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苏康:脑袋

Saturday, September 30, 2023

苏康:脑袋

自我牺牲式的爱

又是一年中秋,对团聚一时不知是喜或忧。印象里父母总说自己不喜月饼,家里的存货都跑到了我的肚子里。去年回家,两手空空总觉不适,又想中秋之际屋里还是得有月饼的点缀,索性提了一盒五仁馅的。谁想两人很是欣喜,拿着月饼享用的样子一下令我有些许恍惚。

人类始终是从利己角度出发的,自以为不求回报的付出,是可以自我感动的。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点的驱动,因为人的感受是一切意义的源头。只不过,如果感动仅仅局限于自己,那么我们的生活会简单很多。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都是在要求别人感动。很多人认为自己的付出不求回报,实际上,他们的理性判断被隐藏在了潜意识之中。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付出必然能够收获某种成果。比如父母,就时常把这一点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我们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我们从来不求你回报什么,但你现在这样不听话,我们真的特别伤心。他们不仅需要回报,甚至需要什么回报都已经挑明了:“听话”。

他们的爱里夹杂着顿感的痛,使人变得很矛盾,一边委屈父母的不理解,一边又心疼他们的付出,既不能割舍也无法指责。既未恨至言辞如利箭直射心房,也未爱至视彼为无所不谈的坚实后盾,唯有夹于二者之间,陷入无尽的心灵消耗。像一件湿透的棉袄,穿上冷,脱下也冷。

(中秋团圆家庭和乐,明月高挂糕点甜腻,气氛起兴大为应时应景,但是人伦亲情作为命题,难以启齿后往往都是苦口婆心,不过行文慨然情理兼具,委婉的言辞流露了正当的底气,纵使最后仍是纠缠不清。)

2 comments:

  1. 脑袋不是脑袋

    ReplyDelete
  2. 父母的爱太沉,有时他们都接不住,更别说是我们。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