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写作班: 嘉欣:那个物

Friday, February 9, 2024

嘉欣:那个物

山东炒货

新年的茶几上必然要有一盒炒货,而山东是所有炒货的精神故乡。就如同臭豆腐之于长沙,小面之于重庆。不论是卖花生、瓜子还是开心果;腰果、杏仁还是炒栗子,招牌必定要加上“山东”,生意才会红红火火。

没有蜿蜒的货架或是花哨的招牌,山东炒货只需在门口摆一张大台面,排开许多满堆着坚果的塑料口袋,和手写的价签凑在一起,就浓缩出一种北方的丰收意象。炒货可以现买现尝,嗑开果皮,清脆地一响,香脆的果仁随后落进嘴里,感受过唇齿留香,往往就一定得买上几袋再走。过年的炒货更要提早去买。路过铺在地上现写的春联,再转过挂满塑料灯笼的那个路口,须要长辈领路,才能在几乎一模一样的招牌中找到最好吃的一家山东炒货。

我的姥姥姥爷是山东人,于是我也是半个山东人,和炒货们是亲切的同乡。据说姥姥常把买来的炒货缝在枕头里,藏在柜顶,以防被小时候馋嘴的妈妈姨妈和舅舅们提前吃掉。所以每次吃炒货,我都不免想起姥姥家那掉了漆的高高的木头柜子。

新年茶几上怎么能没有一盒炒货呢?在外留学多年,每逢除夕,总还是要提前去买一袋花生,或者一袋瓜子。不过量产的坚果口味咸,桌上也没有水果糖和花生酥相配,吃多了总要上火。吃过好几种焦糖瓜子、海苔花生、奶油核桃,才明白为什么还是老干妈最受留学生欢迎——红彤彤的罐子上穿白围裙的短发阿姨,就如同山东炒货里穿着厚厚棉衣,戴着暗红色法兰绒袖套的大妈,看到她们,新年空气里的鞭炮味,冬天干燥发白的天空,才又徐徐回到身边。

(地方有气象,过年才有气派,年货于焉才有气息,文字如有慢火,先从货种的文化起源,追溯市井的活色生香,再沿着土地和血脉的散聚,观照身份和处境的恒定,炒出的即是一种往昔的垂涎欲滴,何尝不也是今朝的心荡神摇。)

4 comments:

  1. 炒货干燥,情感湿润,放进罐子塞入冰箱,贮存的叫乡愁,热带不宜发酵。

    ReplyDelete
  2. 姥姥姥爷是山东人,妈妈也是山东人。从前我也去过山东好几回,可是现在一想起山东,脑海中首先浮现的还是满满一大塑料袋的炒瓜子。

    ReplyDelete
  3. 这个瓜子看着也很香的样子!

    ReplyDelete