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梓亦:游记

Tuesday, September 28, 2021

梓亦:游记


衮本贤巴林

观光车停在了一个无边的广场,放眼望去,依山而建的金瓦红墙,高低错落的殿宇阁楼,一股庄严神圣的气息扑面而来,敬意油然而生。在这伸手好像就能摸到天空的青海高原,眼前的寺庙朴素而神秘。

这便是塔尔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的地方。因先有塔后有寺,于是取名塔尔寺。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的弥勒寺”。

广场上有八座洁白的佛塔,塔下有赤裸双脚的朝拜者,他们双手合十站立,分别轻触额头、嘴巴和心脏,接着双膝跪地,两手前伸,然后向前滑去,全身匍匐在地,将额头轻叩地面后,双手回收,撑起站立,完成一次五体投地的磕长头,每个叩拜都做得既认真又标准。每完成一次,便拨动手中的佛珠计数,直到做满十万个长头。当中有带着孩子的妇女,有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有青年模样的男子。他们的衣裳破旧,脸蛋也脏兮兮的,眼神却无比真挚。繁华世界,他们心中,就只有眼前的佛塔。我不由心生敬佩,但毕竟只是纯粹的游客,恐怕是无法理解其中的真谛。

漫步在塔尔寺内,可见五彩的壁画、精致的酥油花、层叠的堆绣,他们都在述说着佛经的故事,一瞬间竟让人流连忘返。大殿里时不时传来低沉、肃穆的诵经声,喇嘛们穿着一袭红袍,呈半圆形坐在大殿院内的条石地面上。即使听不懂梵音,纷乱的心灵也得到了安抚,竟变得平和起来。

来到大金瓦殿时,已是落幕时分,映入眼前的是一座金塔,塔里面是一棵菩提树,金包银,银包石,石包树。据说这棵菩提树是宗喀巴出生时,从剪断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来的,至今仍然存活。因为母树的根部改变生长方向,在殿外长出了一颗子树,子树将养分供给母树,所谓母子连心。正当我还在纠结故事的真假时,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抬头,一簇簇菩提花正争相竞放,不知不觉竟已走出大殿。

距离青海之旅已过去四年,脑海里仍会浮现塔尔寺那矜重的红和头顶那深邃的蓝。我想,或许十年后,我还会回到那里,慢慢解开塔尔寺神秘的面纱。

(旅行是为了看见神秘,目见的描绘穿插文史的记载,作为游记格式可算齐备,不过既入佛家妙境,菩提有树而无树,文字不妨以更灵巧的角度透视,多些像那段迷失花香不知不觉的描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