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我记得:爱莉

Wednesday, February 9, 2011

我记得:爱莉

小女孩

还没走到出入口,就隐约能听到巴刹的买卖。走进的那一刹那,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巴刹味:鱼肉参杂的腥味,蔬菜的泥味和人的汗臭味。放眼望去。便是一片五颜六色的人海,耳边则萦绕着此起彼伏的吵杂声,不是摊主对客人喊话,就是客人向摊主讨价还价。

“阿婶啊!又带孙女来买菜啊?”巴刹出入口旁卖杂货的伯伯用福建话喊道。
“是啊!”带着孙女上巴刹的阿嬷一脸的自豪。
“Uncle、Aunty早安!”阿嬷身边的小女孩脸上带着笑容向卖杂货的夫妇问好。
“阿婶啊!你真幸福啊!孙女那么乖,每次来巴刹都来帮你拿东西!”
“是咯!每次我说要来,她都要跟,说要帮我拿东西。她今年读小四了,很聪明嘞!”阿嬷一边夸奖,一边笑得见牙不见眼。

阿嬷就这样带着小女孩从一个摊位走到另一个摊位,就算不向摊主买东西,也忍不住停下来寒暄一番,内容总离不开小女孩,不是夸她聪明就是赞她乖巧懂事。 摊主们就这样讨得阿嬷欢心,把阿嬷逗得眉开眼笑。

小女孩最喜欢热闹了。由于巴刹每天都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所以巴刹就变成了小女孩爱去的地方之一。在这里,阿嬷会给小女孩买她爱喝的热豆浆,让她边走边喝。每当阿嬷停下来东瞧西望,小女孩总会玩弄摊位上摆放的东西,抓一抓成堆的马铃薯,戳一戳死鱼的眼睛。小女孩并不顽皮,只是纯粹觉得一切都那么好玩。

小女孩喜欢在巴刹里观察光顾摊位的客人,尤其爱看他们讲话的样子。比手划脚的七嘴八舌,小女孩回家后,就会把这种表情演给妈妈看。

不过在回家之前,在出入口旁的那家杂货店,阿嬷会给小女孩买她爱吃的粉红色糖果,然后扬手招来一辆三轮车。坐在三轮车上的小女孩,常常被打在脸上的微风逗得哈哈大笑,以为永远都有阿嬷在左右。

(记忆里我们都是小孩,每天的重复就是永远。显露的情感里既有亲切和抽离,贴近了一个小女孩的世界和心理。不过,虽然是书写童年,文字却必须成长,原文多处的描写显得词穷,接续的铺展也不够流畅。修饰全文,改换题目,删除末段赘述,让画面就此停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