男孩不都是愤世嫉俗吗?

大大小小的标语张贴在壁上,要从中凑齐26个英文字母并不难。茶几后面的海报只露出上半部分,上面隐约拼凑出“America’s Most Wanted”。贴在caution字眼上的那6个人看起来并非善类,是通缉犯吧?慢着,你看到了吗?书桌上壁橱里隐藏着的那张脸——“如果你知道我在哪里,请你告诉我”。

英雄永远是人类幻想的主题,男孩是不是也想着有朝一日惩奸除恶,至少能在大街上认出某一个被通缉的疑犯,跃身成为他人眼中的英雄?房间拥挤得有点落空,仿佛可以看见一个咧开大嘴对着镜头肆无忌惮地绽放狂傲笑容的男孩,躺在唯一能够空出位置的大床上。

视线再度来回扫视,企图找到多一点关于主人的气息,书桌角落里搁着一个黑乎乎不起眼的军人像,旁边放着一顶洁白无瑕的海军帽子。

这是Ashley Gilbertson拍摄的一张照片,属于Bedrooms of the Fallen的系列:“每一间卧室都曾经属于一个男孩或女孩,他们房间里的摆设一如从前,他们却已经死于千里之外的战场……再也无法返回。”

房子的主人在2007年7月21日于伊拉克殉难了,青春瞬间变成黑白,房门后边还挂着穿过的衣服,仿佛鬼魂随时还会回来。

(看到了战争的无色无彩。文字和照片相得益彰,以幽曲的方式控诉生命的无常和如常,铺叙还能更加灵动,但整体的经营显见用心。--修饰结尾,结合照片说明作出更有震撼的收结。)

3 comments:

  1. http://www.bedroomsofthefallen.com/bedrooms/detail.html#/scherer_christopher

    图片不够大,或许看原图才能发现文章所指。

    另,老大,我个人不喜欢鬼魂二字,看起来好像灵异片了!我其实只是要做无声的控诉的.....可不可以改成“可是房间的主人再也不会回来”之类的?

    ReplyDelete
  2. 死了当然就不能回来,否则就是zombie片了。如此一来,只是嗟叹语气的拉迭延长,『人死而人不归』其实欠缺变化。
    照片里的房间本来就有一股怨气,不要怕。

    ReplyDelete
  3. 关于变化这件事,看来我还需要再修炼修炼。
    感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